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问诊”政府“开方” 惠州市首开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全市近百家企业搭上“头班车”
带着问题来,开诚布公谈,有问必有答,一点都不回避。
上周五,参加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举办的首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后,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正明梗在心里的土地问题,有了一张解决“药方”。
“政府说到做到,这是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难题。”身为惠州民营企业家,余正明在两个月前参加了惠州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当时就听闻惠州市将制订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措施。两个月后,他预约成功,来到现场。
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机制的流程是实行企业预约、分级受理、现场办公、反馈督办。当天,针对企业预约提出的困难,市、县(区)领导分头坐镇办公,现场“开方”。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近百家企业代表参加“直通车”活动,经过现场协商,他们大多获得了满意的答复。
不少企业家纷纷为“直通车”活动点赞,称他们的诉求现场得到肯定的回应,使其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
企业代表走出会场脚步轻松
当天早上,市活动现场外的走廊里,挤满了前来反映诉求的企业代表。9时整,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正式开始。
惠州市春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现场第一家“问诊”企业。直陈企业项目用地问题后,代表企业到现场的惠州华康骨伤医院行政副院长叶斐瑾听到了这句回应:“企业合理的要求,我们就要解决。我们承诺快办,因为涉及再次公示,包括春节假期,解决你们问题的时间是2个月零7天。”
“连解决问题的时间点都算得清清楚楚,这让我吃下了"定心丸",相信企业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走出会场,叶斐瑾说自己的步子都轻松不少。
同样在走出会场时感到步子轻松的,还有广东暨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香。当天她和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惠州市大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起坐上了“直通车”,共同反映企业资格认定问题。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这对我们中医药企业来说,欢欣鼓舞,真的很激动。”黄建香在会场压不住音量,现场响起一阵笑声,气氛缓和了不少。她介绍,公司团队在研发“艾草的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企业资格认定问题涉及团队研发资金的投入和扶持。
“直通车”活动上,黄建香与其他两家企业的代表一起得到明确的回复:今年4月前能够解决。“这是在帮企业解决问题、办实事。”黄建香说,回去之后她要给公司的研发团队说清楚,让他们放心。
在市活动现场,当天共有12批16家企业与市领导面对面,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即使不能现场解决,相关部门也会给出明确答复,限时办结,让企业家们带着问题而来,收获满意而去。
回应体现集体决策能力
项目建设、资格认定、土地权益、企业设立、准入门槛……记者发现,活动中,企业反映的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一些个案。有些企业带来的难题涉及多个部门,其中不少是历史遗留问题。
尽管问题棘手,但参加“直通车”活动的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局等部门“一把手”一一接招,当场回应,甚至哪些没做到位都不回避,而是摊开来说,给“问诊”的企业代表明确的回应。
“企业困难现场解答,存在问题一线解决,有利于提高各职能部门集体研判、集体担当、集体决策的能力,政府部门之间、与企业之间也能增进了解。”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将建立健全局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卫生健康领域企事业单位制度,拓宽政企沟通渠道,“一企一策”解决民营及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中的难题。
涉及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企业问题,参加活动的市领导则直接点名牵头部门“一把手”,拿出解决计划,这让在场各部门倍感压力。
土地问题是企业现场反映的热点,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回应企业代表。他表示,市自然资源局将组织召集每一个案件涉及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深入研究,细化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步骤和时间表,列入督办台账,跟踪办理情况。
政府办事效率“先走一步”
“动作很快、效率很高,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很得民心,很得企业心。”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说出不少企业的心声。在“快办”平台上预约成功的他,当天代表集团旗下企业来“问诊”,提出在建项目在企业对接、规划调整等方面问题,得到明确答复。
“能解决的已经解决了,有些问题积压了比较长的时间,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相关部门也在规定时间内跟进解决,我们也理解。”杨钊说,目前惠州发展很快,营商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是一个创新的举措,提振了企业的信心,“惠州在政府办事效率上"先走一步",相信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惠州投资”。
“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必须解决好企业面临的困难,让他们轻装上阵。”市政务数据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说,此前,惠州市向全市企业发布《关于开通惠州企业疑难事务“快办”平台的公告》,欢迎有需求的企业登录平台登记预约,同步提交需解决问题的基本材料,各县(区)“快办”平台同步开放。
启动“快办”平台后,市工信局为惠州企业建立的微信联系群里,不间断发布相关公告,扫码入群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直接上网反映问题。没有预约成功参加首场“直通车”活动的企业,得知问题一样“接受受理,有关部门将给予协调处理”,直言很开心。
相信随着“直通车”活动进入常态化运作阶段,惠州营商环境必定不断改善,奋力迈向一流。
详细流程
1 企业预约
