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服务工作室办进工厂和学校 司法惠民就近受理群众法律诉求
东江时报讯 法院在企业、街道、学校等机构设立司法服务工作室不仅方便就近受理群众法律诉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还能就近开展普法宣传和普法教育帮助群众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日前,为落实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 “充分运用司法手段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有保障”要求,日前,大亚湾区人民法院院长陈密,副院长邹伟如,民事审判庭部分法官及法官助理一行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总部交流座谈。
比亚迪司法服务工作室
6年累计接受法律咨询2400余人次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知名大型民营企业,在全国各地拥有员工22万余人,在大亚湾区有产业工人6万人,是该区用工最多的企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涉及领域也逐渐增多。座谈会上,大亚湾区人民法院院长陈密介绍了近年来比亚迪司法服务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他赞扬了比亚迪公司在规范经营、技术创新方面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吸引人才,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双方还就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防控、劳资纠纷、涉民营企业法治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据悉,2011年,大亚湾区人民法院针对涉比亚迪公司诉讼案件较多的情况(约占全部收案数的10%),设立了比亚迪司法服务工作室,主动靠前化解矛盾纠纷,依托工作室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得到了群众和比亚迪公司的高度肯定。工作室成立以后,该院受理的涉比亚迪案件数逐年下降,从100多宗到几十宗,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个位数。
与此同步的是,该院于2012年在设置比亚迪司法服务工作室后,累计为企业举办大型法制讲座活动19场次,接受法律咨询2400余人次。此外,该法院还以工作室为基地屡次组织精干力量到企业开展反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法院审理劳动合同纠纷化解等主题的专题授课。
全区设立八个司法工作室
为矛盾多发领域司法纠纷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司法工作室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矛盾化解迁移。法官深入企业、学校了解矛盾产生的真实环境,相对应提出解决方案,为矛盾化小化无提供了可能性。比亚迪法律工作室的设立后不仅就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劳动用工,提出司法建议5次,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不久该院在比亚迪响水河厂区增建一个司法服务工作室也投入运营。
据悉,目前大亚湾区法院共设置了8个(含比亚迪公司新增的1个)惠民法律工作室,分为四类即为大型企业提供司法服务、为辖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解决专门纠纷,为因交通事故引发纠纷的当事人服务、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工作室运作模式主要采取派驻法官定期办公和有纠纷或需要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倚借司法惠民工作室的便利,对涉及矛盾当事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大部分均以调解结案。
链接
司法惠民工作室名称及服务区域
1比亚迪司法服务工作室(2个)
地址:深圳坪山比亚迪公司总部、比亚迪响水河厂区
服务范围:比亚迪公司2澳头(原南边灶)司法惠民工作室
地址:澳头办事处
服务范围:澳头街道人民群众3西区(原上田)司法惠民工作室
地址:西区办事处
服务范围:西区街道人民群众4霞涌司法惠民工作室 (无讼街道创建办)
地址:霞涌综治维稳中心
服务范围:霞涌街道人民群众5交通事故联调工作室
地址:区交警大队
服务范围:全区群众6大亚湾二中法制教育工作室
地址:区二中7大亚湾三中法制教育工作室
地址:区三中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张晨 欧阳德辉 姚亚超 通讯员李憬新
新闻推荐
▲▲小小业主当了一天物管▲业户动手装点自己的家园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李焕坤文化大篷车社区行继续行进。从2012年第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