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聚惠纵论物联网发展 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吸引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参加

惠州日报 2018-11-20 08:54

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在潼湖科技小镇举行。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沈昌祥。

续合元。

邓 迪。

包括院士在内的100余位专家大咖齐聚一堂、700多名企业高层齐聚交流、全球20余个创新项目落地展示、围绕20多个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昨日,在潼湖生态智慧区潼湖科技小镇,一场以“智联万物、数创中国”为主题的 “华山论剑”——— 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举行。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大咖齐聚一堂,共商物联网发展大计。

◎现场20余项优质项目进行推介路演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国家安全”“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物联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此次大会上,来自业界、学界的大咖纵论物联网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以科学的网络安全观筑牢物联网安全防线》为题,从传感器攻击的危害、网络攻防、如何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从工业互联网现状、技术创新、转型之路等方面,讲述了工业互联网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续合元分享了物联网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等。

此外,众多业内专家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主题演讲,让听众了解物联网发展最新态势、重要的行业信息、具有前瞻性的独家思考。

当下,物联网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智慧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成果如何?物联网技术服务商实现了哪些模式创新和商业成功?

当天下午,来自美国、英国、韩国、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能制造等领域近20余项优质项目进行了推介路演。此外,大会还邀请数十家国内物联网领域的代表企业展示其最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应用,与全球物联网创新企业深度交流,收获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取长补短。

值得一提的是,“潼湖生态智慧区产业投资母基金”当日启动。活动主办方透露,该基金将专注于物联网、泛半导体、智能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优先投资于已入驻潼湖生态智慧区的企业。“该基金的设立将为本地企业提供充分的资本支持,助力惠州产业升级。产业投资母基金的成立,将为国内乃至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现状

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万亿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而依托物联网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国家更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与重点战略布局。

《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认为,2017年以来,全球物联网设备规模、普及率和企业级应用项目爆发式增长,物联网解决方案渐趋成熟。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强劲增长,达到84亿台,首次超过人口数量。全球物联网市场有望在10年内实现大规模普及,到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成长为3.9万亿至11.1万亿美元。在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

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背景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多个场合强调发展物联网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广东省也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战略,积极推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当前,惠州立足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蓬勃发展。惠州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云计算应用创新基地,被工信部和科技部列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和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且自主培育了 “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TCL,以及德赛、华阳、光弘电子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引进了科锐、比亚迪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电子信息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集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LED、云计算应用和智慧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惠州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也具有比较悠久的产业历史和基础,产业链比较完善。”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明亮认为,惠州近几年特别重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这样的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也在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出一些产业发展聚集区。业界希望利用好这样的平台,为推动惠州物联网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惠州探索

潼湖科技小镇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平台

纵观全省乃至全国,物联网产业园区规模都比较小,而且没有全产业链的覆盖与配套。在国内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地。

2018年9月,定位于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平台的潼湖科技小镇正式对外开园,标志着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地即将崛起。

潼湖科技小镇作为广东省首个科技小镇示范项目,是碧桂园集团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转型之作。它以“为凤筑巢 陪伴成长”为理念,以“科技、创新、智慧、生态”为特色,以“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金融服务+应用场景”融合发展为模式,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产业为发展点,助力智能制造的爆发式发展,致力打造成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潼湖科技小镇已有英唐智控、华力特电气、客如云等27家企业和创新载体进驻,初步形成了一个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助力惠州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据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兼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介绍,入驻的27家企业中有8家上市公司,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围绕物联网产业领域来引进的,他们分别在感知层、通信层、平台层、应用层占据各自的位置,初步形成了物联网产业生态圈,为潼湖科技小镇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有一大块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而潼湖科技小镇的核心产品之一是"智慧城市"。所以在小镇内部,你能够随时随地感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向俊波透露,小镇第一期智慧城市建设包含一个“城市大脑”+“2个中心”(运营指挥中心及大屏可视化、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中心)+“4个平台”(物联网平台、统一支付金融平台、互联网运营平台、产业运营综合平台)+8个系统(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能源与市政、智慧机电、智慧酒店等)+N个应用场景+开放接入,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各系统的数据对接和建立联动机制,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系统化建设,打造服务于产业、居民、政府、生态建设的综合智慧城市大脑。

人物专访

专家企业家支招惠州物联网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产业2.0版本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并成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此背景下,惠州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惠州应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现场专访了参加大会的部分专家、企业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安全是物联网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

沈昌祥认为,惠州在发展物联网产业过程中,应将安全作为首要前提条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若没有安全作为前提的话,可谓一片废墟。”沈昌祥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每个人已从中享受到便利,如智慧家庭、智能摄像头、无人汽车等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已极大提升人们的生活便利程度。但不可想象的是,如果以上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险和灾难。“因此,惠州企业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专访中,沈昌祥特别强调,惠州发展物联网产业,最重要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光靠引进和加工。“物联网范畴较广,覆盖行业较多。我们不能"跪在地上求别人"给我们技术支持,而要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物联网产业的全面发展。”沈昌祥说,物联网产业能否从概念化走向成熟,要看是否有成熟可控的产品、是否有完善的可自力更生的技术力量,这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续合元:

物联网产业发展应着重解决工业企业刚需

续合元认为,目前物联网已经进入布局实施阶段,但是还面临诸多挑战。“物联网涉及的技术范围广泛,但目前其研发和应用仍十分分散。”续合元说,惠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应着重解决工业企业的刚性需求,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续合元说,目前物联网技术和运用尚处于碎片化的运用阶段,要实现规模化运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是鉴于此,惠州在物联网产业的研发、生产和运用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把握时代机遇,加大物联网产业发展力度,让其造福更多企业和群众。

■北京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迪:

打造惠州2.0升级版的物联网产业

作为此次大会的嘉宾,北京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迪对惠州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惠州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尤其是潼湖科技小镇在城市的最新规划和设计上,能让惠州物联网产业发展走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也对政府在顶层设计上、在资源整合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邓迪说,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惠州物联网产业的定位主要是承接深圳和广州的创新资源,发展空间较大。“事实上,我对惠州有更高的期许,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惠州可以不只是产业承接,还可能是迭代升级,尤其是5G、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惠州有跨越发展的潜能和可能。”他说,目前5G、物联网、区块链都处于更新换代的时间节点,惠州在承接其他城市技术的同时,可以直接开发出下一代的物联网技术的产品和应用,打造出惠州2.0升级版的物联网产业。

本组文字 统筹 本报记者张 斐 采写 本报记者张 斐 游璇钰 通讯员方荣豪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新闻推荐

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的小小说评选揭晓

深圳晚报讯(记者汪仕林通讯员甘应鑫)日前,“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的小小说”评选活动揭晓。福田作家甘应鑫的《狼叫》、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