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落实效特色教育满堂彩 惠州市下角小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惠州日报 2018-12-24 10:34

下角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邱敬慧。

开笔礼。

合唱社团。

惠州市下角小学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冬季运动会。

惠州市下角小学2018——2019年第一学期第一届第三次家长委员会会议。

护学岗。

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定向运动联赛(惠州站)比赛。

一年一度的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

“力拔山河”对抗赛。

“七彩阳光下,小荷露尖角。”在操场旁的舞台上,几名小女孩伴随着校园小荷尖尖广播站音乐的响起,正在跟着音乐节拍起舞,她们自己排舞、自己伴唱,脸颊洋溢着满足的小美好。这是惠州市下角小学放学时操场一隅舞台上简单的旋律搭建起的校园小调。这是一所有着68年办学历史的小学,前身名为惠环中心小学。与它的悠久历史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所小学的教师平均年龄仅34.5岁,活力助推、动力加持,无论从教学还是德育,这支年轻活力的教师队伍让历史悠久的校园再次焕新颜。

为实现“学有优教”,培养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惠州市下角小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注重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品牌教育活动,促进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科研教学篇

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件事情上,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质量,我们始终脚踏实地,学校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校长一把手工程来抓,校长直接参与规划制定,直接参与活动组织,把教师的发展当作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惠州市下角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邱敬慧表示,教师个人发展意识越来越强,成绩越显著,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据悉,为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发展三年规划》,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师,为其制定切合自身需求的发展计划,确定专业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主动发展的愿望,同时也为自己制订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为确保各项目标的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还实行层级负责制,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

老师“上课”充电,为教学“强筋健骨”

为了给教学“强筋健骨”,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学校本着开放办学的思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为老师们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不仅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每学年都争取让教师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定期举办校内专题培训,主讲人为学校领导、学科教学骨干,城区心理学专家,教研专家,惠州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等,培训做到主题化、专业化、系列化。

“教师们在一次次培训学习中快速成长,取得了喜人成绩。”邱敬慧介绍,学校也培养出了不少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教学相长,教师们成长的同时,学生们也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喜人成绩。据统计,近三年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老师有31人次,学生有10人次;获省级奖项的老师有6人次,学生有14人次;市级奖项的老师有16人次,学生有41人次;获区级奖项的老师有68人次,学生有63人次。

打造“高效课堂”,课题引领实践满堂彩

教育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学校的软实力,更是其加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而课堂是教学的生命力,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有高效的课堂。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摸索出一套以课题引领实践的路子。自2014年开始,由邱敬慧主持开展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有效整合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提高学生说与写能力的教学模式。该课题获得惠州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课题成果《构建“三四五”模式,有效整合小学语文作文与口语交际教学》荣获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一课题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大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尝到课题研究的“甜头”后,在邱敬慧的指导下,学校又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全校上下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研究,课堂上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思维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合作意识增强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多更了,这正是学校和老师们追求的课堂效果。”教师们通过把课题研究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用课题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带动了全校整体工作的进步,教师素养得到提升,课堂改革效果显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高。”邱敬慧表示。

特色教育篇

特色教育放异彩,传统文化润心田

正衣冠、拜师礼、点朱砂、击鼓明志、吟诵经典,并开笔写下第一个字——“人”,这是惠州市下角小学每年都会举行的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仪式。“一年级新生们身着汉服,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浸润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这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的一生,愿他们通过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惠州市下角小学德育主任李淑琴表示,教育也需要仪式感,不仅是新生,对于六年级的毕业生,也会进行“毕业礼”仪式,通过仪式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素养,放大教育影响力,促进心灵成长和生命绽放。

校园吉尼斯创新德育形式

据悉,学校自2014年以来,注重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品牌,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教育活动,每学年度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及“读书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文化知识类、艺术表演类和体育竞技类。2017年还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添加了“校园吉尼斯”竞赛,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尤其是在“校园吉尼斯”竞赛活动中,由于比赛活动项目新颖,分别设有个人赛和团体赛,小选手们都热情踊跃地参加比赛,在旁边观看的同学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加油助威声、鼓掌喝彩声不时响起。参赛的同学将自己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各团队成员间又能通力合作,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团队精神和该校少年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李淑琴主任说道,类似校园吉尼斯竞赛这样的创意项目,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后,也会对相应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自主性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潜能,活跃了校园文化建设。

多彩社团强化德育品牌

伴随着每周五下午上课铃声的响起,下角小学里顿时沸腾起来,每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序幕。舞蹈社团翩翩起舞,书法社团翰墨飘香,跆拳道社团扎实训练……社团老师们认真指导,社团活动井然有序。

据了解,2017年开始,学校在每周五下午开设“社团活动”,该活动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了“美术班”、“书法班”、“脑力记忆班”、“李家拳班”、“篮球”、“舞蹈班”、“合唱班”、“跆拳道”、“写作”、“奥数”、“英语”、“话剧”、“电脑创客”等十几个社团班供学生自由选择。同时,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开设了“国学”课程;对学困生提供了“学生加油站”,以争取更多的课内辅导时间。李淑琴主任介绍,“社团活动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好地发展,也得到家长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其中,体育科组教师带领学校篮球队克服各种困难,发挥运动员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在惠城区篮球比赛中屡创佳绩,每一届都捧杯而归,不少同行都纷纷前来取经求法。在2017及2018年两届“广东省中小学定向运动联赛”中,连续两年荣获广东省团体总分第七名的殊荣。

