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早期革命活动家邓铿 讲古惠州

东江时报 2018-11-25 09:42

邓铿轮,即仲元号炮舰。

邓仲元像

1937年拍摄的仲元中学。

邓仲元故居(修缮前)。《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摄

摄于1948年的纪邓山庄仲元亭。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翻拍

作者:何志成

邓铿,字仲元,东江早期革命活动家,惠阳淡水人。少年就读于崇雅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广东将弁学堂第四期步科,秘密加入同盟会。次年任将弁学堂步科助教、公立陆政学堂教习。光绪三十三年任广东新军学兵营排长,代理左队队官。宣统元年(1909)任黄埔陆军小学堂学长。宣统二年参加广州新军及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出走香港。辛亥武昌起义后,在东江率民军起义响应,攻占淡水,旋与陈炯明等光复惠州。民国元年(1912)任广东陆军第一混成协协统,广东都督府陆军司长兼稽查局长,后改任都督府参谋长。11月广东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邓任陆军司司长。民国二年授陆军中将衔,任琼崖镇守使兼民政长,后回省任都督府参谋长。民国三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军务部副部长。

1916年,邓铿任中华革命军东江讨逆总司令,主持广东讨袁(世凯)驱龙(济光)军事。击溃广州、惠州、东莞三面来犯之敌。1917年孙中山回广东护法,邓改任粤军总部参谋长,与陈炯明率粤军赴潮梅一带发展。民国七年粤军援闽,任右翼指挥官,连克闽西二十余县,进入漳洲。1918年10月粤军回粤,仍任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1920年陈炯明率粤军驱逐莫荣新,孙中山重回广州,展开第二次护法运动。此时粤军决定延揽广东军界精英组建粤军第一师,由邓铿为师长。粤军第一师军官多数为保定军校毕业生,训练、教育及精神状况俱佳,日后发展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是北伐军主力;而粤军第一师内更不乏日后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1921年底,孙中山建立大本营进行北伐,由邓铿于后方策划军需及粮饷。1922年3月21日,邓铿从香港公干后回广州,于广州大沙头广九火车站被人开枪暗杀。

邓铿广九车站遇刺,国民党官方历史一向说是被陈炯明暗杀。然而,从目前的史料看,这种说法大可质疑。据罗香林记述:“公知凶手所自来,且身中要害,知不能免,急命司车者驶回省署,告陈公(炯明)暨家人亲友以后事。”如果邓铿认得凶手与陈炯明有关,他怎么会在受伤后马上返回省署陈炯明办公的地方,又命人通知陈炯明?后来陈炯明辞职离开广州时,“邓仲元(铿)夫人及邓之介弟闻讯,赶至车站送行,陈与之谈话甚久,语及邓仲元身后时局之状况,相对泣下。”可见邓的亲属都不认为邓铿被害是陈炯明幕后黑手,对陈炯明下野表示惋惜。曾任黎元洪大总统顾问的周善培认为:此事非陈炯明所为。蒋介石以邓铿为其前途一大障碍,且又系素以暗杀为能的人,肯定刺邓是蒋介石所为。而辛亥革命老同志莫纪彭却认为,邓铿是为鸦片商勾结军阀所暗杀:

世人每谓,邓仲元因不见容于竞存或竞存之亲信,而遭暗杀,其实此中真相与后来袒孙抑陈者所诬毁,相去颇远。仲元之死,实因以粤军参谋长之地位,亲自出马,越俎代庖,缉获大批走私鸦片,因此必然为走私烟商蒙受致命之伤,恨之入骨,而必欲致之死命也。事先数日,余至省长公署,侍卫告余署中押有鸦片烟土,价在数十万元以上,为参谋长(指邓)亲自缉获者。并告余押藏一室,余乍见室中堆积如山。广州时有走漏税之私烟帮匪,由政府有关宪警负责缉捕走私,实非总部参谋长之职责。但邓铿素性琐细,辛亥以前于革命无渊源,徒以为惠州人猎获高位。此日于获得情报后亲自出马,缉获烟土又不交与地方司法或警察机关,而迳行押送省长公署,烟商遂无活动转圜之余地。此批烟土价值至昂,烟商痛心之余,乃必欲杀之以泄恨。

因邓铿经常直接指挥宪兵,缉拿偷运烟土之徒,其中以在广州晏公街缉获鸦片200多担为最大一宗,经查是陈炯明部属第二师师长洪兆麟和陈炯明的族人陈觉民等合谋所为。缉获后,邓铿即召集各界代表及各国驻穗领事,共同监视烧毁,时人称颂为林则徐后第二次焚毁鸦片。因此邓铿被害,洪兆麟、陈觉民等有很大嫌疑。

据莫纪彭老人回忆,邓铿遇害后,其家属与陈炯明乃

长期保持通家至好,又是一例邓铿遇害与陈炯明无关的证据:

是年三月二十一日,周乘火车抵广州,邓亲赴大沙头车站迎接,当场遭暴徒狙击,弹贯胃部。邓铿受伤后被弃至省长公署,竞存亲握其手,热泪盈眶,爲余所亲见。如谓竞存惺惺作态,则余毕生未见其有作伪事至如此逼真也。

竞存决定下野,搭车返惠州时,余往送行,看见邓妻犹亲往车站送行,其后登车坐在竞存之傍移时。如果真有杀夫之仇,则竞存已下野返乡,邓妻可不必再来送行,即送行亦不必登车作惜别也。

邓铿为竞存之部将,地位悬殊,竞存万无疑忌之必要,仲元亦不会有觊觎之野心。并且两人为惠州一带同乡,辛亥惠州光复之役,仲元即参与,以后始终追随竞存。竞存之部将多起自草莽,仅仲元一人尝受正规军官教育,因此甚获竞存之倚重,屡加擢升,终畀以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长之要职。而此时仲元周旋于孙、陈之间,有“甘草”之功用,度情论势,竞存实无杀邓铿之必要。

上世纪60年代,李洁之撰《邓铿之死》一文,说1928年查获陈觉民是行刺邓仲元的主谋者,而发枪行凶的则是陈少鹏和黄福之,陈觉民对自己的行为亦供认不讳,国民党遂将陈觉民枪决。陈觉民的供词曰:

我曾几次在陈炯明面前发牢骚,说邓铿目无长官,目无同事,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同老孙联成一气搞什么北伐。将来他的势力再大起来,我们一定要受他的荼毒,非把他杀掉不可。陈炯明都没有作声,既不说好也没有说不好,我就认为他默许了,敢于大胆去干。外间有人说这是陈炯明主谋的,我敢说这不是事实。

邓铿广九车站中弹后送院,延至23日逝世,年仅37岁。被追赠为陆军上将,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侧。1930年惠人梁葆真请国民党驻惠师长李务滋募万金,在丰湖荔浦南建“纪邓山庄”,接着师长邓龙光于1932年和军发李扬敬于1937年又在“纪邓山庄”湖边分别建“思贤亭”和“仲元亭”,表示对这位东江早期革命活动家的亲切怀念。

新闻推荐

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会长访惠

本报讯(记者杨剑辉通讯员赖忻)应市侨联邀请,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会长、世界知名中医药专家汪先恩教授日前到惠,参观考察惠州市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