高校应成为双创人才培养主阵地 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魏晓慧教授
魏晓慧女,教授,惠州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在日本国立冈山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博士,曾任厦门市第一医院医学电子仪器工程师、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电子仪器工程师、惠州学院电子系主任等。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申报成功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申报成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教学示范中心;主编“十二五”规划本科院校教材《电子工艺技能实训》;获多项授权专利。曾获惠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惠州市科学技术奖专利类优秀奖、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惠州学院首届师德模范,2019年3月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她身兼数职,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人大代表,倡议加大力度建设省市共建高校和应用型转型高校,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声;她是科研工作者,海外留学归国,将研究与地方产业的结合,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她也是学院院长,在学院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和专业建设、实验平台和创新平台搭建上不遗余力;但她最喜欢的称谓是老师,看着一批批学生成长,继而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事。她就是惠州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魏晓慧教授。
耳濡目染,学成归国圆教师梦
魏晓慧的童年在四川度过,印象里怎么也抹不开教师的身影。当时她的母亲就是小学老师。魏晓慧说,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总是有一批批的学生过来拜访母亲,然后和他们一家人一起过节。
令魏晓慧印象深刻的还有,许多已经在各地工作的学生还会记得母亲,会不时寄张全家近照给母亲。“真没想到,这小子如今这么出息了,读书的时候他可皮了,我没少训他。”拿着学生们寄来的照片,母亲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一颗梦的种子早早地埋在魏晓慧的心里,这个梦叫做教师梦。
1989年魏晓慧从西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成都一国企从事科研工作。强烈的求知欲,让她下定决心去海外求学,在1995年愿望达成,她顺利前往日本。魏晓慧在日本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研究的方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2002年魏晓慧学成归国,“当年,惠州举办第一届国际数码节。凑巧在参观数码节展示活动时,我和先生观看了惠州的宣传片,觉得这个城市很开放,也很包容,就选择留在惠州。”说起为何结缘惠州,魏晓慧教授还清晰地记得近16年前的画面,她看好惠州的发展前景,再加上被惠州市政府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政策吸引,2003年,魏晓慧作为物质科学博士,她进入惠州学院担任老师,圆了教师梦,同为医科博士的丈夫进入惠州的医院任职,成为当时颇受关注的、较早落户惠州的“博士夫妻”。
潜心教学,最喜欢的称谓是老师
魏晓慧表示,现在虽然身兼数职,有多重身份,她最为珍视的是教师的身份:“听到学生们叫一声老师,感觉最亲切”。魏晓慧在高等教育事业上展现出了“巾帼新风采”。作为惠州市最早引进的博士之一,魏晓慧长期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除了日常教学与学生们常待在一块,课余仍有许多学生愿意找魏晓慧聊学习,聊自己的困惑。魏晓慧推心置腹地建议与引导,获得了学生的认可,让她与学生成了亲近的朋友。“夏天上课有的学生容易打瞌睡,我就会在课堂里干啥呢?”魏晓慧的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我就教日语,教点日语的常用语。”魏晓慧说,一位进了日资企业的学生就把所学的日语派上了用场,有一天遇到了日本来的领导,该学生就用日语跟领导寒暄了几句。
“重点的内容要反复讲,简单的内容会让学生自学。”魏晓慧十分重视知识体系的建立,她认为,授课老师首先自己要清楚这门课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里面占的位置,以及这门课本身的知识体系,把课程前后的知识连接讲给学生们听,“时不时的给大家回味一下之前的内容,提一下后面会讲哪些知识点,也让学生心里有个底,而不是一咕噜地把所有知识都灌给学生”。通过知识串联,学生们也明白了当下所学的知识能为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
尽管升任院长后更多地承担起了学院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和专业建设、实验平台和创新平台搭建等工作,魏晓慧表示“还是很喜欢给学生们讲课”。目前她授课的课程有《C语言编程设计》和《单片机》。
“魏晓慧老师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对学生充满爱心,言传身教,以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风格熏陶、感染学生,在对学生授业解惑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学生做人修身的教育。”惠州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魏晓慧主动承担了很多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融入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在引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创建合理教学梯队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多次获评“优秀教师”。
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
魏晓慧不仅在教学中以饱满的热情传道授业解惑,还以身作则,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也鼓励学生们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实现青春梦。
魏晓慧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她说:“我经常鼓励学生,当前惠州正在打造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两大万亿产业集群,作为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具备天然的学科优势。”让她欣慰的是,目前,她的学生除了去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之外,还有40%-50%进入了惠州的电子信息行业,“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她特别补充。
去年,为了加强校、政、行、企之间的交流合作,惠州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仲恺高新区联合建立了惠州学院仲恺信息学院。魏晓慧表示,会积极参与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仲恺产业发展特点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惠州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服务。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企业对行业变化的感受更为敏锐,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更有发言权。”魏晓慧表示,应加大力度建设省市共建高校和应用型转型高校,仲恺信息学院设立在仲恺高新区,更容易与企业沟通,邀请企业一线研发工程师参与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采用“3+1”形式进行订单式培养,其中最后一年主要在企业实习实践,“学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在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加大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技能。”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魏院长充满正能量。”惠州学院的老师对魏晓慧高度评价,“魏院长最让人敬佩的是,她很少因为个人的私事影响到工作。魏院长特别忙,工作压力非常大,作为一个女性,还要兼顾家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她不仅是完成工作,还是非常出色的完成工作”。
与教书育人引导服务地方发展相同,魏晓慧的科学研究也特别注重和地方产业的结合。说到近几年的研究重点,魏晓慧介绍,她特别关注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理论研究,参与了惠州LED生产企业横向课题,涉及电脑CPU散热器、游戏机散热器、汽车电子部件用散热器的研究开发。
为研究与改善LED发光系统整体的散热性能,魏晓慧申报了《LED封装散热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并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这个项目就是与惠州当地企业接轨的,在学校做了实验后,再拿到企业做小检测,这样的方式也使得课题的实际操作性更强。该项目已于2017年完成,这只是魏晓慧科研的一个侧面。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为惠州学院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她还成功申报过广东省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教学示范中心。同时,魏晓慧是惠州学院“双师双能型”人才,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研修学习,近几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专利25项,主编教材2部。她还特别注重教学和学术梯队的建设,在工作中言传身教,热情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及科研水平。在她的指导和帮助下,有2名青年教师获得博士学位,6名教师职称上了一个新台阶。
■链接
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我喜欢教师职业,把兴趣当工作来做,我很幸运。我打从心里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和他们做朋友。能够把我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人生感悟传递给学生,我很开心。常常和学生待在一起,我也永葆年轻的心态。”魏晓慧在学生身上花的心思甚至多过自己的女儿,这曾一度引得女儿心生醋意。魏晓慧笑称,女儿上初中时,有天突然对她撒娇,“妈妈,我要是你的学生就好了”。“看着学生学有所成,我很欣慰。丈夫和女儿都很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特别是女儿非常独立、懂事。”
新闻推荐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焦虑”,小到不想上班、睡不着觉,大到职业瓶颈、养娃痛苦、中年危机等。而在这些焦虑症患者中,女性受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