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难案克星”年办案超三百件 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民事庭长周勇专啃“硬骨头”,案件调解成功率超八成

惠州日报 2019-03-01 08:57

大亚湾区人民法院调解能手周勇(右二)。

人物名片

周勇 男,1974年出生,1994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曾荣获永州市法院系统“优秀法官”称号。1999年通过全国初任法官考试,2005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同年取得中山大学法律硕士学位。2009年通过全国公开招考调入大亚湾区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民一庭庭长,先后被该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等,2015年荣获个人三等功。2018年荣立个人二等功。

平均每年办理案件超过300件,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疑难复杂案件,他是大亚湾区人民法院里出了名的“难案克星”;管群众身边事,解百姓心中结,兢兢业业,尽心调解,他为每一起案件寻求最佳利益平衡点;爱读书,擅总结,勤思考,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他就是周勇,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

1994年8月盛夏,带着加入司法队伍的期待,20岁毕业的周勇被分配到了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人民法院,踏上了他的审判工作之路。2009年,通过全国公开选调考试,他来到了惠州大亚湾区人民法院。周勇从一名助理审判员迅速成长为审判员、副庭长,2015年,他开始独当一面担任一庭之长,全面负责法院里审判业务量最多,纠纷涉及面最广的部门——民一庭。

巧思不断

善“啃硬骨头”破解疑难杂症

在大亚湾区人民法院里,周勇是公认的最能“啃硬骨头”、破解疑难杂症的法官之一,他总是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疑难复杂案件。深厚的法学功底和大量案件办理背后积累的丰富经验,令他更容易看清案件的本质,抓住矛盾的焦点。

去年,周勇审理了一起施工合同纠纷案。当时,该案件涉及民企与央企的利益纠纷,双方因工程款结算及违约金支付问题争执不下,矛盾一触即发,昔日合作伙伴“翻脸”对簿公堂,声称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情况棘手,矛盾突出,周勇觉察出其中一方当事人是大公司,好面子,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于是,他干脆把双方当事人都请到了办公室,一起坐下聊天,开起了“茶话会”。一开始,周勇先是想办法消解他们的对立情绪,待紧张气氛有所缓和后,再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引导他们说出各自诉求和真实想法。喝茶聊天起了作用,周勇总算弄清楚案件症结所在,也抓住了作为被告的央企想尽快解决问题,却因碍于面子迟迟不肯妥协的心理。顺藤摸瓜,对“症”下药。周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分析,既释法,又明理,再给他们提出自己的专业建议和解决办法,不仅让双方的利益都取得了平衡,还顺势挽回了央企的“面子”,最终两家企业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注重调解

换位思考为当事人化解矛盾

法理容情,情理兼顾,在周勇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他深谙调解的重要性,对他来说,“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婚姻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纠纷,更是如此。一旦碰到有希望调解的案件,他便要找准矛盾焦点,想尽办法,争取促成调解。

调解并非简单机械地一味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对此,周勇有自己一套“独门秘诀”。“面对面调解法”“背对背调解法”“真情流露法”“借助外力法”……方法多种多样,且屡试不爽。归结到一起,那就是换位思考。

怎么换位?把当事人“请进办公室”聊天,弄明白事情真相,搞清楚来龙去脉。

遇到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周勇会选择先进行单方面沟通,约请其中一方到办公室喝茶聊天,了解诉求,以便掌握调解意向。拉家常,讲情理,摆事实,讲法律,聊天气氛轻松愉悦,在周勇的循循善诱下,当事人慢慢放下戒备,也逐渐愿意向他敞开心扉。

如果当事人不方便“走进办公室”呢?那就由周勇“走进工作室”。

比亚迪司法惠民工作室是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根据比亚迪公司涉诉讼案件较多的情况(约占当时民一庭全部收案数的10%),本着“服务企业、规范管理”的初衷,于2012年设立的,主要是为了主动靠前化解矛盾纠纷,依托工作室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室成立后,所受理的案件数逐年下降明显,曾被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司法惠民工作室。作为司法惠民工作室的负责人,周勇定期组织民一庭法官到企业举行“法律沙龙”,开展反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劳动合同纠纷化解等主题的专业授课,为企业和基层员工提供法律服务,增强他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他为工作室制定了各项工作职责,为比亚迪提出的实用法律建议,还被编入了公司章程,公司为此还向法院送来了感谢信。

心系百姓

为当事人寻求最佳利益平衡点

自周勇全面负责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工作以来,该庭每年的审判案件数多达2000件,平均每名法官办案数在300件以上。2018年,周勇个人审结案件数就达到了342件。办案量大,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低标准,马虎应付。

每一次开庭前,心思细腻的周勇都会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当事人的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状况、工作情况、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甚至,他还会实地走访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到居委会、派出所了解情况,以便研究出容易被当事人接纳的建议,寻求最佳利益平衡点。在判后答疑工作中,他更是耐心地给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为他们解开心结,息诉罢访。同事眼中的周勇,工作严肃认真,要求极高,“对于各类法律文书和裁判文书,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在当地的老百姓眼中,周勇是一个为民的好法官,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

周勇曾帮助一名因有前科无法找到工作且身患残疾的刑满释放人员找到谋生之路,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途径解决无钱治病的燃眉之急,引导其合法维权,让其重燃希望。

周勇还曾在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时,因当事人高位截瘫,行动不便,无法到庭参加庭审,而将开庭地点改至当事人家中,在床前开起了庭审。庭审中,他不忘时时疏导当事人的情绪。当事人因为身体情况无法校对笔录和签字,周勇便将庭审记录一字一句细细读给当事人听,帮助当事人确认,并在笔录上按捺手印。

这样温情的故事并不少见。法律亦近人情,法律也有温度,心系百姓,为有困难的人排忧解难,作为民事庭长的周勇至今依旧在坚持。他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二等功,获得优秀法官、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等荣誉称号,审理的案件调解成功率高达80%以上。这种种荣誉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笔耕不辍

撰写大量调研文章和案例分析

在承担一线审判工作的同时,周勇亦笔耕不辍。平日里,他常做调研,勤思考,擅总结,利用扎实的法学功底和丰富的审判经验,撰写大量的调研文章和案例分析。

近几年,大亚湾房地产市场火爆,商品房纠纷案件亦随之增多,周勇经常结合自己在涉房地产案件中的审判经验和调解经验,撰写司法建议给各行政部门,还特意走访了辖区内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为他们的管理人员上课,宣讲法律,分析案例,规范销售,只为了能从源头上减少纠纷。2015年,他撰写的《关于我区房地产相关案件的现状分析及建议》调研报告,获得了大亚湾区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为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借鉴。

为了保证同类纠纷案件裁判统一,他召开法官会议,组织讨论、撰写了《大亚湾区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若干裁判意见》、《大亚湾区法院关于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获得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在庭室管理上,他内紧外松,不遗余力。先是撰写出台了大亚湾区人民法院第一个庭室管理考核制度《民一庭审判辅助人员精细化管理规定》,效果显著。后又针对案卷管理问题,编写了《大亚湾区法院上诉案件移送流程规定》,解决了上诉案件归档不顺畅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民一庭工作成绩年年登上新台阶,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张 晨 通讯员章 婷

新闻推荐

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李任远日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海洋经济”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