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闹元宵争抢“吉祥水” 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上元清醮”民俗延续200多年
墨园村的村民在抢“吉祥水”,寓意把平安、福气带回家。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淡水元宵文化活动现场。本报记者邓 青 摄
市区下埔滨江公园精彩的舞龙表演。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军休干部及家属包饺子。本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刘文韬 摄
在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每逢元宵节村里都会举行富有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上元清醮”元宵民俗活动,至今延续了200多年。
“咚咚锵、咚咚锵……”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赶到该村时,村里的墨园围广场已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派热闹景象。村民们从四面八方集聚到广场上祈福、打醮,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不少游客与摄影爱好者也专程前来观看拍摄,感受墨园村一年中最热闹的场景。
忠义精神融入乡村文化世代相传
朱文杰是墨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告诉记者,每年的元宵节,村里都会举办隆重的元宵民俗活动,主要是祈福,希望新年有美好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陈、朱、曾、徐四大宗祠的人们着好盛装、打着旗帜、敲锣打鼓集聚在墨园村协天宫,举行仪式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据墨园村族谱记载,村民明末清初从福建迁至惠州之初,村里共有七个姓氏,后来有三个姓氏陆续迁走。剩下的陈、朱、曾、徐四姓商定,四姓之间要学习关羽的忠义精神,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壮大,将忠义精神世代相传。
“随着时代发展,忠义也渐渐成为我们村的一种精神,那就是重情义和团结。”朱文杰说,现在村里的很多事情,依旧是四姓共同协商着办。
“这是墨园村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定要回来。”村民陈向阳一大早带着妻儿赶回墨园村参加元宵民俗活动。“我们的根在这里,这样的民俗凝聚了我们全村人的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团结。这种传统不能丢,我们的子子孙孙要把它延续下去。”
村民陈月媚出嫁后居住在淡水,她一边抱着2岁大的儿子,一边对记者说,每年的元宵节,不管多忙,她都会赶回来参加上元清醮。
抢“吉祥水”寓意把平安福气带回家
随后举行的抢“吉祥水”活动,让外来游客备感新鲜。这也是墨园村闹元宵活动最隆重的节目之一。
提供“吉祥水”的墨园古井位于祖祠旁,井口直径约两米、深有10余米。水井用青石砌成,井面图案形如八卦,井壁则呈葫芦形,人们称之为“八卦葫芦井”。
活动中,井边由男子把守,先由几名男子把“净水”装满十几个空桶。主事人一声号响后,早已手提水桶等候在旁边的妇女们,纷纷抢着上前打水,争抢宝贝似的。率先抢到水的笑得合不拢嘴,急忙把水送回家里,一路上两手紧抓着水桶,生怕不小心洒出一丁半点。此举寓意把平安、福气带回家中。
今年86岁的朱阿婆每年都来抢“吉祥水”,她告诉记者,把“吉祥水”带回家给家人喝,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好运常伴。墨园村的“吉祥水”在周边地区都很有名气,她经常用小瓶子装好,送给来家里的客人。
据村里老人介绍,墨园古井相传是他们的先祖在明朝末年从福建迁居此地后挖的。古井历经数百年,世世代代滋养着墨园村民,至今依旧清流汩汩。后来,村民饮水有了别的水源,古井取水逐渐演变成一种元宵节仪式。除以此缅怀先祖外,井水还被人们赋予了平安好运的美好内涵,所以人人争抢,讨个好彩头。
中午时分,巡游启动。这是整个节庆活动的高潮环节。身着盛装的青壮年村民,扛着彩旗,敲锣打鼓,在长者引导下,在村里各个院子之间穿行。一路上鞭炮不断、彩旗飘舞,男女老少在后头紧紧相随,蔚为壮观。
巡游结束后,需要村民们参与的活动就告一段落。下午3时起,白字剧等精彩节目继续上演。
墨园元宵民俗
延伸阅读
“上元清醮”即元宵节打醮。墨园村元宵民俗文化距今已有200多年。每逢元宵期间,全村男女老少、外出村民欢聚一堂,祈福、打醮。此外,还有丰富的文艺活动,主要包括粤剧、潮剧、白字剧、舞蹈、民歌、闽南歌等表演,分日夜场。一般从上一农历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开始筹备,活动从正月十一持续到正月十六,历时六天。主要内容有:正月十一早上9时祈福;正月十二起醮;正月十三早上9时升丁;正月十四以文艺活动为主;正月十五以春游为主;正月十六晚组织送丁、接丁。
本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余晓琳
新闻推荐
超标电动车被扣女子抢夺车钥匙 致辅警右手背出血、颈部右锁骨下出现红肿
本报讯(记者刘豪伟通讯员邓闽榕)不满超标电动车被暂扣,女子动手抢车钥匙,还与辅警发生冲突,致涉事辅警右手背出血、颈部右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