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就在家门口 龙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过去,一到天冷的时候,大家想活动都没有地方。现在不同了,老人能来这里下棋,孩子们能来看书,还经常有文艺活动,这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惠农。”在龙门县平陵街道山下村,村民们对新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赞不绝口。
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过去一年来,龙门县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文体惠民工程基础。2018年年底,全县179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其中省级示范点有22个。如今,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参加文化服务中心的活动,乐享文化发展成果。
整合基层资源促进文体服务共建共享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末梢和薄弱环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该怎么建?在2017年,龙门县就根据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制定出台《龙门县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作为龙门县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项重要内容,提出通过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门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一方面,推进区域内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建立以县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站的图书阅览室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整合农家(社区)书屋资源,加强集约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动图书借阅自助服务建设。另一方面,推进基层体育健身工程,丰富基层体育设施资源,提高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管理利用水平。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引导和动员群众自发开展各类日常健身活动,形成全民健身的社会风尚。
在龙城街道城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小朋友们齐唱儿歌,群众在阅读书报,还有中学生在室外打篮球,大家充分利用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体验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
“当前正值年末,学生迎来了寒假,加上在外工作的人也陆续返乡,来这里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据服务中心负责人黄素梅介绍,该中心是龙门县22个省级示范点之一,在原有基础上,中心增设了体育器材、书报、投影仪、电脑等设施,并通过定时组织开展广场舞表演、农民画培训等活动,满足群众日常文化活动的需求。
在蓝田瑶族乡上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则更具地方特色。其保留了少数民族元素,又融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元素,使建成的文化服务中心更“接地气”,更“显文味”。
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民服务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近年该县文化工作的"重头戏",通过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的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技能培训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实现了"文化活动就在家门口"的愿景。”龙门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方案》要求,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建设阶段。目前,龙门县已经实现目标要求,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从本月起至2020年6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将全面进入巩固提升阶段。通过对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各年度工作计划,龙门县将继续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完善各项硬件配套和管理运行机制。
到2020年,龙门县将在全县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需求相匹配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同时,基层文化队伍进一步培育壮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成为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活动丰富、持续发展的综合平台,总体水平达到市考核要求。
期间,龙门县还将延伸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其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与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的服务相融合,提供集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人口管理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综合便民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通讯员邬欣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静)8日,“龙门农民画”展览在市博物馆拉开序幕,55幅由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精品龙门农民画,为广大市民献上充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