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每学期统考不超1次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惠州市落实义务教育管理“国标”专项行动方案出台
惠州市出台方案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这是市光彩小学举行大课间活动。本报记者周 觅 摄
杜绝提前招生和收取赞助费;配齐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控制考试次数,小学每学期统一考试不超过1次,学科不超过3门,初中每学期统一考试不超过2次;考试成绩不公开排名,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严禁连哄带骗劝阻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报名中考……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国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发布实施后,日前,惠州市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国标”行动方案——《惠州市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
◎背景 我国义务教育办学有了正式标准
去年12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教育工作者称之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国家标准”。《标准》涵盖了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6大管理职责22项管理任务和88条具体内容。包括保障学生体育活动、睡眠时间,要求成绩排名不公开,避免重复机械的练习,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诸多方面。
《标准》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办学无正式标准的历史。据了解,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在普及和均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优质资源紧缺、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总体上讲,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现状
编班过程不透明现象比较普遍
“虽然惠州市重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在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上不断取得进步,但是与《标准》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惠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主要在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等6个方面存在问题。
“少数学校(主要指民办学校)仍存在考试招生、提前招生的行为;个别学校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且不开收据。多数家长对编班过程不甚了解,学校普遍没有采用抽签、电脑随机分配等方式分班。”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别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现象也还存在。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的学校没有按要求配齐心理健康教师,没有按要求落实心理健康教师的班主任待遇;有的学校没有按要求配齐体育教师;有的学校没有按要求配齐艺术教师。不少乡村小学学生少,按生师比教师超编,实际并未配齐各学科教师,形成结构性缺编,甚至有的学校存在"阴阳课程表"或称"两套课程表"的情况。”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惠州市部分学校仍然存在“唯分数论”。没有控制考试次数,违反“小学每学期统一考试不超过1次,学科不超过3门,初中每学期统一考试不超过2次”的规定;考试成绩公开排名(发布在班级家长微信群);连哄带骗劝阻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报名中考。
◎举措
明确保障学生平等权益等6大方面20项重点任务
据了解,《惠州市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6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在保障学生权益方面,方案指出,杜绝以考试入学、与各种证书挂钩、提前招生和收取赞助费等行为。采用抽签、电脑随机分配等方式分班,编班过程邀请社区代表、家长等相关人员参加。及时做好辍学学生的劝返复学工作,严禁劝退学业成绩不好或比较调皮的学生。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方案要求,要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齐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配齐艺术教师,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开设书法课,保障艺术教学使用的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开展艺术活动的覆盖面达90%;切实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时间分别不超过1小时、1.5小时。
“坚决刹住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红包)的现象,从事有偿补课的现象,哄骗或强制学生报社会培训机构以从中拿回扣的现象。”方案强调加强师德建设。
针对少数学校存在“阴阳课程表”(两套课程表)等现象,方案明确,坚持课程表公示制度,杜绝“阴阳课程表”;教辅资料选用实行“一科一辅”并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重视实验课的开展,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演示实验开出率应达100%。
时间表
12月31日前各学校完成自评
今年12月31日前 学校凭账号密码登录评估系统(http://dc.emis.edu.cn/jcjy),结合本校贯彻实施《管理标准》情况,对照系统中的《管理标准》实施细则每一项指标,如实客观地进行自我研判,通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研判结果,提交县(区)教育局审核。
明年6月30日前 各县(区)教育局组织专家深入区域内所有学校(包括教学点),采取访谈座谈、问卷调查、随堂听课、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学校贯彻实施《标准》情况。学校要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根据自我研判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核查确认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制定整改措施,将整改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整改时间表。
2021年12月31日前 在核查确认与依标整改阶段管理不达标的学校,要以2019年招生工作为契机,从规范招生行为入手,以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为新的起点,全面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做到自评达标一所,申报评估一所,督导验收一所。通过督导评估,力促全面达标。
家长热议
希望《规定》能实实在在落地
“期待《规定》能实实在在落地,而不只是一纸空文。”市民张女士说。
从江西来惠州务工的林先生表示:“好消息!对于我这个外来工而言,如果能执行到位,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我觉得,现在当家长挺累的,工作了一天,回家有时还要批改小孩的作业,而老师有时只在上面写一个"阅"。”公务人员苏女士建议,把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写入方案。“老师只有通过批改作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没学懂,为教学提供参考。”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张 斐 通讯员袁蕴华
新闻推荐
水东街能否成为惠州文旅新名片? 拓展项目规模吸引文化要素集聚成关键
水东街元旦期间开业,图为水东街一期项目。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水东街项目即将于元旦期间开业!记者日前在惠州水东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