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惠城际“夜行侠” 供电检修保春运零点全线停电封锁的天窗期,这群年轻铁道职工“上道”检查列车供电线路

南方都市报 2019-02-04 06:17

[摘要]零点全线停电封锁的天窗期,这群年轻铁道职工“上道”检查列车供电线路

广铁集团深圳供电段小金口城际供电车间的工人,他们以扎实的工作保障春运列车线路供电通畅。

南都人物给你好看

莞惠城际动车从小金口站驶出,一路西行。60公里后视野急剧收缩,扑面而来的是狭长的幽暗隧道。此时,列车穿过的是“中国最长铁路隧道”———松山湖隧道。

这条隧道全长38.813公里,沿莞惠城际线从常平东站绵延至道滘站,设计时速200公里。这段旅程对另一群人而言,却是无数个夜晚穿越草莽丛林、用脚步丈量过的距离。

零点时分,列车呼啸声渐息,城镇进入梦乡,他们出动了。携着沉甸甸的各式工具,在五六米高的梯子上攀上爬下,和头顶漫长的接触线、手中冰冷的扳手相伴,对抗困意和疲惫,在寂静无息的隧道里,推着车梯无声地向前行进。这群在深夜里出没的“夜行侠”,是广铁集团深圳供电段小金口城际供电车间的工人,他们以扎实的工作保障春运列车线路供电通畅。

踏着月色“天窗”作业

深圳供电段小金口城际供电车间接触网工钟振兴,是松山湖隧道天窗作业负责人,春运期间他的工作难分昼夜———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为凌晨天窗作业制作方案,次日凌晨完成巡视保障返回后,再沉沉睡下补觉。

白天,列车在轨道上疾驰而过,只有等到夜晚零点时分,全线停电封锁后,车间职工们才能“上道”作业,与晨霜、星月相伴的时光是雷打不动的“天窗期”。

晚上8时许,坐落在常平东站附近的供电车间工区灯火通明。“天窗模式主要是三台汽车,一个车梯组,一个电力组,一个人工组、两个地线组,地线一组在大朗镇上下道,地线二组在常平东隧道口上下道,时间是1月23日0点30分至4点30分,240分钟的天窗维修作业”,台上钟振兴正在为工友们宣读已签发的次日凌晨工作方案,早已换好行装的作业工人整齐端坐,仔细聆听任务安排。

专用手机、手持机、摄像头盔、安全帽、工具包、扭力扳手……20件大大小小的工具铺放在工区外的空地上,方案会后车梯组的工人开始拍照核对作业工具。钟振兴介绍,列车高速行驶时,若有工具遗失在轨道线路上,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每次天窗作业出发前和上下道时,逐一清点物料是重要的例行工作环节。作业时也要佩戴录音笔,全程记录工作细节。

常平东隧道口周边是一处荒弃的郊外工地,隧道内全年平均温度在20℃-30℃之间,为了适应作业环境工友们大多衣着单薄,当晚室外温度约为14℃,深夜里露天的上道点凉风阵阵,他们耐心等待。

“现在线路已封锁,并停电,可以接令”,手持机里传来驻站联络员的声音,钟振兴听到后立马回应,拿出身上的钥匙,开启上道口通道,携着沉甸甸的各式工具,“夜行侠”们出动。

爬车梯检查接触网

莞惠城际铁路连接东莞、惠州两地,匍匐在地的蜿蜒轨道上空是连缀密布的接触网,承载着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高压电能,来往的高铁动车顶端受电弓经由接触网取流后,如同被注入饱满的血液和动力,持续飞速穿行在沿途轨道上。

当日天窗作业的车梯组、人工组接触网工的职责,即是维护检修隧道内的供电设备,保障线路列车安全获电,行驶通畅。

25岁的赵延龙是一名接触网工,2015年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一直在此从事接触网工工作。他爬上5、6米高的车梯工作平台,三名工友在下面扶稳,推动车梯在轨道上缓慢前行,每经过一处接触网吊弦,工友们默契地停下车梯,在顶端的赵延龙则站起身,仔细检查吊弦下方的接触线是否进槽卡位。每当列车高速行进时,巨大的力量和惯性难免会导致接触线松动下垂、发生位移,赵延龙要做的就是将扭力扳手上满25N的力矩,为接触线拧紧补位。

起身站立、攀爬,体力消耗巨大,返回工区后赵延龙常累得倒头直睡。对于下面推车梯的工友,他更能体谅其中的辛苦,“在下面步行三四公里,有时还有上坡,推的是两个人的重量”。

刚到广东时,赵延龙浑身起湿疹,慢慢用药后才得以恢复。隧道里空气闷热、灰尘较多,遇到夏季高温天,天窗作业结束时,他总是热得浑身冒汗,满脸黑灰。而到了冬天,在隧道以外的高架桥上作业时,又时常冻得缩手。

闷热隧道攀高清扫绝缘子

小金口城际供电车间主任刘超是当日天窗作业的盯控干部,他介绍,松山湖隧道为单向隧道,孔径较小,空气不流通,即使有风机送风,隧道内水分也难以排出,空气湿度增大后,隧道壁表皮易氧化脱落,造成大量的粉尘。为防止电流回地,铁路上方接触网中悬挂有绝缘子,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弥漫的粉尘被卷起飞扬,洒落在绝缘子上,将会降低爬电距离,影响绝缘性,造成“污闪”,甚至熔断线路。因此,人工组的接触网工要定期清扫绝缘子。

