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发布《博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5年)》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博罗全力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南方日报 2018-11-23 07:24

博罗全力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图为风景秀丽的罗浮山景区。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近日,惠州市住建局、博罗县住建局同时公示了《博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博罗总规2035”),博罗总规针对博罗区域的资源要素和时代机遇作出全方位的分析梳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和惠州的发展方向,作为珠三角东岸辐射粤东北的枢纽门户城市和惠州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将全力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惠州西部现代化山水田园城市。

南方日报记者张峰

1区域定位

将建设惠州副中心城市

随着“博罗总规2035”的公示,作为惠州重镇的博罗县域将建成怎样一座县城?

结合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争取在未来10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打造国内知名度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向往的现代品质城市。“博罗总规2035”对此将有效助力。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生态资源禀赋优良,自然环境优越。”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都是博罗的优势,要好好进行梳理。他介绍,当前博罗已经建立起了轨道、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多条区域性干道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也是大湾区北上对接赣南地区的门户节点。

具体到未来将发展成什么模样?“博罗总规2035”指出区域将定位为珠三角东岸辐射粤东北的枢纽门户城市,惠州副中心城市,博罗县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和现代化生态宜居文明城市。同时,还将以争创一流的雄心,将博罗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珠三角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创新创业高地、惠州西部现代化山水田园城市。

在城市风貌表现上则将有效突出博罗县城环山、滨水、临湖的安全生态格局,保持和完善榕城古城风貌格局,传承岭南客家建造风格,打造“千年山水榕城、魅力东江明珠”。

该负责人介绍,依托总规,博罗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创新驱动发展机遇、乡村振兴发展机遇以及各层次重大平台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产业基础、人文底蕴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开放、绿色、创新、协调、共享发展。

2城市格局

未来将形成“一核五区”的县域空间

记者注意到,跟随区域的发展,城市空间格局也将得到优化和提升。据“博罗总规2035”,博罗规划范围将分县域、城市规划区两个层次。

其中,县域范围为博罗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罗阳街道、龙溪街道、龙华镇、园洲镇等17个建制镇(街道),以及1个管委会(罗浮山管委会),面积约285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则为县城范围,为罗阳街道、龙溪街道行政辖区和梅花林场、汤泉林场,面积约444.7平方公里。

该规划介绍,在规划周期内,博罗未来城市空间格局将贯彻沿东江一体化发展、博罗与惠城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思路,形成“一核五区”的县域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指的是博罗县城综合服务核;“五区”则为五大主题功能区,分别包括县城综合服务发展区、博西高端产业集聚区、环罗浮山健康旅游产业集聚区、中北部休闲旅游集聚区和博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到2035年,县域将形成“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个县城城区,3个重点镇(石湾镇、园洲镇、杨村—杨侨镇),以及12个一般镇。

此外,“博罗总规2035”针对城市空间布局还将实施严格的空间管控。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分类管控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其中生态空间2183平方公里、农业空间452平方公里、城镇空间22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则分别为814平方公里、400.62平方公里,且刚性提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3人口规模

2035年县域常住人口达到185万人

据“博罗总规2035”规划,随着博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区域常住人口数量也将得到大幅增加。到2020年,博罗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5年,县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8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将达到75%,县域基础设施配套按照2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配置。

具体到县城组团,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则将达到48万人左右;到2035年,常住人口得到75万人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城市基础配套则按照80万人口进行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博罗总规2035”对于市民最为关心的城市基础设施配置都将予以明确,尤其对于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教文卫资源设置进行细化。

在教育方面,“博罗总规2035”提出,将保留现有广东省技工学校、博罗中专学校、西湖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设施,以及现有的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初级中学7所、小学30所等;华侨中学、义和中学则进行原址扩建。同时适时推进罗阳中心小学搬迁,规划新增小学25所、新建初中5所、新建扩建高中3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

针对医疗资源的建设则提出县城医院要按照5床/千人进行控制。规划新建县级医院5处,包括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医院新院、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县精神病医院、龙溪人民医院等。

