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和项目调整报告》公布明年惠州GDP预计约为4 70 0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19-02-27 06:29

南都讯“十三五”期间,惠州GDP年均增速将由9.5%左右调整为7%左右,到2020年约为4700亿元。经惠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批准,日前,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了《惠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和项目调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惠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已两年多时间,主要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基本良好,大部分指标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进度要求,39项指标中,有12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15项指标达到时间进度要求。《报告》指出,“十三五”以来,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照《纲要》各项目标任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重点项目进展总体偏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偏弱等。根据“十三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对《纲要》中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11项指标进行调整。此外,受市场需求变化、企业投资计划调整、融资政策调整、用地用海用林难落实等因素影响,原规划的300宗重大项目中有67个项目无法落地建设,同时近年来新规划建设了64宗重大项目,因此,将无法落地建设的67宗项目从“十三五”规划中取消,并增补64宗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重新调整后,总项目数为297宗,比原计划减少3宗;计划总投资为10037.8亿元,比原计划总投资增加293.5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为4871.1亿元,比原计划投资减少1424亿元。受项目投资主体变更、建设规划调整等因素影响,有14宗变更项目名称。具体调整

A

7项指标增速适当调低人均GDP到2020年约为9.5万元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十三五”期间,惠州将适当调低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根据《报告》,其中GDP年均增速由9.5%左右调整为7%左右。调整理由是“十三五”以来,全市经济增速呈逐年回落态势,2016年和2017年GDP分别增长8.2%和7.6%,今年预计增长6.6%,2016-2018年年均增长7.4%。“十三五”后期,电子信息产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石化产业没有较大项目建成投产将保持低位增长,房地产、财政八项支出等现代服务业增长空间有限,2019年和2020年GDP预计增长6.5%左右。经综合测算,“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速预计为7%左右,到2020年约为4700亿元。同样,由于“十三五”以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人口增速有所加快,人均GDP年均增速将由8.5%左右调整为6%左右,到2020年约为9.5万元。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也将由13.5%调整为10%。调整理由是:2016-2017年,由于中海惠炼二期、信利一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处于建设高峰期,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5%。2018年以来,受前期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较高基数,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放缓态势,2018年上半年仅增长2.9%,全年预计增长3%左右,2016-2018年年均增长6.5%左右。虽然今后两年,惠州储备了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预计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房地产开发投资难以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19年和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在12%以上的增长。综上分析,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报告》还指出,由于统计口径调整,适当调整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耕地保有量等指标。其中,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预期目标由3%调整为2.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预期目标由65%调整为5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由100%调整为98%;耕地保有量由不低于143384公顷调整为不低于122200公顷。

B

4项指标适当调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调为43%以上

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动能,根据《报告》,惠州将适当调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等指标。

其中,鉴于惠州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0%以上调整为43%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50%调整为54%。

近年来,惠州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创造增量提质。为此,惠州将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8.27件调整为15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惠州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8件。

此外,惠州还将“十三五”期间的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由1000家上调为1600家。

未来工作关键词

大湾区:

对于“十三五”后期的工作,《报告》指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和省关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项部署,制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机制,健全与港澳及珠三角各市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加快推进与周边城市在机场、港口、高铁、高速、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硬联通”,以及科技、产业、人才、资金、教育、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等合作机制“软联通”,全方位参与大湾区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快建设广东(惠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廓建设;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等重大项目(平台)建设。

中韩产业园:

《报告》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积极落实中韩自贸协定有关规定,复制推广广东等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争取省出台《中韩(惠州)产业园负面清单指引》。科学制定对韩“招商图谱”,支持以商引商,扩大双边投资贸易。创新中韩贸易便利化机制,争取开通惠州机场直飞韩国航线、惠州港至韩国港口的海运航线,探索建立惠州-韩国通关合作机制,落实韩资企业人才“优粤卡”制度,简化公务和商务赴韩审批手续。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先行启动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设立中韩(惠州)产业园发展母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若干专项子基金。

创新:

在创新方面,惠州今后主要工作有:一建设创新支撑平台,包括全力推进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筹建省能源实验室,积极打造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二是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等,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着力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一是构建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机制;二是优化政务服务体系;三是构建质量技术标准引领机制;四是率先形成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建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

如何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报告》指出,一是着力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五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指出,今后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坚定实施“沿江向海”发展战略,高水平规划建设金山湖片区、文头岭片区等,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二是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惠州机场民航区扩容扩建,启动干线机场;加快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段建设。三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实行乡镇(街道)权责清单,研究出台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转移支付政策等。四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施居住证制度,拓展居住证应用功能。

共建共治共享:

今后,惠州将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报告》提出,一加快建设法治惠州;二深入推进平安惠州建设;三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四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五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蔡雯

新闻推荐

让少数人“丢脸”可让多数人不丢命

点击广东感恩,是一种社会美德和社会责任。“广州夫妇垃圾里捡弃婴视如己出,养子成年后对养父母不管不顾”(《新快报》2月2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