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持稳定 惠州大力实施“六大歼灭战”,系统开展城市水污染防治

惠州日报 2019-01-25 12:04

东江干流惠州段。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回头看”情况时要求,以推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惠州市以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大力开展“六大歼灭战”,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去年,全市9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年初的55.6%上升到去年底的66.7%,劣Ⅴ类水体比例由33.3%下降到22.2%。

9个断面中5个水质有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去年,惠州对水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用最严厉的措施开展整治工作,系统开展城市水污染防治。

盘点发现,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领导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多次现场检查国考断面水质,主持召开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整改工作推进会、研讨会和约谈会。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惠州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督察工作方案》、《惠州市供排污一体化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治水方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河涌污染、工业污染和东江江面沿岸污染“六大歼灭战”。

经过一年的努力,水质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9个断面中,有5个较去年第一季度有改善。博罗县沙河河口水质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公庄河由Ⅳ类上升为Ⅲ类,东江博罗城下、龙门增江九龙潭由Ⅲ类上升为Ⅱ类,仲恺潼湖赤岗村断面去年10~11月连续2个月达到Ⅴ类。另外东江汝湖、东江剑潭、西枝江马安大桥和淡水河紫溪4个断面水质保持稳定。

通过去年以来实施的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惠州的生活、农业和工业等三大类污染源得到削减,入东江干流的污染大幅减少,全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持稳定,纳入常规监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去年投入3亿元整治河涌污染

通过水污染治理“六大歼灭战”,淡水河、潼湖、沙河等重点流域污染整治成效初显:沙河河口水质由去年第一季度的劣Ⅴ类上升为目前的Ⅴ类,潼湖赤岗村断面去年10~11月连续2个月达到Ⅴ类,淡水河紫溪断面与上游西湖村断面氨氮浓度差缩小,重点流域水质下降趋势等得到有效遏制。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惠阳淡水、博罗园洲三期、石湾大牛垒、石湾西基、湖镇响水片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75万吨/日,新增氨氮减排能力约1.6吨/日;梅湖三期、惠东考洲洋二期等2座已建成主体工程,金山二期、马安一期等2座正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去年已新建成污水管网406.7公里,完成率78%;新建成118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为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歼灭战,惠州制订实施一系列工作方案,开展非法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行动。去年以来,全市共清理禁养区反弹和非禁养区没有相应配套环保设施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约2100家次,生猪约37.5万头;清理家禽场420家次、家禽约135万多只;清理白鸽370户411万羽,合计减排氨氮1.5吨/日。

备受关注的河涌污染整治顺利推进,去年投入3亿元整治河涌污染。27条黑臭水体整治中,9条“初见成效”,18条已动工。在河长制的推动下,全市河涌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去年直排七大水系108条主要河涌,有53条氨氮、60条总磷浓度实现同比下降,37条实现氨氮、总磷浓度同比“双下降”,全市河涌总体水质好转。

工业污染歼灭战方面,惠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制订了《惠州市2018-2019年主要江河环保执法专项督查方案》,分季度开展“春雷”“清夏”“秋风”“凛冬”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开展沙河、潼湖、淡水河、公庄河和龙门河等主要江河环保执法专项督查行动。全面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落后企业、加工点、作坊实施专项整治。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全市共摸查出“散乱污”工业企业3208家,已完成整治1784家,完成率为56%。

本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惠环宣

新闻推荐

莞惠深联合开展今年首次酒驾整治行动 查处各类交通违法335宗

本报讯为严厉打击东莞、深圳、惠州三地交界区域涉酒驾驶违法行为,助力保障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营造稳定春运交通安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