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质量”两手抓两手硬 大亚湾高效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工作
普查员在惠州比亚迪公司污水处理厂采集信息。本报记者欧阳德辉 摄
经过两个月的数据采集,大亚湾区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工作。截至上月底,该区完成对区内近500家(不含清查阶段完成的入河海排污口及生活源锅炉)各类污染源调查对象的入户调查填表审核工作,并按要求将普查信息录入国家普查系统。
◆建底册
一个月完成污染源清查
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全区各类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物产排情况,将污染源控制在源头,大亚湾区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每天实时掌握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及时协调,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从今年5月开始,该区对区内所有污染源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建立清查底册,并在6月完成清查工作。其中,完成各类污染源现场清查数量近千个,最终清查确定普查对象近500家,包含工业源、规模化养殖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源锅炉和入河海排污口等。
◆强管理
组建污染源普查技术团队
在开展入户调查工作过程中,该区开展了多批次培训班,编制了包括《大亚湾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工作方案》在内的各种方案细则,细化入户调查工作内容、实施步骤和全过程质控路径。
与此同时,该区从全区39个村(居)普查小区中各挑选1名村(居)委普查员,搭配16名第三方机构普查员,组建由入户第三方、质控第三方及污染源普查办工作人员组成的污染源普查技术团队。为加强普查员及指导员的管理,该区实施普查各环节工作质量控制分级管理,从现场采集信息、现场资料审核到数据分析审核、数据录入及信息上报等各环节均有专人负责,普查员、指导员、数据录入人员、信息上报人员质量审核环环相扣,切实保障普查成果质量。
◆讲效率
制定方案倒排工作计划
大亚湾区石化等重点行业占比大,入户调查要求高、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该区采取重点行业集中培训填报、简单企业分组指导填报、分散企业现场指导填报方式,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全区普查对象的填报和收集工作。
为提高入户调查工作效率,该区制定入户调查方案和操作流程手册,倒排工作计划,分类别、分难易、分时段,由擅长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开展污染源入户调查和审核工作;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系统开展普查工作;严格对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污染源填报助手App,查询和审核普查对象行业、产品、原料、危险废物等名称和代码、产排污等信息。
白天,普查员运用国家统一的手持移动终端进行地理位置信息采集、数据保存上传和普查信息填报;晚上,普查员和指导员通过WEB端对照纸质普查表进行系统填报和数据审核。每晚7时,普查办与入户调查及质量控制单位总结讨论当日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
◆严要求
多层面多角度校核普查数据
该区以组次对应原则,安排专人负责对应小组的入户调查和质量控制工作,减少中间流转环节,并及时总结经验。在普查阶段,该区要求每天按组次对收集的普查表进行归整,并及时进行扫描归档,避免普查资料繁多复杂丢失或错乱。
为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普查办选取专业技术单位作为普查质量全过程控制第三方单位,制定《大亚湾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实施细则》,明确质量控制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多审核方式结合及质量控制闭环整改制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亚湾区对普查员、指导员及质控人员严要求、强管理、重沟通,进一步提高普查指导员的抽检率(20%)、质控单位的资料审核率(全覆盖)及复核率(30%以上)。同时,收集环保部门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固废产排、在线监控等档案资料,多层面、多角度对普查对象数据进行校核,做到普查工作“进度”和“质量”两手抓、两手硬。
本报记者姚亚超 欧阳德辉
新闻推荐
润,我的感动在内心狂乱,如一江春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在我们尚未谋面之前,隆焱大哥已经默默地为我和我的诗歌做了许多。我与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