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挂花灯添丁祈福宴亲朋 龙门上灯习俗传承数百年,入列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州日报 2019-02-18 08:32

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虎头坪村民小组祠堂举行上灯仪式。

添丁人家兴高采烈去上灯。本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黄伟光 摄

龙门古村落,有些是客家村落,村民操一口客家话,古村为客家围屋;另外一些村落,古村为广府梳式建筑,村民操夹杂着粤语口音的本地话。不管是以客家文化主导还是以广府文化主导,上灯习俗在这些村落都是重要的文化传承。2月14日,正月初十,记者在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虎头坪村民小组见到的热闹的贺灯仪式,正是龙门上灯习俗的缩影。据悉,龙门上灯习俗已传承数百年。

祠堂上灯庆添丁

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十,春节的气氛在农村依旧浓厚,年味还未散去。

当日上午,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虎头坪村民小组祠堂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上午11时整,村中4位“灯头爷”按照去年新丁出生时间先后排队担着盒箩从斗门行路进入祠堂“喜灯”,为新丁祈福举行拜祭起灯仪式。

虎头坪村民小组组长王炳坤介绍,虎头坪村有190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十要为该村去年出生的男孩“喜灯”。“喜灯”是虎头坪村的习俗,正月初十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和客家话等方言,在这些方言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

“去年,我村出生4个男丁,我的两个儿子都添了儿子,成为添"双丁"的家庭,摆喜酒时每围台同时要出两碟土鸡招待亲戚朋友。”王炳坤介绍,新的花灯悬挂起来后,各家各户立马点火上香,保佑自家男丁聪明伶俐、健康成长,村里负责记录族谱的长者会记录下新丁的名字,从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

记者看到,虎头坪祠堂第二进屋栋梁上悬挂着4盏“客家纸扎灯”,这意味着去年该村增添了4个男丁。上灯完毕后,主人家还要在次日宴请亲朋好友,团圆欢聚,共贺新春。

据清咸丰元年(1851)《龙门县志·卷三·风俗篇》记载,龙门村落上元(即元宵节)张灯,或为花草虫鱼龙马之像,或为人物故事,运机能动,有绝妙逼真者。箫鼓喧阗,自夜达旦。生子者,是夕盛为酒馔,延族属燕饮于祠,以齿序,曰:饮灯。越夕,族属合酬生子者,曰:酬灯。光凭该书记载,龙门上灯习俗就已存在上百年。

虎头花灯入列省级非遗

虎头坪村民小组上演的上灯习俗,是惠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巧合的是,鹤湖村另外一个村民小组——虎头村民小组,却以花灯生产地的身份让人熟知,该村生产的虎头花灯,还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虎头村民小组村民来说,春节是最忙碌的时候。每年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二,村民们会聚集在一起,用传统手艺,为永汉、龙华、麻榨等乡镇的村民制作元宵节要挂的花灯。今年春节期间,村民共制作了300多盏花灯。

据当地村民介绍,他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传统花灯,可分本地圆形花灯(又称虎头花灯)、客家灯、伯公灯三种。这些灯一直流传在永汉、麻榨以及增城正果等地,现在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虎头花灯”。

据虎头花灯传承人何廖福介绍,虎头花灯以竹、线、纸为主要材料。其制作主要包括扎架、卷制灯带、制作灯斗与凤鸡、剪刻彩纸、裱糊组装等多道工序。扎灯的细节颇有技术含量。如开篾工序,一定要开到2毫米厚,篾条如果开得太薄,容易折断,开得太厚,则容易崩裂;裱糊花灯周身的图案则更讲究,先用模子雕出观音送子、文圣孔子等图案,然后用颜料油印出来。灯扎好后,制灯人将其抛到高空,掉下来不散架,这才算是合格产品。

盛于清朝的虎头花灯,是虎头村民小组的独特灯彩,重在以虚拟手法写意,造型结构呈现出一种古朴的意象,而不追求写实性的具象,且通体充满寓意和象征,其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寄托族群繁衍延续、生生不息的愿望而富有人文价值。

因此,在龙门很多村落的祠堂,人们都能看到虎头花灯的诗意闪烁。

本报记者侯县军

非遗名片

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七,以庆贺“添丁”为主要内容的上灯习俗在龙门永汉、平陵、龙江等地的村落上演。对龙门人来说,这是继除夕之后,迎来的第二次春节高潮。2018年12月,龙门上灯习俗列入惠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早在2015年11月,龙门县虎头花灯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遗名录。

新闻推荐

龙门柑桔丰收收购场面火热 预计产量达12.4万吨,管理部门提醒:果农要适时适价售果

工人们正在包装年桔准备运往外地。年桔长势喜人,果农欢喜。龙门是“中国年桔之乡”,种植年桔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独特的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