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直通车”更期待部门提效
扫二维码观看第3场“直通车”活动视频
建设服务型政府,惠州在行动。3月8日,惠州市举行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市领导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约见存在疑难问题的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研究解决企业难题。这是继1月25日、2月22日后,惠州第3次开启“直通车”。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举措新动作的推出,惠州的营商环境逐步改善。作为惠州提升政府效率的创新之举,“直通车”的开启为惠州政务环境注入一股新风,也向外界宣示欲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惠州打造一流效率的努力与决心。然而,除了“直通车”活动本身,惠州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一
一流的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效率,提升服务效率是题中之义。只有精准把脉,对标先进找差距,查摆问题开药方,才能促进服务提质增效。
尽管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惠州的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但惠州主政者显然认识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和城市竞合中,相比周边发达城市,政府效率仍是制约惠州发展的短板。
今年1月,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全市各部门各领域要以香港、深圳等先进地区为标杆,每个人都要绷紧“快人一步”的效率意识,打破条条框框、坛坛罐罐,革除积弊、追求卓越,全面汲取全国自贸区解放思想的力度、扩大开放的模式、创新体制机制的做法,同时构建起信息畅达、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系统,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有竞争力、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
这无疑对惠州各部门办事提速提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这也是现实的需要——虽然近年来惠州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确实有所改观,但与企业、市民的希望与期冀仍有差距。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也许一些部门坐得住,但企业从来都等不起。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炫舟参加“直通车”后讲述的一个案例,颇具典型性。此前,该公司在新建研发楼和仓库的过程中,因为涉及用地规划问题从镇里报告到区里,从区里再报告到市里,来回经过多轮,3年后才得以解决。这么一拖“黄花菜都凉了”,该公司与巴斯夫签约的项目黄了,不仅前期投入数百万元研发费用白费了,企业也失去了市场机会。
政府效率,不仅影响一家企业的命运,更事关一座城市的前途。
“直通车”是一场考试,考验的是政府的服务态度、效率和水平,需要向企业交好答卷。
“直通车”是一场体检,哪些部门领域涉及的问题最多最突出,就应顺藤摸瓜,好好排查。
“直通车”是一场问诊,对于那些症结问题,如部门“踢皮球”等,需要下猛药、下狠手。
二
一流的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环境,提升营商环境是必然要求。只有从问题导向出发,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才能机制化、系统化解决企业难题。
目前,惠州力推企业“直通车”制度化、常态化,每个月都会有“直通车”活动,而且市县区同步举行。正如不少企业负责人所说,这对提升营商环境,确实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这种面对面直接交流商讨的方式,让企业增加了一种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绿色通道”,有利于解决那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杂症。
不过,企业“直通车”毕竟还是新生事物,仍处于进一步摸索和完善阶段,当然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开通“直通车”固然很好,但市、县(区)领导能关注到的具体问题,或者说能搭上“直通车”的企业,仍然只是少数。不可能事事都等市领导关注到了、发话了,相关部门才来重视、才给予解决。
实际上,恰恰相反。更多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还需要在基层解决,靠部门解决。毕竟,市领导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过问。而每场“直通车”能够接待的企业数量也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从这个角度来说,“直通车”代表的是一种非常规的手段。
要提升营商环境,当然不能只依赖“直通车”活动本身,而是要在其背后下足工夫、做深文章,放大“直通车”的效果。
要提升营商环境,需要通过解决一批企业反映的重大堵点痛点问题,对典型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分析普遍性、共通性原因,寻找对策。
要提升营商环境,需要相关部门顺势而为、由此及彼,形成普惠性的机制,进而“一揽子”解决所有企业面临的同类问题,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三
一流的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担当,放手大胆干是迫切需要。只有不逃避问题,勇于担当、敢为善为,才能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贡献更大能量。
纵观3场“直通车”活动,企业反映的问题大多类似,如土地规划、用地办证等,且不少是多年没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但一上“直通车”、领导一拍板很快就能够解决。究其背后原因,可能还在于一些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心态没摆正。
有的单位和干部,不敢为、不善为,遇到难题不是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方法,而是犹豫观望。
有的单位和干部,怕出错、怕担责,抱着鸵鸟心态和侥幸心理,用“拖字诀”消极应对,以拖待变。
有的单位和干部,不想变、不愿变,墨守成规,甚至以条条框框作为“护身符”,将问题束之高阁。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直通车”当然是好事,但企业更需要顺畅、高效的日常办事机制。企业希望市领导通过“直通车”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帮助解决实际难题,但更希望所有单位部门都动起来、快起来、担当意识强起来。毕竟,对广大企业而言,正常的办事窗口和渠道平台能够快速、有效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惠州市党代会报告所强调,要抛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不要对着本本“照着干”,不用事事汇报“等着干”。各部门只有放开手脚大胆干,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精准精心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才能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在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过程中驱动效率引擎、释放发展动能。
南方日报惠州观察评论员周欢
新闻推荐
中奖彩票。通讯员李娜摄幸运传真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学钢通讯员李娜)2019年惠州彩市的春天来临,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仅1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