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惠州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改制上市

南方日报 2018-12-12 06:59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昕)惠州全市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共有12家,总市值约1400亿元,累计有4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金额超过40亿元……

近日,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黄育勋做客《行风热线面对面》时,就“搭建服务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一主题与市民进行交流时透露,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在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改制上市的同时,今年以来,该局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协调多家银行与惠州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截至10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4762.39亿元,同比增长21.24%,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152家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工作局是一个根据惠州市委、市政府授权,服务、协调地方金融事业发展,沟通联系地方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工作部门。”黄育勋介绍,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正是金融工作局的一项重点工作。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中心工作,着力从“优化环境、完善体系、搭建平台和防控风险”方面着手,积极为金融业发展和企业融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其中,在完善体系方面,着力引导和服务好各类机构进驻惠州,截至目前,惠州全市已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121家,另有小额贷款公司1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6家,全市备案的各类私募基金共73只。

有了金融机构(组织)作为基础保障,惠州正在努力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和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惠州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6016.45亿元,同比增长13.71%,首次突破了6000亿元大关;贷款余额4762.39亿元,同比增长21.24%,存贷比79.16%,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方面,目前已将110家企业纳入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培育库,惠州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共有12家,总市值约1400亿元,累计有4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金额超过40亿元。

此外,惠州近年来还积极引入了深创投、粤科金融等机构,促进各类基金发展,以此丰富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惠州市备案的各类私募基金共73只,基金总规模接近250亿元。

发行专项债用于小微企业贷款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广大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年11月,惠州市专门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对融资问题进行了多方讨论,而在《行风热线面对面》上,来自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的惠州奥罗玛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主陈先生,就现场向黄育勋发问:该公司每个月大约需要50万元的周转资金,但这种小规模的企业去银行贷款时,由于资金流水、纳税额度等都达不到贷款条件,所以平时只能向亲戚朋友借款来解燃眉之急。

黄育勋回复称,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惠州首要任务是将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措施在惠州落地,目前,惠州市已成立了全省首家规模达5亿元的省市共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帮助小微企业化解融资难。

一个利好消息是:惠州市金融工作局将对全市民营企业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把具备成熟条件的企业推荐给各大金融机构,让他们获得更快的审批效率和更优惠的利率,同时,还将摸索推出“白名单”制度,寻找资质、信用良好的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让这些企业在办事审批效率、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

黄育勋透露,目前,惠州市正努力推动金融机构简化流程,设立小微企业服务专营机构、专门团队及专项贷款,实现小微企业审批“高效率”,并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发动产、股权、知识产权担保等信贷产品,多途径解决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担保不足的问题,力争逐步实现小微企业贷款“零障碍”。

一项创新的举措是,惠州正在推动发行“小微企业”专项债、“三农”专项债等定向支持涉农、小微企业,且所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

新闻推荐

大亚湾聚焦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变革,区科创园举办第33期创业沙龙“人工智能应用在大亚湾有沃土”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