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 内外开花 全力推进优质项目落地 今年1-10月,引进内资项目14宗,实际利用外资总额6889万美元

东莞日报 2018-12-05 10:42

■今年1-10月,大岭山引进内资项目14宗。图为德普特电子扩建工地

大岭山北接市区,南接深圳,毗邻松山湖。该镇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积极承接深圳外溢产业。今年1-10月,引进内资项目14宗,协议投资金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1324.5%。

近日,东莞报业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大岭山,调研该镇“百日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据介绍,截至10月,大岭山5个市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6.2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82.4%,占攻坚目标68.6%。

大岭山镇委副书记、镇长黄德洪表示,自全市重大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以来,大岭山紧盯攻坚目标,迅速行动部署,完善工作措施,从强化领导、优化服务、简化流程等方面着手,全力推进各重大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挂图作战

开通镇级审批事项“绿色通道”

在大片美村德普特智能穿戴项目施工现场,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工地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0点。”该公司行政副总裁曹建荣告诉记者,该项目计划今年完成厂房主体建设与封顶。

这是大岭山重大项目建设的缩影。记者了解到,该镇5个市重大项目中,德普特电子触控显示一体化项目已提前投产并超计划完成,裕同包装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森源家具项目一期投产,良友电子五金如期开工建设。

“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投产,考验政府的执行力。”黄德洪表示,大岭山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好、更快、更人性化地推动项目建设。

记者了解到,全市“百日攻坚”大会战启动后,大岭山迅速召开推进会,围绕立项、规划、用地、环评等关键环节,成立“百日攻坚”推进小组,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合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

针对每个重大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存在困难,实行常态化“代办员”专班跟踪制度,确保每个重大项目有一套实施方案指导推进,有一个代办员全流程跟踪服务,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今年以来,大岭山由镇主要领导牵头,召开镇级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会议12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企业一线督导10次,收集并成功解决了企业存在问题及诉求共8个。

对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集成服务事项审批,开通镇级审批事项“绿色通道”。其中,项目备案审批时限,从3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

内外开花

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今年1-10月,大岭山招引了14个项目,包括亿元项目12个,协议投资金额105.4亿元。新签外资项目13宗、增资项目3宗,实际利用外资总额6889万美元,增长78%。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大岭山带来新机遇,我们形成了"内外开花"的良好局面,感受到蓬勃的发展势头。”黄德洪表示,大岭山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足、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项目和企业,进一步做大投资总量、做优投资质量。

深入推进镇村统筹联合招商,大岭山为村(社区)发展优质项目提供贷款贴息、用地指标、税收分成等支持,带动村组两级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用于招商引资,形成全镇招商“一盘棋”格局。

镇村统筹招商实施以来,该镇协助大环村盘活“百公坳”地块(160亩)引进了森源家具项目、马蹄岗村盘活50亩返还地块招引了华威铜箔项目等,增加了农村土地收入和税收返还奖励。

为保障项目落地,大岭山整合土地资源,通过连片“三旧”改造等方式,重点规划建设大岭山大道矮岭冚产业区、百花洞片区家具产业集聚中心、太公岭松山湖产业转移集聚区等产业平台,统筹发展矿山公园旁地块等土地资源,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腾挪更多土地空间。

据了解,新招引的14个项目,德普特电子触控显示一体化—智能穿戴项目增补为市重大项目;信濠智能制造科技产业、汇兴精工智能制造科技增资扩产、海伦哲智能装备制造等6宗项目,增补为市重大(预备)项目。

目前,大岭山正加快土地手续办理进度,加强和创新工作措施,全力推进优质项目落地建设。

对话

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高新企业数量倍增

记者: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上,大岭山有哪些创新举措?

黄德洪:大岭山山水连城,环境优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主动对接深圳创新资源,率先成立招商局,赴深圳上门招商,加速先进制造业在大岭山集聚。

我们优中选优,将有限土地资源用于优质企业。通过优化企业服务力度,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三重办”、国土、规划、住建和环保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重大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推进小组,合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

企业落户后,针对每个重大项目制定具体时间进度表,明确需完成立项审批、环评审批、国土报批、规划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图纸审查、提前介入手续等项目开工关键前期工作的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由“三重办”牵头,国土、住建、规划、环保等部门集成服务事项审批,缩短审批环节。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优质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大岭山经济更加活跃。目前,全镇有128家高新企业,331家规上企业。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高新企业“倍增计划”。

记者:如何增强深圳转移企业在大岭山的根植性?

黄德洪:外资企业、深圳企业转移到大岭山,既是产业需求,也是人的需求。未来我们计划在教育方面投入20亿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实现教育扩容提质,让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改善和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建设一批娱乐、休闲、文化场所,如体育馆、篮球馆、图书馆等。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体量的图书馆,是一个综合文化中心,可以让更多的文化元素在大岭山落地。

走访

传统鞋厂变智能化厂房预计年营业额约30亿元

“3C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太快,所以我们每次上项目都很急,就是要赶上产品生产周期。”在德普特智能穿戴项目现场,曹建荣一再强调项目建设进度。为了将工程工期由1年缩短到10个月,不得不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方式。

德普特是大岭山承接的深圳转移企业,致力于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工艺研发,主要客户为华为、小米、OPPO、中兴努比亚等国内手机大品牌。目前,该公司接下了全球最大智能穿戴公司的订单,眼下距离产品发布日期越来越近。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成立,租用临时厂房,现已整体搬迁到大岭山。此前,该公司在深圳、惠州,以及东莞其他镇街四处寻找厂房。最后在大岭山,从私人老板手中购置厂房,将鞋厂改造成为智能企业。

“智能穿戴项目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计划明年6月达到试产条件。”曹建荣介绍,德普特年产9000万-1亿台显示屏,占全球市场6%-7%份额。其智能穿戴项目投资12.37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400万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营业额约30亿元。

新闻推荐

惠州书友圈小有名气的连环画收藏家林友国: 痴迷近40年 收藏约2万册

林友国在翻看自己的收藏。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扫码可看更多精彩内容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喜欢连环画,这一爱就是近40年。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