“隧道内有3000多个绝缘子,每天晚上平均要清扫70多个”,钟振兴对这些数字如数家珍,人工组接触网工们要不断爬上爬下,为蒙灰的绝缘子逐一拂去粉尘。他们曾试过用水枪或无人机辅助冲洗绝缘子,这些工具不仅有可能损坏绝缘子,而且也难以彻底清洁。“这个活儿考验体力,还要配合好”,钟振兴说,为了保证体力,平时还要开展专项体能训练。

更为紧张的是突发抢修任务。赵延龙记得,2017年3月,松山湖北线路因列车过载突然跳闸,他所在的应急故障处理小组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动抢修,六七个人沿线观察究竟是哪里的绝缘子出现火花,数不清走了多少路。去年夏天,天窗点附近接触网钢柱顶端显示有“异物”,到达现场才发现是一个马蜂窝,老职工张新泉燃起火把,避开接触网,烧掉马蜂窝后将捅下。

夜行五六公里巡视照明设备

隧道壁内每隔两公里有一隐蔽的“洞室”,地下纵深敷设的电缆接入洞室内的综合变电所后,就可为隧道内的照明应急设备供电,即使在深夜里,隧道内也不会一片黑暗。为保障隧道供电正常,电力组的电力线路工们要在天窗作业时仔细巡视电缆和照明设备。

江嘉航是车间的一名电力线路工,每星期至少有三四天要在夜间上道检查,其余时间则在白天巡视线路,一周白天黑夜颠倒。江嘉航步履轻快,因为地下电缆每年都会进行专业检测,平时他只用观察盖板表面是否残损,一旦发现有破坏的痕迹,就要掀开继续查看埋在下面的电缆,若是有裸露、缠绕、积水,则要进行安全处理。每抽检一处电缆,江嘉航便在本子上记下对应上空接触网腕臂的标号,以标记位置,保证每处盖板和电缆达到三个月抽检一次的要求,避免损耗时间重检或漏检。

电力线路工工作精细繁杂,照明灯上的缓冲标、应急灯上的接线、疏散灯上的螺栓,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隧道内共有10808个照明设备,碰到未能正常亮起的灯,就要及时检修,否则将会影响列车通过隧道时的视野。此外,也是预防紧急事故时,列车停靠隧道疏散乘客,应急照明设备不失灵。

凌晨4时,隧道外仍是一片漆黑,向旁望去只有地线组的工人还在守候,他们早在接触网作业前就接挂好天窗区段两端的地线,把残留电导入地下并防止误送电。在4个多小时的天窗作业里,一直在黑暗和冷风中监护地线,为工友们搭好这条“生命线”。

两三个小时后,当这群“夜行侠”回到工区躺下入睡时,新的一天第一趟列车从松山湖隧道平安穿越。

家在外地工区成第二个家

2011年,钟振兴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广铁集团,一直工作至今。小金口城际供电车间57名员工,七八成是90后,生于1987年的钟振兴被工友们称为“钟哥”。

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湖南、湖北,赵延龙家在东北延边,距离最远。工作三四年以来,每年只能回一次家,去年春节前夕,捱不住对儿子的思念,赵延龙母亲没提前打招呼,独自一人来工区看望他,还带上了他爱吃的家乡烤鱼。

钟振兴说,大多数工友都会想家,平时主要靠视频通话纾解相思。天窗作业不能携带通讯设备,一接到任务就意味着要和外界短暂“失联”,每次作业前钟振兴都会拨通5岁女儿的手表电话,和家人视频聊天报平安,妻儿亲切的脸庞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由于车间与外界相隔较为封闭、作息昼夜颠倒,有些90后铁路供电工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女朋友,“钟哥”也为他们着急“黑白颠倒,好多小伙子因为这个没女朋友”。

每个季度,工区都会为同一时间段过生日的职工举办生日会,赵延龙说,工友们还会在生日会上唱歌跳舞,表演节目,“一块闹的时候特别开心”。赵延龙的寝室里有一把吉他,平时休息时他也会拿出来弹上一两曲,也有人闲下来时约上三两工友打篮球、玩轮滑。

铁路供电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今年春节,近一半的职工被安排在工区值班,处理应急和巡视任务。赵延龙和江嘉航今年都不能回家,钟振兴提前一周回家休假,春节时则要提前返岗。工区过年的日子一样热闹,一早获知今年春节要举办厨艺大赛跨年,赵延龙和工友们还在思考要为要献上哪道拿手的家乡菜。

工作第八年,“老人”钟振兴觉得铁路供电工干得充实、自足,在他看来,“干一行爱一行,总会有一些付出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努力,线路供电通畅,就是最开心的事”。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张林菲

摄影:南都记者陈志刚

新闻推荐

违规带队赴宴 一镇党委书记被免职 春节将至,“四风”问题不能碰

羊城晚报记者彭启有春节将至,广东各级纪委监委近日密集通报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以加强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