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开放心态优化服务 给予民企发展最大政策包容
近日,在惠州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针对有民营企业负责人称惠州还存在思想不够开放,部分工作人员心态比较保守封闭的问题,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回应说,一个地方往往发展越慢思维越僵化,城市越不开放企业来投资的机会就越少,就越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必须要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大踏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让惠州变得更加开放。
这道出惠州不少民营企业家的心声,也引发各界热议惠州如何解放思想、开放心态、优化服务,壮大民营经济。现摘编部分读者来论,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进行开放讨论、交流碰撞。
小进亦是退,不能“小富即安”
范德洲
做好民营企业发展这篇大文章之前,必须重视理念更新。
理念更新首先体现在我们对民营企业的现状与未来要有崭新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摒弃“小富即安”的心理,不仅要认识到“不进则退”,更要认识到“小进亦是退”。否则,当我们自我满足时,现实已经将我们远远甩在后面。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企业自身,在强化危机意识的同时应积极进取。特别是面对困境时,与其在困境中煎熬,不如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有作为,敢创新,勇担当,远远胜过抱怨与哀叹。
这样的更新还应体现在服务机制上的更新。日新月异的市场与日益激烈的竞争,倒逼我们必须更新服务机制,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更应该畅通无阻。唯其如此,才能助力民营企业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行稳致远。
解放思想,提升办事服务效率
曹建明
要打破惠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更高层次、更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让民营经济发展避免天花板和玻璃门效应,就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并推出更多实质性的服务举措。
这一方面需要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对惠州还存在思想不够开放、部分工作人员心态比较保守封闭的情况,有必要向先进城市学习,大力解放思想,倒逼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意识,使办事效率更高,使民营企业办事更畅顺。
同时,要建立问责追究制度。少数工作人员不学习不创新、思想僵化,部门效率低下,导致市民和企业办事难的情况,不仅要开办相应的理论政策学习班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开拓思维,对于屡教不改、态度不端正的,还可以考虑是否要调整岗位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对民企发展诉求要充分包容理解
王国能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2017年民营经济已经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3.8%。惠州不仅有资源优势,更因紧邻深圳而占据区位优势,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可以借鉴深圳等周边城市的经验。
惠州民营经济的发展除了民营经济体自身要坚定发展信心,更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和壮大的营商环境。
在改革开放“二次创业”的背景下,惠州可以在政策方面多一些创新举措,只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都应该勇于先行先试。对涉及办证、行政审批等事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仅要为民营企业开设“绿色通道”,更要在提供“一站式”服务方面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同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要给予最大的政策包容。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融资、贷款难;二是政策规定多而造成的市场开拓不易。政府要为民营企业开拓更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诉求,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包容。
以“公平高地”打响“服务战”
许兵
政府要保证各种经济形式主体的公平竞争,就要做到一视同仁,用“公平高地”来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从“政策洼地”走向“公平高地”。
打造“公平高地”,公平、透明的环境比优惠政策更重要。这倒逼地方政府转变职能,从简单的“出政策”转向“优服务”,在产业聚集度、生产要素成本、区位优势上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氛围。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地方政府要通过转变作风简政放权;规范不公平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要采取“互联网+监管”,管好用好大数据等措施来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
招商引资告别“政策洼地”走向“公平高地”,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政府只有在保证有序竞争的“公平高地”前提下,抓转型机遇,打响“服务战”,最大限度地释放“放管服”政策红利,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审批提速是对民企最好的支持
马全和
民营企业有“船小好调头”和内部管理比较完善的“人和”,惠州有地处“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地利”,如何分享政府惠民便企的“天时”,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壮大自己?
市场经济也是时间经济。一家民营企业看准的好项目,今天或许能够赚得盆满钵满,明天可能就被他人占领市场份额,到了后天则黄花菜也凉了,甚至“胎死腹中”。民营企业想创业,看准了某个新领域,无疑是越快越好。在此过程中少不了跟政府审批打交道。有鉴于此,政府部门不仅要构建“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系统,而且要对项目审批时效化,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优的质量,当好民营企业的“店小二”,助推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
为民企发展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练伟雄
近年来,惠州积极推进一系列改革,多项亮点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争创国内一流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要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政府瘦身、分身,把“闲不住的手”变成激发市场、社会活力的“推手”,使政府“有形之手”真正惠及民企,帮扶支持民企。
做好“放管服”,关键还得瘦身。瘦身是为了健身,最终是为了强身。瘦身与强身须齐头并进。要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市场可以办的,应该由市场去办;社会组织可以办好的,交给社会组织去办,政府主要是管理和服务,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大潮。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将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也可为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多作贡献。
增强民营企业自我“造血”功能
袁斗成
相比佛山等地,惠州的民营企业无论是数量、规模和质量都不在同一“重量级”,存在投资强度不足、创新能力弱等问题,而外部诸如融资难融资贵、成本高等影响也不容乐观。
惠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减轻赋税,为企业提供便利的“一站式服务”,更关键的在于政府推出的扶持政策在申报、评定等层面,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分力求公正与平等。同时,要通过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为民营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打牢根基。
惠州增强民营企业自我“造血”功能,还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挺立潮头、勇于创业、不断创新,更能把脉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企业在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人才交流、技术攻关等方面尊重市场规律,才能在营造创新、容错的氛围中重塑企业家精神。要全面引导民营企业在服务、技术、质量等方面精而强,追求质量和品牌取胜,这是民营经济立足市场竞争的法宝,更是可能成为惠州迎头赶上的内生动力。
民营经济“月朗星耀”要靠创新
张全林
当下,惠州民营经济“星光”较弱,亟待产业升级、做大做强。惠东制鞋业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业曾经风光无限,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抗风险能力差,遭遇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
发展民营经济,从根本上还是要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强劲的佛山,在增量经济快速提升中注重追求质量,发展质量来自创新能力。政府应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努力将价值链向研发、标准制定、销售服务等方面拓展。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创新人才的资本投入。在完善创新人才吸纳机制的同时,需要引入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化,使创新者通过产权参与创新分配,以厚植创新力、提升竞争力。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但自主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顶级水平对标,创新才会有靶向。惠州民营企业也应更好地“走出去”。
评论统筹:周欢叶石界投稿邮箱:nfrbhzgc@126.com
新闻推荐
为了修复和保护考洲洋生态,惠州市从去年4月启动建设考洲洋罂公洲至赤岸区域海岸带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经完成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