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程度越高职业选择越广
■ 海舟
提要
公务员职业魅力大小与市场化程度有很大关系。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公务员职业魅力相对较小,年轻人越倾向于选择市场化组织,世界五百强企业成为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香饽饽”。市场化程度越高,职业的选择越自由、越宽广。
一、公务员依然是年轻人最重要的职业选择
被称为5年来最难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12月2日举行,因为参加考试人数之多,录取比例之小,再次吸引众人的目光。据悉,本次国考计划招录1.45万人,共有137.93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查,92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4.5%,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63∶1。一些职位“千里挑一”的现象已经不是新鲜事,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气象局“预报股业务管理科员”一职,竞争比已经达到4040∶1。“国考热”超乎人们想象,足见公务员还是年轻人最重要的职业选择。
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以1855年5月21日英国公布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作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从公共行政学或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在政府职务中,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别,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事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事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因此,作为事务官的公务员在欧美也只是一种普通职业,被认为不需要高智商和创造力,职能也是纯技术性和服务性的,只有“按章办事”的义务而无“自由裁量”的权力。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没有明确划分政务官和事务官。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它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激励机制、辞退制度、培训工作、回避制度等方面形成了法规体系,《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几十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使我国公务员开始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整个制度的总体精神和总的要求。比如竞争原则,功绩原则,法制原则,党管干部原则等。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和身份的限制。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始终贯穿公务员制度,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
因此,考试是公务员录用的第一关。由于公务员考试涉及到许多人未来的职业选择,其录取比例较低,竞争性极大,因此又被称为国考。
二、工资体现的是社会人才激励方向
就在大家关注国考之际,云南一大学生近日在网上建议降低公务员工资引发热议。该学生认为,公务员每月接近一万元的工资引发云南学子过度追捧,建议降低工资。
这位大学生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留言:“我是云南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云南读书的几年中,感受到云南学子对于公务员的过度追捧。不少学长学姐表示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没有之一,公务员每个月接近一万的工资是在云南的企业远不能企及的。”
他还提到,“身为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我觉得很悲哀,云南的人才为公务员铁饭碗挤破头,却鲜少有人想进企业发展……甚至在企业工作会被认为不是有尊严的生活,曾几何时,堂堂正正的赚钱已被人看不起了,这是教育的悲哀,希望不要变成全社会的悲哀。”
因此,他提出,“云南省当初给公务员加薪的初衷是希望他们好好工作,而不是拥有体制内的优越感,更不是倡导云南的学子一门心思只考公。希望公务员的工资能够恢复当地社会的正常水平,保障社会公平。”
这名大学生的话题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他说出了许多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中的忧虑与心声。
其实,公务员工资高不高只是问题的表象,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社会人才激励的方向。
三、市场经济越发达,人才越应该往创造财富的部门聚集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的高低是一个人劳动力的价值体现。影响工资的因素很多,除了个人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结构性因素,不同行业在社会中不同的地位决定了工资高低,一般来说,朝阳行业如IT、人工智能等领域,工资比较高,而一些夕阳行业如传统制造业等,工资相对比较低。但公务员职业与此不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而公务员算是学生心中的“铁饭碗”,工作比较稳定,薪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考公务员,国考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变大了。
在推行公务员制度之前,人们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员都称为国家干部。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许多农村子弟进入国家行政机关或是事业单位比较困难,他们将这些由国家负责发放工资的人统称为“吃国家粮”的人。能当干部,不只是像进了保险箱一样终生衣食无忧,更意味着身份的改变,意味着权力的青睐与光环。在计划经济时代,干部意味着旱涝保收,意味着支配资源的权力,尤其是当工资只是个人收入的一小部分,工资外的灰色收入甚至权力寻租的黑色收入远远高于工资时,这种对干部身份的嫉妒程度就会越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资源的配置也逐渐由权力分配向市场分配过渡,加上公务员制度的推进,国家干部的特殊身份也由更普通的公务员所替代,那种神秘光环逐渐弱化。但是,只要资源依然不完全由市场来配置,权力就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公务员的待遇依然高于其他职业,这种待遇不仅仅是指工资,还包含工资外的隐形待遇。所以,不能轻率地责怪年轻人会把当公务员作为职业的首要选择。
可以说,公务员职业魅力的大小与市场化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越是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公务员职业的魅力就越大。而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公务员职业的魅力就相对较小,年轻人越倾向于选择市场化组织,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成为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香饽饽”。市场化程度越高,职业的选择越自由、越宽广。
政府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为创造财富的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一个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社会,人才应该往创造财富的部门聚集,这个社会才有美好的未来。选择当公务员当然很重要,但是选择创业创新更应该是年轻人的合乎潮流的方向。
(作者系经济学者)
新闻推荐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城镇扩容提质 龙门多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或加紧建设,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永汉镇入城大道升级改造效果图。工人对县城内道路进行路面改造,铺设沥青。龙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抓好交通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