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助力创建一流城市 市总工会:从职工群众需要出发深化改革,闯出一条惠州特色的工会改革之路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发挥群团组织的枢纽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日前,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一把手”访谈活动走进市总工会。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慧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市总工会将从深化改革、深耕主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夯实基础四方面入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作出工会应有的担当。
深耕主业竭诚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增三性”“去四化”为目标的群团组织改革扬帆起航。市总工会经过2年多实践探索,从职工群众需要出发深化改革,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资源、服务下沉,闯出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工会改革之路。惠州工会改革的创新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市委改革办的肯定,并成为全省第一批复制推广的基层改革创新经验。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惠州工会收获颇丰。”杨慧红介绍,市总工会在工会改革上的一些创新探索如打造“智慧工会”、镇街总工会机构设置写进了工会十七大报告。“这说明惠州工会的改革找对了方向、路径,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工会的各项改革。”
工会的主战场在企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主责主业。杨慧红介绍,目前,市总工会以服务职工为目的,积极用活“互联网+”思维,以工会组织及会员实名制管理平台、综合办公平台、会员服务平台为基础,结合各方资源,构建起一“家”三“平台”的“智慧工会”新模式,打造移动互联的网上职工之家,建设大数据下的“大工会”。
杨慧红表示,接下来市总工会将深耕主业,以“智慧工会”为抓手,做活做好一“家”三“平台”,不断打造“智慧工会”升级版、生态圈,使其成为一扇能够直接和便捷地服务职工群众,全时、全域、全方位回应职工关切的“新窗口”,竭诚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叫响做实“卡惠生活·网联工会·情暖职工”品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助力惠州创建国内一流城市。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团结广大职工群众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就是抓高质量发展。具体说来,我们将做好"三抓",即抓深调研、抓大培训、抓改革创新,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力民营企业、实体经济,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杨慧红说。
首先,市总工会将继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通过深调研摸清全市产业工人整体情况,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产业工人提供菜单式服务,把服务做细做实做精准。
其次,抓大培训。多措并举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一是深化职工书屋建设,推动读书活动进企业进班组,让职工书屋发挥应有作用;二是推动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和求学圆梦行动,实施职工培优计划、职工助力计划等,与高校联合送培训进企业,提升产业工人学历水平;三是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以劳动竞赛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技能创新活动,从而提升职工技能和技术水平,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培育和选树更多的金牌工人、东江工匠、劳动模范。
第三,抓改革创新。创新出效益,市总工会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抓手抓好创新,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创新火花,助推人才集群式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近两年来,全市创建了60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以劳模胡亚军为带头人的“云创劳模创新工作室”,目前已获得200多项专利,创新了60多个项目,为企业创收43亿元;以TCL通力电子姚金凤为带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2年来获得专利55项,创新项目12个,为企业创收23亿元。“我们将助推企业完善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提升产业工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归属感,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杨慧红表示。
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上,杨慧红表示,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总工会将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把工作重心和资源等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服务党建。具体是要抓好“两个阵地建设”。一是舆论阵地,也就是要抓工会系统的意识形态工作,工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抓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阵地,按照《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下,使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尤其年内要打好全市100人以上未建会企业的建会攻坚战,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执政基础、群众基础。
本报记者马海菊
新闻推荐
毫不动摇地抓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仲恺区2019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魏怡兰林丽娟通讯员古观连)日前,仲恺高新区2019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在仲恺科融创业大厦召开。会议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