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采购总费用下降超1/5 惠州公立医院药品将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

东江时报 2018-12-27 09:02

会上,市卫计局代表与深圳市全药网药业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

东江时报讯 实行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相结合的新机制,药品采购总费用比上年度下降20%以上……为进一步深化惠州市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改革,降低药品采购价格,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昨日,惠州市召开推进公立医院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动员会,部署惠州市公立医院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工作。

会上,市卫计局、医疗机构代表分别与深圳市全药网药业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标志着惠州市药品跨区域集中采购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实行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新机制

目前,全市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品种1800种左右,经综合考虑惠州市实际并经市政府审批同意,惠州市增加选择深圳GPO平台开展惠州市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工作。

“惠州市医疗机构药品在省药品电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基础上,依托深圳市确定的第三方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开展跨区域联合集中、带量、限价采购,实行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相结合的新机制。”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这是惠州市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的主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改革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带量采购,量价挂钩”,同时按照“深莞惠一体化”发展规划思路,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为前提,惠州与深圳探索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实现医药产业共荣、公共服务共享的双赢局面。

尊重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自主权

惠州市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的实施对象,一是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二是纳入惠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民营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参与。

改革后将尊重三方的自主权:尊重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自主权,尊重药品生产企业自主权,尊重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选择配送企业的自主权。

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药品质量、价格以及服务等因素,自主选择深圳市集团采购组织、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和广州市集团采购组织采购药品。

“实施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后,药品供应价格明显降低。参与集中采购的医疗机构采购的药品品规及总量基本相同的基础上,药品采购总费用比上年度同期下降20%以上。”该负责人表示。

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控制在省目标范围以内,同时增强常用低价药、妇儿专科药、急救抢救药、基础输液、国家谈判品种、市场供应短缺药品以及艾滋病、重性精神疾病、结核病者等特殊人群基本用药供应保障能力。

连通深圳市“互联网+医药”供应平台

记者从会上获悉,日前,《惠州市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方案》,惠州市将连通深圳市“互联网+医药”供应平台,利用深圳市建立的药品互联网供应平台(以下简称供应平台),对接惠州市医疗机构、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息系统,满足订单集成、合同管理、采购交易、结算支付、配送管理、合理用药分析、企业信用评定等功能需求。并在供应平台提供惠州市参与集中采购的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商品名和供货价、生产及配送企业,以及每批次各品规药品的批号、有效期和检验报告等信息。

此外,会议还指出,市卫计局将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违规网下采购、拖延货款的医院,进行约谈提醒、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还将积极防范药品购销的不法行为,相关人员要签订《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规范购销行为;要加强阳光用药制度建设,督促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的落实,规范医生处方行为。

焦点

建立药品采购在线监管平台

《惠州市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试行方案》提出,建立惠州市药品采购在线监管平台。监管平台对接省平台、供应平台、公立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数量和价格、供应保障及时率、临床合理应用、质量安全等情况实施在线监督。健全药品临床应用监测,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辅助用药、超常规用药的监控,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根据《方案》,惠州市将推动“互联网+药品配送”。集团采购组织应当在供应平台上向药品配送企业交接药品配送信息,供应平台应开放填报每批次各品规等药品检验报告的功能。支持有资质的医药经营企业为患者提供中药调剂、送药上门等药事服务。

《方案》要求,保障药品供应安全与质量。参照深圳市做法,惠州市加强对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药品质量监督。健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对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的企业,在市药品管理平台公开,同时提交深圳市有关部门列入非诚信企业名单;视不同情形,在国家、广东省规定的有关处罚期限内,医疗机构不得购入其生产经营的药品。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苏秉成 陈澄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陈澄 摄

新闻推荐

“我们公司大部分普工不用交个税” 惠州税务辅导宣传服务三管齐下惠及纳税人

东江时报讯记者黄岸媚通讯员惠瑞轩上周末,期盼已久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终于公布了,立竿见影的“增收”,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