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拣机器人项目拔得头筹 10项目角逐创青春·惠州大亚湾青年创业大赛决赛
来自香港团队的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项目获得第一名。
12月26日下午,创青春·惠州大亚湾青年创业大赛决赛开赛,从103个报名项目中杀出重围的10个决赛项目接受评审团的审核。最终,来自香港的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项目成为最后赢家。活动由共青团大亚湾区委联合区人才办、区人社局、区工贸局、区招商局、区旅游局、区科创中心主办。
本次大赛主题为“创新引领时代 创业改变未来”,旨在挖掘和培育与大亚湾区产业布局、区域定位相匹配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搭建产融对接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助力大亚湾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
参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等领域
大赛自8月份启动以来,在惠州、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创新创业气氛比较浓厚、高校比较密集的城市,依托当地的孵化机构、创意园、高校等召开宣讲会。通过3个多月的精准推介,广泛宣传大赛及大亚湾区招商、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共吸引来自广州、深圳、西安、香港以及惠州等地涵盖智能制造、互联网+、新材料、文化创意等领域的103个青创项目参赛。
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的AI培训、加油站埋地双层油罐光纤传感器及监测系统、大亚湾BIM人才培养摇篮项目、一站式数字化个性义齿定制……进入决赛的项目可谓各领风骚,既展示了造福社会的科研成果,也勾勒出细分行业的动态缩影,向便民服务、健康管理等传统领域融合渗透,也涵盖供应链、数据引擎、AI等前沿热点。
最终,来自香港团队的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项目拔得头筹,拿下了创青春·惠州大亚湾区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
获胜团队可优先入驻大亚湾创新孵化器
据介绍,由共青团大亚湾区委推动的创青春·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系列活动自2017年10月开始,通过实施“船长计划”“引航计划”“出海计划”,形成了大亚湾区广大青年投身创业实践、践行创新理念的浓厚氛围。其中,“船长计划”的实施成功组建了近70人的“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其中包括谭向东、王太宏、弭永利等国内知名科学家、高校教授、国内知名创业成功人士,并挂牌成立了大亚湾区双创导师服务站。
同时,按照“共青团搭平台、校地合作共建、运营管理市场化”的模式,建成了惠州市首家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与中山大学等5所高校合作建起了首家市级青创示范基地,成功引入卫星导航、智能制造等30多家创新创业团队入驻;与6家创投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对接投融资案例5起,投融资总额逾1000万元。带动就业创业青年近500人,“全链条”式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创青春·惠州大亚湾青年创业大赛作为“创青春”系列活动第三阶段“出海计划”的重头戏,不仅为创业项目搭建起极具规模的宣传展示舞台,更筑起集聚创新要素和创业资源的大平台,有机合成政府市场的双向驱动力,为初创项目的成功出道提速。
据悉,大赛获胜团队可优先入驻惠州市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大亚湾科技创新园(国家级)精细化工专业孵化器,免费参加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培训,享受创业指导专家提供的“一对一”创业辅导。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张 晨 通讯员彭思源
新闻推荐
日前,建行基于“互联网+智慧党群”的业务目标,推出了全覆盖、全流程的党建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党建、工会、团建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