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旅游厕所成为惠州市景区景点一道靓丽风景线

惠州日报 2018-12-15 09:42

博罗旭日古村的公厕干净整洁颜值高。本报记者杨建业 摄

数说亮点

2015~2018年,惠州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旅游厕所新建和改扩建。目前有公用厕所1225座,新改建旅游厕所172座,新建“第三卫生间”14座。

小厕所,大民生。旅游厕所不仅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民生幸福指数的具体体现。

“眼看干净、鼻闻不臭,能舒心如厕了。”“厕所外观漂亮,里面设施完善,十分人性化。”如今,一座座干净整洁的旅游厕所成为景区里的一道风景线,为游客带来方便的同时,助力惠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惠州实现“厕所革命”从景区走向全域、从城市走向农村,让全社会共建共享“厕所革命”成果,提升了全市公共服务水平和旅游业品质。

●贴心

增设残疾人厕位、婴儿换洗台

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科学治理、精心实施”的要求,惠州市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因地制宜狠抓厕所规划建设、环境整治,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提升旅游厕所建设水平,注重厕所文化打造。

目前,“厕所革命”攻坚战在惠州全面打响。在惠州市多个景区景点,改造后的厕所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文关怀,比如增设残疾人厕位、婴儿换洗台,在厕所外面的空地增设休息椅。这些贴心的小细节获得了游客的一片点赞。

刚刚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的惠州西湖风景区共新建、改造厕所40座,其中AAA级6座、AA级17座,“第三卫生间”5座。改造后的旅游厕所外观古色古香、古朴典雅,与风景和谐相融。

旅游厕所还成为传播文化的驿站。比如,西湖旅游厕所展现东坡寓惠文化,红花湖旅游厕所突出运动健康体育文化,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旅游厕所展现农耕文化,劲家庄3D厕所突出健康养生文化……

●成效

折射民生改善与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开展“厕所革命”以来,伴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行动,“厕所革命”很快覆盖了惠州的乡镇,一幢幢干净整洁又带有地方特色的厕所,折射出民生的改善与乡村的振兴。

惠城区横沥镇黄沙洞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旅游资源,黄沙洞水库风景优美,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黄沙洞村建起了旅游厕所,红梁灰瓦,风格和周边的岭南建筑和谐统一。走近厕所一看,洗手盆很干净,地板很整洁,洗手液、厕纸一应俱全,还有一个残疾人厕位。来自东莞的游客温小龙和丈夫感慨:“没有异味,没想到农村的厕所也这么干净。”

黄沙洞村从2016年起吹响了“厕所革命”的号角,按照城市现代化标准,投入80万元修建了4间公厕,接下来还将新增2~3间,确保村里各旅游区域都有公厕。在厕所的管理上,4间公厕配有一名卫生员负责管理,每天清洗,确保公厕干净卫生。

干净整洁的旅游厕所不仅给游客带来了方便,还为黄沙洞村“加了分”,前往黄沙洞村旅游的游人也越来越多。

●创新

建立“厕所开放联盟”

据悉,博罗县率先在全省建立“厕所开放联盟”。截至今年5月,博罗全县已经有98个单位加入“厕所开放联盟”,只要游客用微信点击“博罗智能厕所地图”,即可找到最近的厕所。

在博罗观背村,村民和入驻村内的社会团体向游客开放自家的厕所,形成了“厕所开放联盟”,补充了公厕的功能。在村里,每走几十米便可看到“共享卫生间”或“博罗县厕所开放联盟”的标识,游客可进入免费如厕。

而龙门则倡导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医院、酒店、车站、加油站、服务窗口等具备开放条件的社会单位和个体积极加入“厕所开放联盟”成员单位,在工作(营业)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内部卫生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温馨便利的如厕服务。

本报记者谭 琳

新闻推荐

10家品牌企业分享各项大奖 2018年度惠州家居总评榜揭晓

市民在选购家具。本报记者周楠摄历经一月有余的多轮甄选,一周多的火热票选,由本报主办的“2018年度惠州家居总评榜”终于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