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位扶贫“愚公” 修路盖房建广场、引进项目谋发展、心系村民解难题,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第一书记”肖岳云务实能干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肖岳云(右)和贫困户在一起。
扶贫故事
时下,省定贫困村——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有20多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在施工,该村“第一书记”肖岳云每天都到项目现场查看施工进度。
事无巨细,事必躬亲。2016年4月,肖岳云到羊和村任“第一书记”,开启了精准扶贫工作之旅。以前,从未在基层工作过的他,用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村“两委”干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组一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建起了新广场、拓宽了道路、水库收回重新发包……经过近三年努力,羊和村变了样,不仅越来越美,还有了绿色产业,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有心
白天走访查实情,晚上琢磨脱贫路
“道路狭窄,土地丟荒,村集体收入低……”羊和村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挂钩帮扶的省定贫困村。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到该村任“第一书记”,落后、贫困是羊和村给肖岳云留下的第一印象。
如何改变羊和村的落后面貌,成为摆在肖岳云面前的第一要务,也是一大难题。只有找准“穷根”,才能做到有效脱贫、长效脱贫。尽快熟悉掌握羊和村和贫困户的情况成为肖岳云的当务之急。
与村干部座谈、走访贫困户、与村民拉家常……刚开始的一个多月里,肖岳云白天听意见,用笔记本将村干部、贫困户的想法和反映的情况记下来;晚上回到住处仔细琢磨,反复思考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思索每户贫困户的脱贫之路,并将他们的情况记录在案。
肖岳云到羊和村时正值雨季,村中很多村道没有硬底化,一下雨便成了泥水路。走访时,很多地方无从下脚,肖岳云便挽起裤脚,提着鞋子到贫困户家中。“一定要帮村民把路修好!”肖岳云暗下决心。肖岳云发现,村里的主干道只有3.5米宽,会车时极不方便。同时,他还发现一个怪现象:毗邻东江的羊和村,灌溉居然成了问题。深入了解才得知,该村的电灌站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已失去灌溉功能。
经过一个多月走访,肖岳云掌握了羊和村的基本情况,了解了村民的诉求,也和驻村工作组的同事交流了意见。正当他踌躇满志跟村干部、村民描绘心中的蓝图时,他们却给肖岳云浇了一头冷水。村民包括部分村干部对此持怀疑态度:“以前,别的干部也这样说过,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有为
每天都到项目施工现场查看进度
没想到自己一腔热情居然遭到如此冷遇,肖岳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凉意。不过仔细想想,大家的不信任也有他们的道理,回答质疑的最好办法是行动。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肖岳云一直保持着军人的韧劲。说干就干,他和驻村工作组的同事积极联系和协调交通等相关部门。当交通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到该村测绘时,他戴着草帽和工作人员一起在烈日下工作。当年,村里2.33公里的主干道拓宽了,5公里多的村道硬底化项目纳入交通部门的建设指标。
肖岳云务实的工作作风,逐步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然而,困难并没有由此“打住”。同样是修路,肖岳云又遇到了另外的问题。为了盘活村中的土地资源,吸引更多投资商前来投资,该村计划拉通一条长6公里的环村道路。这是一条新建路,涉及部分村民的山地和菜地。一些村民刚开始不太愿意,肖岳云便和村干部一户户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其中有一户老人家,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刚开始,肖岳云吃了不少闭门羹,但是他不气馁,找来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干部,多次上门探望,最终感动老人家,实现了开山修路,给村民带来了新希望。连任几届的村妇女主任李彩梅说:“刚开始,我也认为是不可能的,肖书记愣是干成了。”
2018年6月起,根据工作部署,羊和村要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由“第一书记”负责。该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有35宗,时下正在施工的有20多宗。肖岳云每天都到项目施工现场查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肖岳云戏称,以前他对施工图纸一窍不通,如今都成了看图“专家”。
有谋
项目引进来,村民钱袋鼓起来
随着挂钩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羊和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夯实:400平方米的村公共服务站已经进驻,村民办事更加方便、高效;筹资15万元新建了村卫生站,群众看病远问题得到缓解;村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村民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
除了改善基础设施,村子的产业发展也不能落下,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以前,羊和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2万多元。肖岳云细细研究发现,水库是该村一个很好的资源,几百亩的水库发包给人养鱼,租期至2035年,每年租金不到1万元,效益低不说,还浪费了资源。
“在乡村振兴中,生态、旅游这些都大有可为,山清水秀的水库单做养殖太不值了。”肖岳云和驻村工作组经过研究达成共识,决定将水库收回,引进更好的发展项目。肖岳云和村干部了解到,水库由一位佛山商人承包,由他的亲戚打理。为了这个项目,肖岳云和村干部到佛山找到承包人,还把他请回村里,跟他说明村里的发展前景,最终说服他让出水库的承包权。
如今,水库已收回,一个生态旅游项目落户,计划利用水库及周边的农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20万元。此外,驻村工作组和肖岳云主动推进该村的花卉基地建设,大力协调村民土地流转900多亩,预计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30万元,村民土地流转和在基地打工这两项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约300万元。
有情
嘘寒问暖成为贫困户的知心人
“思波,蜂蜜卖得怎样?快到春节了,鸡的销路怎么样?”肖岳云一直惦记着贫困户的生活、生产,罗思波家便是其中一户。40多年前,罗思波一家从河源移民到羊和村,他的父亲和妻子都是残疾人,两个儿子正在上小学,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以前什么都没养,就我一个人打点散工,生活很困难。”罗思波告诉记者。
2016年,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罗思波买了两头母猪,连续生下几窝小猪,光这一项上半年就为他家带来2.3万元收入。利用帮扶资金,他还购买了鸡苗和牛羊。罗思波养了鸡,肖岳云做起了义务推销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有需要的朋友他还帮忙带。
2018年,罗思波寻思着养蜂,但资金紧缺。他向肖岳云反映了这个问题。肖岳云四处打听,最终帮罗思波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如今,罗思波养了80多箱蜜蜂,冬蜜开始出售,每公斤100元,销路还不错。
“贫困户有事都会找肖书记,肖书记现在就是羊和村村民,更是贫困户的家人。”村干部陈少锋说,2018年,贫困户陈叔患上膀胱癌,需要住院治疗。肖岳云得知情况后,和村干部一起让陈叔熟悉医保政策。陈叔的孩子20多岁,曾经做过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一直干不了重活。肖岳云和帮扶干部帮他协调1万元学费,并联系培训机构,让他掌握技能,方便以后就业。
就这样,肖岳云和贫困户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如今,羊和村有贫困户28户,没有劳动能力的全部由政策兜底;有劳动能力的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种养。2018年底,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3元,实现预脱贫。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通讯员吴冬蕾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谢敏陆洋通讯员李晶)2019年春节(2月4日0时~2月10日24时),深圳地区高速公路继续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实施免费放行,7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