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吉庆舞常登大雅堂 省级非遗项目小金口麒麟舞曾多次走出国门
小金口麒麟舞参加演出。
小金口麒麟舞队几位成员在一起研究拳术和动作。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麒麟舞起,锣鼓喧天。记者日前在省非遗(麒麟舞)传承基地——惠城区小金口街道走访了解到,该街道的麒麟舞队伍正在加强训练准备春节演出。据悉,小金口麒麟舞又称东江麒麟舞,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时带至岭南的传统民间舞蹈,通过客家族群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
“我们已经集训1个多月了,过年的时候热闹一下。”省非遗项目“小金口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曾燕青说,其所在的麒麟队有20多人,都是本村民小组的村民。小金口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街道7个行政村都有麒麟队,甚至许多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麒麟队,各支队伍春节前都在集训。
据悉,小金口先后获得“广东省麒麟文化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等称号,并成功入选省非遗项目名录。如今,小金口一带的客家人传承非遗文化,通过舞麒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300余年历史的祈福节目
记者日前在小金口综合文化站看到,曾燕青正在观看新定制的麒麟头,并与在场的小铁村山子小组的麒麟队长曾庆胜、队员曾国飙一起讨论。记者注意到,小金口麒麟头小带角,身尾较长,前额有平角,麒麟头上有花纹和寓意吉祥的浮雕图案。
小金口麒麟舞已有300多年历史,具有“为民祈福,吉祥如意”的象征,是惠州市乃至东江流域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乾隆年间《归善县志》对麒麟舞有这样的记载:“其迎亲,为麒麟、狮子兽头,童子戴之,击鼓跳跃,极为喧闹。”曾燕青年逾五旬,十二三岁就开始学习麒麟舞,由于极为好学,悟性也好,于是被指定为麒麟舞的传承人。曾燕青曾有7位浸润麒麟舞多年的老师傅,7人负责的角色不同,各有专长。如今,7位老师傅先后故去,各专长的传承和发扬落在曾燕青身上。
“我们的麒麟比较圆润,舞动起来比较灵活,而且我们的步伐是七星步,要倒八卦、穿九宫,与五行方位相生相息。表演时动如游龙,稳如古松,马要低、身要弓、手腕要活。”曾燕青介绍,麒麟舞动作复杂,头部动作是麒麟舞最主要的部分,需在最简单的动作中表现功夫的节奏感和铿锵有力,还需灵活生动地体现麒麟的喜怒哀乐。
他说,小金口麒麟舞有特定的拜祭仪式和舞蹈、拳术表演。与其他地方的麒麟舞不同,小金口麒麟舞加入“沙仙和尚”这一人物,表演更加诙谐幽默。麒麟根据沙仙动作展现出灵活矫健、桀骜不驯的一面。
小金口麒麟舞多次走出国门展演
小金口原属博罗县管辖,《博罗县志》称:“自元旦至上元,乡人之习技术者,辄为舞麒麟、狮子角抵之戏。每队二三十人……”民国时期,小金口各村均组织麒麟队,在节令时进行麒麟舞表演。从清代至民初,小金口麒麟舞统称东江麒麟舞,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套路,培养出大量的麒麟舞传人。
“大家平时都有工作,临近春节才聚在一起训练,为了过年时热闹热闹。”曾庆胜出生于麒麟舞世家,技艺是从父亲那代传承下来的,其组织的麒麟队也有20多人。他说,麒麟队从年初一到年初八都被预约参与演出了,包括在村里拜年、到邻村参加上灯活动、去企业演出等。
曾国飙是曾庆胜的侄子,他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加入了麒麟队。“从小就接触麒麟舞,一听到锣鼓声就会激动起来。”曾国飙说,麒麟舞演出相当于村里的春节晚会,所以他也想学习这门传统技艺,希望一直传承下去。
由于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逢年过节、新婚嫁娶、新居入伙,当地人都喜欢邀请麒麟队表演助兴,有利于传承。“以前比较保守,是不传外村人和外姓人的,现在外村外省甚至外国人都教了。”曾燕青说,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非遗文化后,小金口麒麟舞不仅走出国门,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进行展演和交流,而且曾有马来西亚麒麟队前来小金口学习,近年来也多次接待东南亚华裔青少年冬令营。
“我希望尽量将自己的技艺传给更多人,让小金口麒麟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曾燕青说,通过教材更有利于传给后人,他也在物色有资质的好苗子,为小金口麒麟舞找到并培育下一代传承人。
非遗名片
小金口麒麟舞又称东江麒麟舞,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时带至岭南的传统民间舞蹈,通过客家族群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小金口麒麟舞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惠州市乃至东江流域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功入选省非遗项目名录。
本报记者刘建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丽婷通讯员张志新)日前,博罗县公安局杨村派出所两小时内成功帮助两名走失人员回家,避免了两个家庭春节无法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