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有约,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17万游客共赴小楼菜心盛宴
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对增城迟菜心进行安全抽检。
市民游客品尝增城迟菜心。
来自澳门的游客为增城迟菜心点赞。
小楼镇乡村舞蹈队在江坳村田头与增城迟菜心合影。
增城迟菜心丰收,农民一脸喜悦。
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节目,让观众赏心悦目。
增江书画院的书画家们现场即兴挥毫。
领导嘉宾与“美在小楼——人居环境整治”演讲决赛获奖选手合影。
绿聚来菜心基地、创鲜源供应链服务平台与顺丰优选签约。
广州乡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揭牌。
领导嘉宾手持镰刀,收割迟菜心,启动2018广州增城菜心节。
2018广州增城菜心节开幕,何仙姑文化广场人头涌动。
本报记者姚玉函 见习记者陈惠瑜 李嘉欣/文 凌云 孙毅强 廖嘉敏/摄
是日冬至,又逢周休,小楼仙姑塔下一派热闹景象。一年一度的增城菜心节迎来了第二日的客流高峰。
灿烂的阳光与金黄的迟菜心花田相互掩映,其间一抹清爽的翠绿色点染成这场盛会的主角——增城迟菜心。
它,是冬日田头傲霜生长的亮丽风景。它,是美食餐桌上清甜爽脆的宴客佳品。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菜树”。它,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蓬勃希望。
农民丰收,增城迟菜心供销两旺
增城迟菜心作为增城传统的农家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于其在冬天种植,需经过90至120天的生长,至深冬方能收割上市,比一般菜心要迟,因而获称迟菜心。
作为增城迟菜心的主产地,小楼镇经过多年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和品牌化推广,共培育了规模化专业种植户58户,全镇迟菜心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今年冬天,天公作美,小楼镇的增城迟菜心长势喜人,总产量预计达到100多万吨,农民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
菜心产量上去了,菜价却并未因此降低。记者了解到,今年增城迟菜心批发价达到3至4元,相较去年翻了一番,而品质上乘的菜心市场零售价更是达到了7至8元一斤。为何会产生如此的正相关效益呢?这是得益于增城迟菜心市场销路的不断拓宽。
位于小楼镇庙潭村的广州市安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种植、蔬果出口、食材配送、餐饮管理、营养配餐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企业。公司总经理周细传告诉记者,当前增城迟菜心销售非常紧俏,深受珠三角餐饮市场的喜爱。该公司日均配送至各合作酒楼、宾馆、食堂等的迟菜心可达3000至4000斤,最远客户远至迪拜。“现在增城迟菜心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得到众多高端餐饮企业的信赖,销路也越来越宽。”周细传说。
牵手互联网,再迎发展新机遇
十五年间,得益于增城“新农人”的营销推广,增城迟菜心走出深闺,走向酒肆餐桌。如今,借着“互联网+电商”的东风,它还将走进全国各地的寻常百姓家中。
2018广州增城菜心节开幕式上,增城迟菜心首次“触电”。来自广州绿聚来农业有限发展公司的总经理张文彬与顺丰优选、顺丰小当家签订合作协议,电商平台与增城迟菜心基地成功实现产销对接。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进完善增城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市场流通体系,提升消费需求,同时大幅缩减了增城迟菜心从田间地头到家庭餐桌的时间。
“我们通过前期的一些市场调研,发现增城迟菜心市场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此次顺丰跟绿聚来公司共同携手,相信也将进一步拓宽增城迟菜心在全国各地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广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曾令友告诉记者,“经过冷链物流,广东省内的客户可在一天时间内吃到新鲜采摘的增城迟菜心,省外一般也能保障在4天内抵达。”
除了紧跟时代步伐,搭上“互联网”快车,“菜心王子”张文彬还致力于增城迟菜心品质的改良和深加工。为了提高迟菜心口感,绿聚来公司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通过技术手段对增城迟菜心种子进行改进,促使增城迟菜心品质得到稳定改良。与此同时,绿聚来公司还不断在增城迟菜心的加工方面进行探索,尽量使“菜头菜尾”物尽其用。“比较常见的加工方式比如做成菜干、咸菜、泡菜等产品,此外,我们还在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开发一些新的产品,例如提取迟菜心的膳食纤维,成为保健品、营养品的原料,萃取制成迟菜心汁等等。”张文彬介绍道。
以菜心为媒,展示小楼一村(企)一品美食
“菜心丰收,乡约小楼”。增城菜心节自首届举办以来,至今已经历了十五个年头。一年一度的菜心节既是农民的节日,也是众多市民及游客每年必到的“盛会”。连续两日,何仙姑文化广场处处洋溢着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小楼人民淳朴的乡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菜心节游客达到17万人。
21日上午,记者在一个美食摊位前遇到了正在品尝迟菜心美味的澳门游客殷女士一行。“增城迟菜心确实名不虚传,口感很清甜爽脆。”殷女士点赞道。来自惠州的陈先生跟家人已经连续两年来到菜心节现场。“我们是从惠州开了一个多小时车过来的,主要是为了来品尝小楼迟菜心,顺便感受一下现场气氛。”陈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迟菜心依然保持高质量,并且现场比以往多了不少本土特色农产品,绿色健康,自己已经买了不少准备回去送给朋友。
