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做志愿服务爱上惠州不想走 努尔别克热心公益希望在惠州定居 身边好人

东江时报 2018-11-24 09:17

努尔别克

努尔别克参加公益活动慰问老人。

努尔别克所在的公司也经常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他来自异国他乡,却在中国生活21年;去过多个国家,唯独对中国情有独钟;到过多个城市,最后他选择来惠定居。虽然在惠州生活只有几个月,可他却被惠州优美的环境,未来发展商机和乐于助人奉献的志愿情怀所吸引,他感动惠州人民对志愿服务的付出,也正因为如此,他加入志愿服务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惠州城市的发展更加美好而奉献一分力量。

人物名片

努尔别克

今年40岁的努尔别克来自哈萨克斯坦,是红棉公益慈善会的一名志愿者。虽然在惠州生活只有几个月,可他却被惠州优美的环境,未来发展商机和乐于助人奉献的志愿情怀所吸引。在他看来,做公益并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做好生活当中的日常点滴也一样可以让社会更加美好。

从小对中国文化着迷

今年40岁的努尔别克来自哈萨克斯坦,“中国”在他的家乡是一个热词,从小他就经常听父辈们说有关中国的故事,比如中国少林寺,中国功夫、中国的春节,中国美食,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部电视剧《西游记》。“《西游记》刚播放的时候在我们国家真的很受欢迎,电视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变,那时候就觉得中国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家,所以就一直很向往到中国看看,目睹中国的风采。”1997年,他得到了一个机会,可以申请到中国留学,就这样,他想要到中国看看的想法如愿所偿,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来中国一看就是21年。

努尔别克来到中国的第一个城市是天津。由于对汉语掌握得不多,求学路上他遇到的第一个关卡就是语言。在他眼里,中国语言和文化博大精深,想要深刻掌握实属不易。“中国语言真的很奇妙,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放在不同的句子当中还表达不一样的含义,虽然学起中文来感到挺吃力,但是觉得自己能够掌握独一无二的汉语,还是感到很自豪。”

在中国生活21年,回顾当初刚到中国学习语言时的场景,努尔别克会心一笑,如今的他早已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可他并不满足,认为自己说得并不好,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除了中国语言,努尔别克对中国美食也是尤为赞赏。“来到中国后,我才发现蔬菜有这么多的品种,一个菜能做出多种味道,比如就一个辣就分麻辣、香辣、酸辣等不同味道,我很喜欢吃中国美食,比如南方用糯米做的食物,还有四川火锅在冬天吃真是一级棒。”努尔别克说,在中国生活的这么多年,他早已经习惯了中国的一切,有时去到国外或者回国,他待不了多少时间就开始想念中国,想念中国的味道。

深圳创业洒下青春年华

天津的读书生涯结束后,努尔别克并没有打算回到祖国,他更想留在中国发展。2002年,他来到深圳旅行,短短不到一个星期,他就感受到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端的城市——— 深圳所散发出来的发展机遇。“来到深圳能明显感受到浓厚的发展氛围,当时我就马上定下来在深圳发展。”刚到深圳的前三年,努尔别克在深圳一家公司从事市场开拓和推广,三年在深圳的打拼,让他有了一点积蓄,再加上他也想要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2005年他在深圳开办了第一家广告策划公司,5年的发展让他拥有了第一桶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把目光投放到了电子工业。2010年他创办了一家电路板加工工厂,可是这一番的创业并没有他想象当中的顺利。

“尽管公司规模最大时员工达到100多人,但面对深圳激烈的竞争模式,如果没有很好的创新,是很难在深圳发展下去的。”面对激烈的竞争,公司慢慢走下坡路,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2017年3月,努尔别克只能忍痛关闭工厂,另谋出路。

毕竟有多年的公司管理经验,重新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很快,深圳一家环保公司聘请他当企业首席顾问,他从此与环保行业结缘。

回顾这些年来在中国的生活,努尔别克见证着中国的腾飞和巨变,他说他早已经把中国当成第二个故乡。“我最热血的青春都洒在了深圳。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都希望和中国合作。”努尔别克感叹地说,中国对世界环境、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来到惠州就爱上惠州

2017中国生态环保大会在西宁举行,努尔别克参加了这次会议,从会上他了解到惠州对环境保护方面做得很好,同时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成员,惠州优美的生活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惠州工作生活,所以他非常看好惠州的发展前景。

今年8月底,惠州一家环保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一直很想到惠州看看的努尔比克决定到惠州看看。“来到惠州后,我发现惠州有山有水,空气非常好,惠州市民也很热情,与深圳快速的生活节奏相比,惠州更多的是悠闲和舒适。”除了这些,努尔别克真正感动并决定留在惠州的是惠州人民对外来人口友好的情怀,还有那乐于助人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

来到惠州后,对惠州志愿服务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公司。“我发现公司经常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比如公司组织员工去红花湖、高榜山、惠东海边捡垃圾,宣传环保活动,另外还开展一些爱心助学活动”努尔别克说,公司对公益方面付出让他感动,也正是因为这份感动,他决定要做些什么。

刚来到惠州半个月,“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登陆,对惠州也造成严重影响。家住水岸花都的努尔别克所在小区附近有很多树倒了,影响了道路通行,他自发走上街头参与清障行动,他的行动被老板郭辉看在眼里。“当时我看到他发来的一些参与现场救援的图片,很担心他的安全,告诉他一定要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行动,他说没事,说实话作为一个外国人这么热情为惠州市民服务,真的很难得。”郭辉说,当初决定聘请努尔别克到公司来工作,也正是因为努尔别克对工作、对事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将践行公益融于生活

努尔比克在惠州与公益真正结缘缘于一个朋友。“来到惠州后我经常在一个快餐店吃饭,看到快餐店老板经常免费请环卫工人吃饭,我很感动,同时他也是红棉公益的志愿者,所以在他的引荐和感召下,我也加入红棉公益慈善会,成为惠州的一名志愿者。”成为志愿者之后,努尔别克经常到路边指挥交通,到红花湖捡垃圾,跟随志愿服务队到贫困家庭探访。

除了这些,努尔别克还将践行公益融于生活。从事环保行业的他每天坚持走路上班,走到小区附近马路十字路口,由于车辆多,又没红绿灯,他就在现场当起交通指挥员,让车辆礼让行人,文明驾驶,走在路上看到垃圾他则主动捡起丢进垃圾桶,他说:“做公益并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做好生活当中的日常点滴也一样可以让社会更加美好。”

除了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参加公益,努尔别克还想在惠州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促进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惠州的文化、经济、环保方面的交流,而他正在做这方面的联系,他希望更多的哈萨克斯坦青年来到中国学习交流,促进两国之间的友谊。

“虽然在惠州生活才几个月,我已经爱上了惠州,并打算在惠州定居下来。既然在惠州生活,那就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惠州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奉献一分力量。”

——— 努尔别克

本版文字《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本版图片《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摄

新闻推荐

边防官兵勇救起火货车

本报讯(记者付巨晗通讯员郭勃阳)11月21日晚,惠州边防支队勤务中队的官兵紧急救援,成功处置一起货车起火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