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扰民不是小事 建议小区业委会订立养犬公约,加强自我约束,杜绝犬吠扰民
连日来,本报陆续推出抵制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系列报道,引起广大市民强烈反响。有不少市民主动联系记者,反映不文明养犬问题,积极为文明养犬献计献策。除了遛狗不牵狗绳、粪便不及时清理等问题比较集中外,犬吠扰民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相比前面两个问题,犬吠扰民看似是件小事,实则关系到人们正常的睡眠、学习和工作,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现状犬吠扰民事件屡见不鲜
“惠城区下角中路42号2楼狗叫声扰民,今天吵了一天,中午也休息不了。这么多年投诉过好几次,都没有处理好,反反复复扰民,到底要怎样才能解决?”这是9月份的一个网络问政投诉,市民对犬吠扰民事件不堪其扰。
从犬吠扰民的发生区域来看,部分城乡结合部、工业区犬吠扰民现象比较严重。有部分居民、工厂养狗用来看家护院,养的并非宠物犬品种,甚至有个别是明令禁止个人饲养的烈性犬。这类犬警觉性非常高,陌生人一靠近便开始大叫,晚上有一点风吹草动便狂吠不止,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睡眠。
◎建议调教犬只养成良好习惯
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部分人的精神寄托,宠物狗等已成为不少市民家中的重要成员,但是一些品种的犬往往会有爱叫的习性,这使许多邻居对于养狗的业主产生反感,也导致邻里关系不睦。
“其实,狗是很聪明的动物,狗经常叫,极有可能是因为主人关爱不够。”专业人士建议,首先可以养不太爱叫的宠物犬品种,其次要对狗更加关心,保持狗的必要运动量,切忌把狗长年关在笼内或狭小的空间,不能自由活动。
公安部门表示,犬类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尚需加强地方立法。针对犬吠扰民问题,建议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订立养狗公约,加强自我约束,提升居民文明养狗意识,杜绝犬吠扰民,共建和谐社区。
◎律师观点放任犬吠扰民属违法
犬吠扰民看似没有实际伤害,却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该怎么赔偿?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犬吠扰民?
广东品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思迪表示,避免犬吠扰民的问题关键在人,建议养狗者要文明养狗,减少对他人的影响。狗是动物,发出声音是自然的,但是饲养人在饲养犬只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训练、引导,尽可能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若是饲养人放任犬吠扰民,根据《广东省犬类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因噪音等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本报记者谢宝树 龚 妍
新闻推荐
关注南都APP惠州大件事查看更多惠州读本报道南都讯记者蔡雯今后,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惠州报名参加中考的门槛或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