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桥:东江上的铿锵音符 1989年通车后终结市区东江两岸渡轮历史,对江北开发和惠州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役近30年后将进行大修
标志性建筑展现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的高度。改革开放40年来,惠州的标志性建筑不断更新,从中可以看出惠州40年的高速发展。本报今起将陆续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惠州老地标”系列报道,梳理惠州大桥、体育馆、步行街、滨江公园、老船厂、圆通桥、数码街、东新桥等一批老地标建筑,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展现惠州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敬请关注!
对惠州城市建筑来说,1989年5月通车的惠州大桥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像一个音符,以东江为谱,奏响了江北大发展的乐章。当时的媒体称它是“跨度最大的箱型桥梁”,“对改善粤东交通状况,加快惠州市建设和开发水北新区有重大作用。”
近日,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官网发布的《惠州大桥大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披露,将对惠州大桥进行大修,主要是对惠州大桥的上部结构、支座和下部结构进行加固维修。
服役近30年后,惠州大桥需要“保养”了,然而谁也无法否认,这座以惠州城市命名的大桥对惠州发展的重要意义。
惠州大桥建设体现惠州人敢拼敢闯精神
上世纪80年代之前,车辆要往返惠州市区东江两岸,需经过渡口所汽轮渡江。至1981年1月,广汕公路惠州段公路交通桥——东江大桥建成,减轻了惠州市内交通压力,缩短了行驶时间,提高了通行效率。
但由于东江大桥当时只是双向两车道,通行效率并不高,很多行人和车辆还是得靠渡轮过江。1985年,惠阳地委成立惠州大桥工程指挥部,筹备惠州大桥建设事宜。
惠州大桥的建设过程,体现了惠州人敢拼敢闯的干劲。市公路局退休干部翟成明回忆说,当时,惠阳地委决定筹建一家公司进行项目融资,于是,1988年5月,在惠州大桥工程指挥部基础上创办了惠州市路桥开发总公司。该公司成立初期只有28人,办公地点在惠州大桥桥墩下的工棚。“万事开头难,当时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我派人到北京融资,到广东省交通厅争取立项,请桥梁专家拿设计方案,每天忙得团团转。”
1985年到惠州大桥工程指挥部工作、后来任市路桥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的钟秋生回忆,当时建设惠州大桥及其相关道路改造的费用预算是4200万元,筹款的任务落在他肩上。“去哪儿筹这么一大笔钱呢?这曾让我很头痛,但是部队出身的我说干就干,没有推托也没有找借口,直接跑到北京去筹钱。”
到北京后,钟秋生想尽办法托人找关系,最后在多位关系人帮助下,从一家银行贷款1000万元,又通过给建设部公路处打报告筹到了900万元。
有了这1900万元打底,钟秋生回到惠州又找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4家银行各贷款1000万元,总共筹集5900万元。解决了钱的问题,建设惠州大桥的最大障碍也就清除了。
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的箱型桥梁
1986年7月8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惠州大桥破土动工。该桥由广东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交通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建造。
据《惠州市城乡建设志》记载,惠州大桥全长1103.5米,宽20米,其中两边人行道宽各2.3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变截面连续梁结构。该桥最大跨度124米,荷载标准为汽—20、挂—100;南引桥采用半径为45米、8跨单层圆环形,长188.5米,面宽18米。
吹着江风,顶着烈日,寒来暑往,经建设者3年精心施工,惠州大桥于1989年5月30日建成通车。当年5月31日的《东江报》(《惠州日报》前身)以《我国目前跨度最大的箱型桥梁 惠州大桥昨日胜利通车》为题报道了惠州大桥通车仪式,称“大桥建成,对改善粤东交通状况、加快惠州建设和开发水北新区(江北)都有重大作用。”
天堑变通途,建成后的惠州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东江,结束了惠州市区东江两岸渡轮的历史,将江南片区和江北片区连起来,加上新改造的相关道路,市区交通比之前顺畅了。惠州大桥圆环形的南引桥也一度成为当时惠州的地标。市教育局后来编印过一本乡土教材,封面图片用的就是惠州大桥。
1990年2月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偕夫人在省、市领导陪同下,站在惠州大桥视察惠州市容市貌,肯定惠州大桥的建设与作用。
促进江北开发,加速惠州城市化进程
除了改善交通,惠州大桥还有一大作用是促进了江北的开发,推进了惠州的城市化进程。
“江北片区原称水北开发区,开发江北于1958年提出,但无详细规划。”《惠州市城乡建设志》称,1985年委托广东省规划院为江北编制了15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江北南片区的启动是在1986年水北开发区管委会(现江北街道办事处)挂牌办公之时,但江北引起广泛关注是1989年惠州大桥通车之后。
随着惠州大桥的带动,至2000年,江北新建成了云山路、文昌路、文华路、三新南路、文明路等主干路网,改造了广汕公路江北路段,取名惠州大道;市行政中心、体育公园、电讯中心、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江北水厂等大型市政公共设施落成;建成了云山和三新工业区;新建了城市花园、江畔花园、云山花园等综合住宅小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中心骨架初步形成。
钟秋生说,“惠州大桥的建成对开发江北片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惠州大桥就没有江北的今天。”
如今,惠州的城市骨架拉得更大,东江上不断出现新的桥梁,不过造型独特的惠州大桥,依旧在为惠州市民服务,它那音符形状的钢筋水泥身躯,仍在奏响发展之歌。
大事记
■1985年,惠阳地委成立惠州大桥工程指挥部,
筹备惠州大桥建设事宜
■1986年7月8日,惠州大桥破土动工
■1988年5月,在惠州大桥工程指挥部基础上,
惠州市路桥开发总公司创办
■1989年5月30日,惠州大桥建成通车
■1990年2月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走上
惠州大桥视察惠州市容市貌
新闻推荐
“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阳光正好,碧波荡漾,如此诗意成为惠州人最真切的感受。漫步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