市委、市政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惠州日报》等媒体定期发布市领导现场办公时间安排,企业在“快办”平台(网址:http://kb.huizhou.gov.cn)以网上预约的方式预约市领导,并同步提交需解决问题的基本材料。
2 分级受理
“快办”平台会对企业提交的问题进行梳理,及时移交网络问政平台或县(区)“快办”平台快速办理,并将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网上反馈企业;对需多个市直部门或跨县(区)联合办理的问题,纳入市级“快办”平台办理。
3 现场办公
政府将对办理事项按照问题轻重缓急及预约时间进行排序,并通知已预约企业参加疑难事务“快办”工作会议,市领导召集相关部门现场研究解决企业问题。
4 反馈督办
政府将收集汇总好各部门及县(区)的办理意见,并在“快办”平台上填报反馈结果,定期督促跟进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
市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有关情况
“直通车”活动每月首周周五举行
上周五,在首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现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建斌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将成常态,在每月第一周周五固定举行,遇到节假日则往后顺延,打造永不落幕的服务企业平台。“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可以上平台反映问题”。
打造永不落幕的服务平台
“一流城市必须创造一流的环境。”胡建斌向媒体记者进行说明时称,市委、市政府决定制定开通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举办机制,搭建惠州市企业疑难事务“快办”平台,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率,真正加快解决企业遇到的疑难事务和问题,帮助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胡建斌介绍,通过建立企业疑难事务“快办”工作机制,形成“快速通道”,市领导可以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组织各部门“对症下药”,更直接有效地为企业解困减负,助推企业加快发展。对于“快办”平台上企业反映的问题,部门将把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在网上反馈给企业,办理结果怎样,企业可以参与评价,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办成事。
“这种"快办"工作机制、快速通道的创新服务方式将固定下来。”胡建斌说,今后惠州市将在每月第一周周五固定举行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遇到节假日则往后顺延,推进企业服务个性化、常态化、长效化,打造永不落幕的服务企业平台。
“直通车”不设门槛面向全市企业开放
与以往机制相比,“快办”工作机制的服务范围更广、效率更高、效果更实。
“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上平台反映诉求。”胡建斌说,“快办”机制不设门槛,面对全市企业开放,不论企业类型、性质、大小,只要企业有迫切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均能通过“快办”平台反映问题,提交诉求。
胡建斌介绍,涉及跨部门的问题,能现场答复或解决的做到当场拍板,现场解决,不能现场答复或解决的,形成解决方案交相关部门或县(区)办理。特别重要的企业诉求,需现场调研或考察解决的,可安排市领导上门协调办理。
“服务企业好不好由企业说了算。”胡建斌表示,平台还会建立长效机制和跟踪机制,凡是通过“快办”平台提交诉求的企业,不仅可以在“快办”平台上查看问题办理结果,还能对问题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
扶持本土企业发展 服务好“身边人”
“这种做法很实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县(区)主官亲自接待并现场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助于拉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助力惠州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今后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
建立公平公正的产业扶持制度
“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和多样化的,地方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林江认为,当前,惠州要收集企业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能够在自身职权范围内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建立公平公正的产业扶持制度。”
林江指出,惠州有着电子信息和石化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基础,康养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引导企业在这些领域做大做强做优。对于金融、财税方面的政策,地方政府无力解决的,可以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如果确实无法解决,可以明确告知企业。
“企业也要苦练内功,按照政府的产业规划政策,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林江说,对不适应政策的部分产业方向,企业要果断进行调整和转型升级,不能一味要求政府部门对落后的产业和产能进行扶持。
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
企业是一个地方经济活跃和活力的重要支撑,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需要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这个平台。“惠州民营经济在过去30年的发展,相对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确实滞后了,这也导致惠州在经济总量和经济活力方面与上述城市产生了较大差距。”林江认为。
“只有把民营企业的群体不断服务好,不断壮大这个群体,才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民营企业发展的群体效应。”林江建议,首先要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服务好“身边人”。对周边城市的大型民营企业,可以多与其接触和沟通,在符合产业规划的前提下引进惠州发展。对民营企业一家一家地服务好,一家一家地发展壮大起来,惠州才能实现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
本组文字 统筹 本报记者戴 建 采写 本报记者李向英 冯丽均 游漩钰 谢宝树 杨敬贺 张 斐 邱若蓉
新闻推荐
惠州市大亚湾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计划信息公示 惠湾国土公字〔2019〕第1号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