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朋友圈” □郑陆威

惠州日报 2018-11-23 08:25

建设高质量特色小镇,对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惠州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大力推动其建设。

第一,用高质量特色小镇提升惠州城市精气神。惠州要成为国内一流城市,必须进一步提振精气神。首先,要提振惠州城市精气神,须打好特色小镇这张牌,走产业强市道路。通过特色小镇聚焦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不断加大资源、政策、投入的集中力度,能不断提高惠州经济“强、优、高”指数,增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底气。其次,要提升惠州城市精气神,须打好特色小镇这张牌,引导区域平衡发展。特色小镇讲求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按照全市功能区划分、工作重点和发展战略,在各县区有所侧重培育发展工业小镇、农业小镇、森林小镇、体育小镇、文旅小镇等功能类型各异的特色小镇,通过它们服务农村、带动周边。最后,要提升惠州城市精气神,须打好特色小镇这张牌,咬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松口。特色小镇建设把环保放在首要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互促共融、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互促共融。

第二,用高质量特色小镇加快惠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朋友圈”。以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创业园等为依托,加强与港澳人士尤其是青年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推动内地与港澳从原来单一的经济融合转向经济民生并重发展,将惠州打造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精心制定战略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招商规划,延伸招商引资产业链条,支持特色小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深化产能合作,提高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朋友圈”的参与度、活跃度、知名度。

惠州特色小镇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后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坚持质量导向,把实绩作为唯一标准,不断调整完善评估指标,宽进严定、动态管理。坚持要素叠加,根据特色小镇产业定位,推动金融、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向特色小镇倾斜集聚、政策措施向特色小镇叠加。二是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脱“虚”向“实”。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好实体经济生存发展问题。三是促进特色小镇建设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镇村特色和魅力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板块,开启造血式扶贫新模式,通过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等工作,助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者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

新闻推荐

4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揭授牌大亚湾区已有5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大亚湾区已有5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