与历届增城菜心节有所不同,今年菜心节的美食摊位不再对外招商,而是免费提供给小楼镇20个行政村和本土知名企业,以此打造“一村(企)一品”美食品牌,把各村的地道美食及特色农产品展现给广大市民游客。
除了盐水菜心、仙姑菜心包、迟菜心饺、菜心腊味饭等各式做法的迟菜心美食,何仙腊味、手工鱼面、糖环、豆糠糍、花生米饼、长岭鸡公榄、正隆纯手工制作龟苓膏等上百种本土传统特色小吃琳琅满目,让人垂涎三尺。此外,黑色甜糯玉米、红心番薯、黑皮冬瓜、蜂蜜、土柠檬等多种绿色农产品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争相问询。
腊圃村是人气最旺的摊位之一,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品尝该村的特色美食——虾堆。“我们的腊圃虾堆至今已经超过40年的历史了,这些年口耳相传,在小楼也是远近闻名的。这次菜心节能有这个平台,让我们把腊圃这个一村一品的特色美食介绍给更多人,我觉得非常好。”腊圃村党支部书记赖锡明说。
二龙村的全记百合也在展位上惊艳亮相。“此次我们受邀参加菜心节,非常意外也非常惊喜,让更多的市民认识了我们这样一个本地的百合专业种植基地,对我们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推广机会。”全记百合种植基地负责人曾冬萍告诉记者。
增城迟菜心成名的故事,其实正是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的缩影。小楼镇党委书记邱发明表示,未来,小楼镇将继续对标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要求,在“产业振兴”方面下大功夫。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环境优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围绕农业和旅游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改善供应链,让农村在耕地之外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书画会友,共赏仙姑故里千年文化
除了好吃好喝,本届增城菜心节还特别融入了众多文化元素,让前来品尝美味的市民、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深度领略仙姑故里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方面,菜心节期间,市文联、市文明办以及增城本土艺术家轮番上阵,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另一方面,在菜心节的热烈带动下,由增江书画院举办的一场以“乡村振兴之菜心熟了”文化品鉴活动吸引了不少书画爱好者前往参观。
据增江书画院院长吴沛超介绍,本次展览主要展出了来自增江书画院8位著名书法家的83件书画作品,作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与此同时,活动还邀请了书画家们到现场即兴挥毫,让书法爱好者们近距离与名家交流学习。
而在展厅的一角,省压花协会理事骆芳芳带来的十几件压花画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我自己本身就是小楼人,得知菜心节有这样一个书画展之后,我就跟带着一些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过来参加展览了”,骆芳芳说道,“这既是给这个活动增加一些新鲜的元素,也是对我热爱的压花艺术做一个推广。”
作为小楼镇政府向广大市民游客发放的一个“大礼包”,环境优美、香火鼎盛的何仙姑家庙,以及仙姑塔、千年古藤等景点在增城菜心节期间免费开放参观。记者现场发现,不少游客趁着天晴暖阳,或到何仙姑家庙祈福参观,或爬山舒展筋骨、感受清新自然环境。“小楼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菜心节越做越棒,可以品尝美食,还可以看表演。今年何仙姑家庙免费开放,大家还可以去祈福还愿,很好。”市民赖阿姨说。
共建共治共享,营造美在小楼人居环境
不忘初心有信仰,人居环境共担当。22日的增城菜心节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楼镇“美在小楼——人居环境整治”演讲比赛也唤起了广大小楼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
演讲比赛上,来自小楼镇政府各部门的8位参赛选手轮番登台,或分享故事经历,或抒发心得体会,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让听众在演讲中领略到小楼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意识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
经过专业评审的评定,最终,来自小楼镇城管中队的庄树荣凭借演讲《整治环境促宜居,不辞长作小楼人》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是当前小楼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我们借菜心节这样一个盛会举办这个演讲比赛,也是呼吁广大市民群众提高认识,齐齐动手,共同参与,共建美好家园。”小楼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楼风景优美,文化气息浓厚。菜心节场面布局合理,交通畅顺有序,卫生干净整洁,社会和谐稳定。我觉得这就是小楼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成效。”来自东莞的游客曾女士评价道。
“
”
菜心腊味饭、何仙腊味、豆糠糍、仙姑包、腊圃虾堆等本土各式美食琳琅满目。
新闻推荐
公式 好有瘾的惠州话 公式[ham31],音同惠话咸的阴去声。
惠州话形容火烧得猛烈往往说“公式”:火烛啦,火烧到~~着(或~~挑)!火势大往往发出一种声音,因而“公式”又指烈火发出的气势和声音: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