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笔 三余有味

羊城晚报 2019-03-03 13:03

□孟祥海

“三余”之典,出自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是告诫人们要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此“三余”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比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小时候读书的“三味书屋”,原名即为“三余书屋”,即取自董遇的“三余”之说。后改为“三味书屋”,取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还有一说,“三味”是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不管怎么说,用三种味道,比作三类书籍,也可谓别出心裁。这“三味书屋”本为普通的乡村私塾,却因了鲁迅的缘故,而名声大振。

“三余”有味,味在道出了为学之根基,人生之真谛,后世得其妙者多矣。

比如苏轼在年近六旬时,被贬到惠州,人生遭此劫难,一般人可能都承受不了。可苏轼却在诗中写道:“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能将“醉、饱、眠”当做“真事业”,可见,苏轼确实是一位懂生活的人。即使生活不如意,却依然能够在属于自己时光里,活出自己的精彩;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豁达的胸襟去包容了生活中的一切。苏轼的“三余有味”,是常人难及的一种人生境界!

齐白石有一幅《三鱼图》:三尾鱼儿,大小相间,悠游从容,闲适自得,此画妙在画鱼不画水,而是通过鱼的摆动和水草的飘动和墨味、笔味来表现鱼。更妙的是其题款:“古人读书有三余之说,我亦有三馀,既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为白石之三余也。”有人评此画说:“以俗世生活述高雅事,真堪玩味。于尘世中安然自若,感悟人生,不自傲不虚妄,出语本色,此白石之为白石缘由所在也。得此一奇思,足养百年淳化之气耳!”此言得之矣。作此画时,白石先生已是89岁高龄,此画也是老人心态之体现:凡事不要过分的追求,要有个淡定的心,世界就是美好的。

“三余”有味,味在只争朝夕里,味在闲适淡定间,味在从容优雅里,味更在生命的真实体悟里。得“三余”有味者,得人生境界,亦必懂生活之人也。

新闻推荐

致公党市委会新春茶话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杨剑辉通讯员钟慧芳)昨日上午,致公党惠州市委会2019年新春茶话会举行。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惠州市委会主委华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