同时还将逐步完善博罗县体育中心、江南新城新建滨江体育公园等绿地公园,确保每3万—5万人设置一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文化康乐、图书阅览、老人和儿童活动中心等内容设施。

4交通优化

构建多元立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近两年以来,跟随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的站线布局,博罗区域轨道交通迎来的大变革。“博罗总规2035”依托这一背景提出未来将构建起综合、多元、立体的区域交通格局。

在轨道交通建设上,规划提出依托博罗境内设置的罗浮山站、博罗站和博罗北站,加快建设惠博城际轨道S1线、5号线,连接博罗站与惠州北站,加快惠博同城化进程。同时也将强化与广州、东莞的轨道衔接,提出适时推进广州21号地铁延长线、东莞常平—龙溪城际轨道的建设。

其中惠博城市轨道东起于惠州火车站,经老虎岭、奥林匹克花园进入博罗县城范围,沿体育大道、博罗大道往西延伸,终于博罗站。沿途设黄背坑站、体育中心站、城北站、罗阳湿地站、义和站,博罗县城范围线路36.9公里。

区域还将构建起由高速公路、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一般性主干道、次干路和支路六个等级组成的道路系统,规划道路总长960.94千米。博深高速、广惠高速,建设北环二路、中部通道,北环路、江南大道等道路都将得到建设和完善。

结合绿色出行的现代交通理念,“博罗总规2035”还将构建“干线+支线”的分级公共交通线网。依托博罗高铁站、县城中心客运站、汤泉轻轨站等城市轨道站点及客运枢纽站点建设公交首末站,打造方便广大居民使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同时设置“岭南水城”风光特色的旅游公交专线,串联东江两岸、汤泉、象头山、田牌客家风情小镇、五矿哈施塔特等城市风景区。

此外也将不断推动城市绿道慢性体系的建设,完善省立绿道3号线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展示东江沿线美景。打造江东—象头山文化体验型城市绿道、江南滨江景观型城市绿道和梅花—罗阳湿地生态城市绿道等共计里长将达到41公里。

5产业升级

创建四大平台培育经济增长点

“人口的聚集、县城的扩容发展,最根基的还是博罗的产业升级。”惠州某不愿具名的观察人士指出,惠州有着罗浮山、象头山等优越自然资源,也有交通轨道和临广临莞的地缘优势,如何发挥好个资源要素利好推动产业升级将成为能否构建惠州的副中心城市的关键。

“博罗总规2035”对此指出,结合各要素布局,博罗未来将重点推进罗浮新区、东江高铁新城、博东高铁新城和铁港经济圈四大平台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中罗浮新区规划范围规模将达到95平方公里,依托罗浮山高铁站、中韩(惠州)产业园博罗组团布局,以及罗浮山中医药产业基础将发力建设世界级康养产业基地、罗浮山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新引擎。到2035年,区域将集聚10所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形成总人口规模达到65万,集“健康产业、休闲旅游、生态宜居、中医药教育、智慧创新”功能于一体的罗浮新区。

东江高铁新城和博东高铁新城则均依托于高铁站点设置,分别规模达到65平方公里、60平方公里。铁港经济圈则包括石湾和园洲,将优化水铁联运、公铁联运、水公联运等多种联运方式,建设集进出口拼(拆)箱、保税物流、库存管理、金融物流、国际采购订单处理、产品展示、货物仓储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广东珠江东岸区域性物流中心。

此外,除了依托县域资源的聚力,“博罗总规2035”还将充分发挥临深临莞临东江的优势,区域协同发展。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的同时,不断强化博罗与广州、东莞的联动沟通,共建区域大健康、物流产业联盟等,还将完善县城和惠州主城区的融合发展,共建优质生活区,推动居民生活和产业的同城化发展,为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进程提供有力的助力支撑。

新闻推荐

博罗县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广州(新塘)至汕尾铁路(博罗段)建设工程红线范围内迁坟的通告

博府征[2018]50号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新建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工程的快速推进,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预审字[2016]148号和中国铁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