完善校级家委会,家校合力共创平安校园

每天放学,在学校的路口,家长们自发轮值当义工,护送孩子安全过马路离校。这也是下角学校的一大“特色”。据悉,这些义工家长们都是各班家委会的成员。邱敬慧表示,为了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下角小学不断完善校级家委会制度,关注特殊家庭,推行家长交流会、互助会、恳谈会等活动,了解和参与班级、学校的建设,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通过校级家委会,可以让父母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切入点,密切家校联系,形成育人合力。”

同时,学校也不断探索家庭教育工作有效方式,还组建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组织好每学期的全校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活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角小学正朝着“特色鲜明、社会满意、家长向往、学生喜爱”的目标大步前进。

部分课题研究介绍

叶嘉珈老师主持的国家级子课题《小学语文生活作文研究与实验》于2017年7月结题。

原副校长吴新红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高效批改的策略研究》、观文辉主任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数学预习低效的成因和对策研究》于2018年3月顺利结题。

由校长邱敬慧主持的省级课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创新研究》,英语科组长蔡嘉媛主持的区级课题《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已顺利通过中期检查,预计2019年5月结题。

在课改中,涌现了一批非常有活力而优秀的课改先锋,其中邱敬慧校长的论文《“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式作文的尝试》和《让每一个孩子“能说会道”》分别荣获广东省优秀论文评比二、三等奖。

章露老师的论文《一次习作引发的思考》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录像课《我们的奇思妙想》荣获广东省录像课评比三等奖,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课例《桃花心木》荣获惠城区阅读教学比赛三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城区作文大赛荣获优秀辅导奖。

李秀芬老师的《谈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获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论文《小学高年级作文有效批改研究心得——给作文“整容”》荣获惠州市论文评优二等奖,荣获惠州市第九届“旭日奖”,参加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荣获区三等奖。

邱敬慧、林婷、叶嘉珈、黄丽霞、叶丽丽老师的多篇论文分获中国教育学会一、二等奖。

李淑琴、钟秀如、蔡嘉媛老师的多篇教学论文分获区一、二、三等奖。

邱敬慧、林婷、叶嘉伽、黄丽霞、李秀芬老师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学研究工作者”光荣称号。

部分教师获奖简介

邹楚琳老师在区英语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她的英语公开课《There is a big bed》被区教研室选定为优质课,分别送课到城区马安中心小学和尚书学校,获老师们高度评价。

曾伟强副校长参加惠城区副校长专业能力大赛均荣获二等奖。

观文辉主任参加惠城区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荣获二等奖。

门璟欢老师在区数学优质课比赛中均获二等奖。

陈江超老师参加惠城区体育教师技能大赛总成绩荣获二等奖。

黄丽霞主任参加惠城区中小学教导主任说课比赛荣获三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城区作文大赛荣获优秀辅导奖。

余婷婷副校长、邹玉、任睿老师参加惠城区音乐教学比赛均荣获三等奖;

林秀英老师参加惠城区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获三等奖。

蔡嘉媛老师参加惠城区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三等奖。

叶嘉珈、林秀英老师因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分别被吸收为惠城区黄彩华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张小金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梁小敏副校长被聘任为惠城区语文教研中心组成员,并多次应邀到河南岸中心小学、三栋中心小学、大岚中心小学等学校做家校沟通方面的教师培训。

观文辉、高润娇、袁瑕珲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决赛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林婷主任在第十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在2017年惠州市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中获优秀指导奖。

杨小军、陈江超老师训练学生参加广东省定向运动联赛和惠城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均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蔡嘉媛、张立敏、邹楚琳老师在惠州市“和教育·口语易杯”中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其中蔡嘉媛老师、张立敏老师还在辅导学生参加惠城区英语书法比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奖。

黄丽霞、曾思萍老师辅导学生参加惠城区四年级小学生课内诗文诵读比赛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钟秀如、李淑琴、林秀英老师在市2018春季小学生口算(记忆)练习展示活动中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余婷婷、林婷、李思惠老师在惠城区校园心理剧大赛中优秀指导教师奖。

余婷婷、观文辉、陈洪琼老师辅导学生参加惠城区“鹅城普法小明星”大赛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惠州市下角小学办学理念

荷花文化:真、善、美

办学理念:精益求真、与人为善、追求致美

办学目标:质量立校、特色立校、强师兴校、科研兴校

校训:笃志自强求是创新

教风:仁爱、敬业、博学、善导

学风:阳光、进取、乐学、善思

校徽是在红日照耀下,一朵绽放在书本上的七彩荷花。荷花又名莲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纯洁、高尚的精神一直为世人所称颂。同时,“荷”与“和”“合”谐音,又象征着和谐、合力的精神品质。荷花七彩的花瓣象征着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在书本上绽放象征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茁壮成长。其中荷花中间绿色的花瓣和红日又组成一个孩童,两边的六片花瓣就像三双手呵护着中间的孩童,这三双手象征着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呵护。荷花成了下角小学标志性的符号,老师和孩子们都喜欢荷花、熟悉荷花、了解荷花,以荷花的“真、善、美”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黄 婷

新闻推荐

全国信鸽运动爱好者超78万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中国信鸽协会2018年全国信鸽工作会议日前在惠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行业信鸽协会的负责人等120多人齐聚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