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空心村”正好“安放”乡愁 惠州市惠阳区“原乡良井”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深圳特区报 2018-12-06 12:14

“原乡良井”原貌。

曾经破败的村居改造成为美丽的“原乡良井”展厅。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黄家艳 张万辉 文/图

驱车下潮莞高速,再行驶约5分钟,记者就来到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永新村民小组。“一节堂”是一栋高大敞亮的村居,如今这里是一个展示厅,里面有高大的原木书架和散发着原木香味的沙发,厚厚软软的靠枕让人放松。55岁的李玉云正在仔细地擦着吧台,她是这里的保洁人员,也是这座老宅的主人。

这里正是矮光村委与碧桂园集团合作开发的乡村振兴项目——“原乡良井”。经过一翻规划建设,这个曾经荒凉的“空心村”正在蜕变为一个可供休闲、寻根、盛放乡愁的“窝”,取名为“原乡良井”,预计2019年春节前对外开放。

矮光村曾经是一个“空心村”,村民们早已不住在这里,田地荒芜,村居也渐显破败。今年3月,惠阳区引入碧桂园,共同进行乡村振兴项目的开发,其间,秋长街道茶园村“秋长谷里”示范区已经于5月底开放,“良井原乡”是另一个示范项目。经摸底,永新村小组共计有129处老宅,包括老宅、集体建设用地、农田、山地等共400亩左右,全部纳入碧桂园首期试点项目。村民通过村集体公司,以房屋及土地入股,每年都可以从项目中获得保底合作费(即租金),项目发展得好还有分红,50年合作期满后,范围内土地及其上方的物业使用权归原有村民所有。

良井镇负责人叶海波告诉记者,惠阳的乡村振兴,致力于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农村产业、农民就业”问题,坚持 “政府主导、市场运营、股改整合、共建共享”,这样的合作项目绝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拥有资源的经营权,但资源的所有权、增值权仍归村民所有。目前,村民们一次性拿到了3年的合作费用362万元。而随着项目导入客家文化、月子中心、农耕体验等产业项目,创造了农耕导师、客家民俗演艺师、农村月嫂等一批新型就业岗位,当地农民可就近就业。

据介绍,项目运营后,大约需要300个工作岗位,都会优先安排当地村民就业。50岁的村小组主任李运荣,如今兼任项目的保安组长,每月工资5000多元。他家的老宅200多平方米,如今正在被改造为艺术展馆。李运荣告诉记者,老宅的头三年保底费他四兄弟共分了6万多元,他家山地上还种了几百棵荔枝树,虽说山地租给了项目,但地上的果树还是自己的,这三笔收入加起来,李运荣甚是满意。“我这个年纪到外面是很难找到工作的。项目的合作模式充分考虑到了村民的权益,有前途。”

根据规划,现有的村屋,在不作根本改动的前提下,要统一修缮,整理成民宿、展馆或餐馆等,记者看到,村里的老祠堂,古老的石头门框仍是原来的样子,但门旁的楹联换成了新石刻体,房屋的整体高度也作了提升。今后,这里中间三进仍是村民的祠堂,但外围的房屋则是客家博物馆,游客可以在此看到村庄历史及村容村貌变化。祠堂前的半圆型风水塘也作了清理,今后养鱼种藕,成为村文化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

项目负责人介绍称,到明年春节开业时,原乡良井大约可提供100间客房,可容纳约550人同时就餐,这些都属“客韵生活体验区”,在此之外是广亵的原野,拟打造成“田园风光畅游区”“有机养生度假区”。

叶海波称,乡村旅游品牌,除了配套完善,更重要的是,乡土气息与良好的村容村貌兼容匹配。记者看到,在风水塘外,一个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正在构建中。今后,村里的所有污水都将集中到这里,生物化过滤后再排出。

“原乡良井”尚未开放迎客,但其带动效应已经呈现。记者采访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即有两批团队前来参观。良井镇及周边的农业旅游项目发展也呈井喷之势。预计今年全镇各村集体收入提高35%,大量外出人才回乡发展,镇区常住人口从2.5万激增至4.3万。而惠阳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的工作也态势良好,其中已签约项目46个(含已开工30个),已启用项目3个。

(深圳特区报惠州12月5日电)

新闻推荐

司机一觉醒来货车油箱空了 惠阳警方摧毁一个流窜盗销货车柴油团伙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通讯员傅灿)深夜,趁着大货车司机熟睡,两名男子驾驶小汽车来到大货车边,一人用电钻打穿油箱,一人立即递上胶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