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网红”村:四年内村民收入翻了一番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基层行系列 6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李海婵
“岭南第一山”罗浮山脚下,惠州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绿树林荫,池塘清澈见底。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可见两旁白墙青瓦的岭南房屋,墙上生动有趣的彩绘,令人赏心悦目。
“工作轻松,有工资、租金收入,周末闲来无事出门逛公园、书吧”,这是58岁的松树岗村村民游伟雄的日常生活,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村民生活幸福感爆棚的缩影。自2014年年底,松树岗村成全省首批新农村示范点试点以来,投入2900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全村共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200元,相比2014年的15800元,翻一番。
生态优先,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松树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见聪介绍,全村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275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蜕变成新农村中的“网红”,这离不开贯穿始终的“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始终将生态优先放在首位。
“原先真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村里专门聘请了8个保洁员,建设了8家垃圾收集屋。在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置了垃圾桶,每天村民将垃圾收集好,由专门的保洁员集中清运,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在污水处理方面,该村投入约260万元,建成7个人工湿地,能满足全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此外,还完成道路硬化、民房外立面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项目,在村道两旁、民房的屋前屋后等全部种上树苗和果苗,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全覆盖。
乡村旅游旺,农民腰包鼓起来
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动了产业的新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游人前往观赏、游玩,“每到周末,这里甚至都会堵车。”游伟雄介绍。
空中田园种植基地就是其中一个旅游点。相关负责人王承平介绍,2015年,该公司开始寻找“好山好水”之地发展农业观光,发现松树岗村较为合适,而且当时正在建设新农村示范点,便落地于此,建起了“空中田园”。
走进空中田园,可见一条绿色连廊贯通,有游客在蔓藤下拍照。不远处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各种蔬菜瓜果次第而生。据王承平介绍,这是立体新型种植模式,其效益高于普通种植方式。
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据介绍,在该基地中,80%以上的工人都是当地的村民。“以前每天都要下地种田,现在做管理工人,轻松太多了,”游伟雄感叹,他现在把地租给“空中田园”项目,不仅每月可以拿到租金,还能在那里上班,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旺了起来,朱见聪透露,已有不少民宿商家前来洽谈入驻。接下来,松树岗村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挖客家亮点,打造成集“吃住游购”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网络。
新闻推荐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一声令下,解放双手。在广发银行新版手机银行界面,只需说出“查工资”、“找ATM”、“交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