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组合拳为企业减负163亿元 惠州市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华阳集团自动化生产车间。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记者昨日从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获悉,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占据了全市90%以上的市场主体,贡献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70%的固定资产投资、44%的生产总值以及近60%的税收。在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惠州市近年打出“组合拳”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截至今年9月底,惠州市出台的新“惠42条”和“惠十条”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减负163.3亿元。
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43.9%
目前,全市民营经济户数为52.13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7.94%,占全市市场主体数量的95.16%,其中私营企业14.09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7.07%。根据统计数据,前三季度,惠州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335.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3.9%。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296.73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3.49%。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完成884.35亿元,增幅为10.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6.75%。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惠州市民营企业在促进创新方面也是主力军。数据显示,惠州市1300多家民营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占全市比重约58.5%,全市79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56.7%。3家民营企业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3家民营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惠州市民营企业中不乏骨干企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TCL集团、比亚迪电子和比亚迪电池等,有10家民营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
在税收贡献方面,全市民营经济共上缴税收513亿元,增长32.52%,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8.6%。
“一对一”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不断强化服务民营企业,全面推进项目攻坚战,打造“首席服务官”升级版。日前发布的广东省“民营经济十条”明确提出推广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一对一”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这意味着,惠州又一项改革创新举措在全省推广。惠州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2017年2月推出惠州“惠企通”APP和微信公众号,实现“政府政策精准送、企业诉求马上办、企业困难主动帮”,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升级。
根据市中小企业局统计数据,惠州市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升级,3家民营企业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TCL集团、亿纬锂能、华阳集团),43家民营企业被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民营企业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TCL集团、德赛西威),5家民营企业获得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民营企业29家、省级64家;5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 “国家绿色工厂”。创建8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4个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9个省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成功创建1家国家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升级平台,获得国家财政5000万元资金扶持。
围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快修订相应政策措施
融资难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惠州市不断创新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连续多年打出政策“组合拳”,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共享,多层次多角度满足中小微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2015年,推出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16年设立粤财普惠金融(惠州)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惠州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自风险基金设立以来,已累计发放贷款总额41.6亿元。
记者从会上获悉,惠州市全面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省“实体经济十条”和“民营经济十条”等政策措施,围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6个方面工作,加快修订惠州市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目前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这些政策措施修订实施后,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为惠州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游璇钰
新闻推荐
遛狗不拴绳狗粪不处理最令人反感 哪种不文明养狗行为最让你反感调查结果出炉
遛狗记得给狗拴绳。《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养了宠物犬,但是饲养宠物犬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