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味 《选堂余韵》忆饶公

羊城晚报 2018-12-02 13:34

□陈雪

由黄志忠、王庭聪主编的《选堂余韵——饶宗颐与惠州的文化情缘》正式出版了,这可能是饶公去世之后国内出版的第一本纪念文集。文集分为四大部分:一是深情追忆;二是情倾惠州;三是春风化雨;四是翰墨飘香。在这些章节篇目里,汇集了饶公的生前故旧、亲朋好友、专家学者的纪念诗文、对话访谈、文史资料、书画作品。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饶老的为人品格和治学精神的敬佩之情,寄托了对这位国学大师的怀念。

饶宗颐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史大家,他研究领域广泛,知识渊博,广涉文、史、哲、艺等。享有“南饶北钱”(钱锺书)、“南饶北季”(季羡林)的美誉。读罢《选堂余韵》方知他与惠州的文化情缘是如此深厚。他是苏东坡文化的资深研究专家也是身体力行的传承者。他曾在不同的场合说过:“我喜欢东坡,喜欢惠州,东坡能在惠州留下大量优秀诗歌,是很让人高兴的一件事。”也正是基于这种“苏学”情结,饶老爱屋及乌,对惠州便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饶公在惠州举办个人书画展,取名“雪堂余韵——饶宗颐惠州书画作品展”。当有人问及他为何要取这名字时,饶老兴奋地说道:“苏东坡贬至湖北黄州时曾筑一书屋,名曰东坡雪堂,我取‘雪堂余韵’正是借此内涵延伸并冠名。”他为挂榜阁写记,1500多字的赋记中除了对惠州的历史沿革、山川风物作了简洁的介绍之外,更多的笔墨是放在苏东坡的和陶诗上。读过《苏轼全集》的人大略可知,苏东坡寓惠期间最有影响的诗作不仅有《荔枝叹》、《食荔枝》,更有和陶诗创作。在他6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寓惠期间的和陶诗创作是他的又一次创作高峰。饶老力倡重建东坡祠,为挂榜阁、丰湖书院、惠州美术馆等题写牌匾,为惠州创作《西湖春色》国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作构图奇特,用色考究,一大片留白处是偌大的西湖。湖边绿树婆娑,亭隐林间;湖面烟波浩渺,远山如黛;湖岛古塔遥对,旷远辽阔,湖光山色烘托出四季如春的秀美鹅城。

《选堂余韵》是一部极具纪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书。书中既有饶老与惠州文化情缘的真实记录,也有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的实物见证,汇文献性、文学性、艺术性、可读可赏性于一炉。借用编者黄志忠的诗,再次寄托对饶老的深情缅怀:您是一棵树,植根于中华大地,根深而叶茂;您是一套百科全书,传承中华文脉,博大而精深;您是一颗星星,光辉寰宇星际,闪亮而静盈……一个身影远去,一座丰碑永存。

新闻推荐

植物园门前周日有交通安全主题宣传

东江时报讯“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就要来了。东时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12月2日,惠州市将组织开展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