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四种心态重塑城市基因 二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惠州日报 2019-01-16 08:55

“特别要抛掉"千州万州不如惠州"的安逸感,破除老惠阳地区的"优越感",走出中等生的"舒适区",以改革创新开路,重塑惠州文化基因,改良城市DNA,探索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让思想常新、制度常新成为这座城市的特有标识和活力源泉,让惠州年轻起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深入剖析制约新时代惠州改革发展的主体因素和文化因素,明确提出要在涵养向上、向前、向新、向善四种心态上下功夫。这为我们点燃建设一流城市的壮志豪情、激发青春惠州奋勇前行的无限活力,提供了新视角、明确了新思路。

惠州历史悠久,地广物丰。明清时期惠州府管辖十余州县,因此有“惠州十属”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到1988年设地级市前,惠阳地区也一度拥有13县市的广阔地域。加之临江沿海的优越地理区位和自然生态条件,改革开放40年来,惠州发展虽然没有走在全省前列,但也没有落到下游。辩证地看,全省发展“中等生”的地位,对于很多惠州人来说,一方面感到了荣光和自豪,另一方面也不知不觉生发了“千州万州不如惠州”的知足感、安逸感和“优越感”。必须看到,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岭东雄郡”的血性和雄武精神,但也有束缚我们的消极一面。这种传统因素制约,在当下惠州突出表现为“千州万州不如惠州”的安逸感,老惠阳地区的“优越感”和“中等生”的舒适感。文化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主体性问题,文化基因改造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改造。我们要按照市党代会的精神指引,下功夫涵养四种心态,重塑城市文化基因,燃烧起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激情。

重塑城市文化基因,燃烧逐鹿一流的激情,需要涵养向上的心态。向上是气魄。“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们要有向上的心态,敢想敢干才能成事,想都不敢想,等于未战已输。大至一个社会,小至一个人,从他订下目标的那一刻起,就高下立判了。追求的目标崇高,则人也崇高起来,也积极起来,也一定能干成伟大的事业。

重塑城市文化基因,燃烧逐鹿一流的激情,需要涵养向前的心态。向前是方向。惠州有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这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基础,但这些并不是“充分条件”。今日的惠州与一流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现实差距,我们承认差距但不自怨自艾、不自甘落后,不讲惠州过去,只抬头向前、迈步向前,向着更远更高的目标砥砺前进。

重塑城市文化基因,燃烧逐鹿一流的激情,需要涵养向新的心态。向新是思维。走出惠州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学会想新招、出变招。只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有助于建设一流城市的,有利于人民的,就要抢抓先机干、放手大胆干,不要对着本本“照着干”,不用事事汇报“等着干”。要敢于否定过去、善于“嫁接新枝”,摸索出一套有惠州特色、管用好用的工作新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新”向荣。

重塑城市文化基因,燃烧逐鹿一流的激情,需要涵养向善的心态。向善是人伦。建设一流城市,要大力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擦亮惠民之州、好人之城品牌。在法则不及之处,在犹豫彷徨之时,在该不该出手之间,都应扪心自问,推己及人,让我们更加坦然、心安,良知可为指南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廉洁自律、守住底线。助人为乐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抢先践行之。

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抛掉“满于小富”的安逸感,破除历史过往的“优越感”,彻底走出“中等生”的舒适区,全市上下和社会各界积极涵养向前、向上、向新、向善心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惠州的文化基因年轻起来,让惠州的青春活力迸发出来,我们定能开创一个更快更强也更加美好的新惠州,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实的文化精神支撑。

新闻推荐

淡水污水处理厂已通水试运营 惠阳计划3年投71亿推进7大类47项水污染防治工程

淡水污水处理厂预计3月正式投产使用。日前,惠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滨率区环保、水务、住建、公用事业等相关部门主要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