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 □苗理洁

惠州日报 2019-01-26 09:39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转过大寒的节令春节来了。我们习惯用传统的字眼称之“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不由想起祖屋里驾鹤西去的父母和长辈,想起祖屋有关年味的记忆,一切犹如家存的米酒,历久弥香,至今还能令我记忆的“味蕾”品咂再三。

千年古郡惠州城,年俗繁盛而温馨。扫尘除秽、打米糕、写春联、祭祖、守岁等。每一个环节,都浸透浓郁的年味,都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辉。

如今人们称上世纪60年代为“票证年代”,一切凭票供应。然而再清贫的日子,人们都不会随便打发年的。年,容不得藏污纳垢、蓬头垢面,须除尘清洁恭候之。此时人们会上山采来一种叫“黄谷子”的草,扎成扫具,所扫过的门楼、砖墙和瓦面干干净净。那年月,惠州人除尘洗涤迎新年的形式别具一格,天下少有,那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腊月过半,学校放寒假了,我居住的北门街离东江只有一步之遥,孩子们像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积极,扛着家里的台凳桌椅,甚至顶着锅碗瓢盆走向东江边。那水埠头和沙滩上此时是人声鼎沸,洗刷东西的声音合着孩子们的说笑声和打闹声,仿佛告诉天地:“年来了,年来了!”

有什么比年更重要的日子呢?天下苍生辛勤的劳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迎接年的到来。

民以食为天,即使是“票证年代”,吃事也大过天!人们都为准备年夜饭和过年小吃费尽心思。

最大众化的当属米糕了。坊间百姓有道:“一日悭(节约)一啖(一口),一年剩一斗。”这一斗,就是留着过年打米糕或者蒸大龙粄用的。米糕、大龙粄均为平民小吃。孩子们兴致最高,他们会帮大人早早排队,等候打米糕师傅,打好了,赶紧用铁罐子密封起来,保持其香脆以待过年享用。蒸大龙粄要用糯米混合一些黏米加上红糖,蒸好如脸盆大,冷却后切成片用油锅煎香,为人们所喜爱。家境好些的人家,会融合面粉、糖、芝麻、油炸成一种叫“蛋散”的小吃,还有包成小饺子状,油炸后称作“油角”的小吃。特别是一种叫“煎堆”的小吃,油炸时会像球一样膨胀起来,膨胀得越大,喻意家里东西越多、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过年的心,就是这样充满了期待。

百节年为大。吃着人间烟火的人,谁不为年而忙碌呢?票证供应的那点木柴远不能满足生活之需,然而天眷惠州,城郊青山就是免费供应惠州人的“柴火库”。整个腊月里,特别是星期天,路上行走的都是上山割草的人。树是不能砍的,但可以挖一种叫“冈稔”的根,名曰“打柴头”。柴头晒干可是惠州人熬汤最好的燃料。喜欢熬汤的惠州人,春节餐桌自然少不了那滋润五脏六腑的好汤。

那年月的百姓餐桌,鸡是难得一见的,凭票供应有限的猪肉和鱼,掌勺的人努力设法搭配萝卜青菜和大蒜等,做出好看的大盆菜。大盆大钵,是惠州人餐桌的特色。除夕团圆饭,餐桌上必须有的一道菜就是“茨菰焖猪肉”。茨菰含有淀粉,与猪肉同焖别有风味。此外,除夕的餐桌,还必备芹菜和葱蒜,那是喻意家人勤劳、孩子聪明、能计会算。百姓人家过日子,讲究的是舒坦愉悦、顺风顺水,视这些为新年愿望亦在情理之中。

大年三十就在万众期待中来了。惠州城三进老屋的人家,上厅的祖宗牌位前燃起了袅袅香烟,年夜饭的鸡鱼肉三牲及茶酒恭恭敬敬摆在祖宗面前,先让祖宗享用。家族中的长辈衣着整齐,领着儿孙们向祖宗叩拜,祈求祖宗保佑家人平安,同时教育小辈,无论身在何方,都要牢记根脉,珍惜家人,把握幸福。

印象中的大年三十,大人们忙忙碌碌,屋里屋外,跑上跑下。种种年俗,都是美好情感的寄托,谁都不会敷衍了事。上午祭拜完祖先,下午就得贴春联了,贴春联的一般是家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老屋过年还有贴门神的习俗。彪悍威武的门神古朴、鲜艳,栩栩如生。贴上门神,沧桑的老屋立马门庭豁亮,大年的味道就潇潇洒洒飘逸而出!

欢欢喜喜过大年还包含贴福字和摘柚子叶洗澡。长辈说,福字可不能多贴哦,多贴意为“重蹈覆辙”,不妥。柚子叶煮水洗澡意为去除污秽,保平安健康。

不得不佩服惠州女人烹饪的高超厨艺,在困难的年月,竟也想方设法将年夜饭整得像模像样,一家大小吃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那种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胜于单纯享受物质的快意。

当盼望已久的子时钟声响起来时,全城顷刻之间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整座城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巨响过后,孩子们就在这样欢天喜地的氛围中安然入睡,因为他们知道,一觉醒来,他们会穿上父母为他们准备的新衣服,衣服口袋里还有“利是”(压岁钱),女孩子的小辫子还会扎上美丽的蝴蝶结。呵呵,多么快乐啊!

曾经的年味已经渐行渐远,可我还愿意在思维的空间留下它种种的记忆。因为,人们那种对年的敬畏和虔诚,那种执着于年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鲜明而直观地体现人们维护传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那种浓浓的人情味,那种表达诚信、和谐、友善、文明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宣泄情感、展现生命的一种热情独特的方式。

又是“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之际,期待即将到来的异彩纷呈的春节活动,年俗的传统文化仍然呈现盎然生机,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血脉中。

新闻推荐

惠州楼市哪种户型更受宠? 60~90平方米户型淡出,90~120平方米户型当红

市民在围观沙盘。本组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周楠摄二孩政策放开后,90~120平的户型成为刚需。工作人员为市民介绍楼盘情况。曾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