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物联网创新应用放大招 潼湖科技小镇欲打造世界物联网产业平台
11月19日,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在惠州潼湖科技小镇举办。碧桂园供图
20多个行业热门话题、100余位院士专家大咖齐聚一堂、700多名企业高层齐聚交流、全球20余个创新项目落地展示、大型产业投资基金顺势设立、各大热门领域应用模式大揭秘……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一场国际化的科技盛会正在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的惠州启幕。
11月19日,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在惠州潼湖科技小镇举办,此次大会围绕物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主题,探索经济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新体制、新机制与新模式,并搭建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物联网行业协会、知名企业机构、产业机构、科技园区以及物联网合作对点城市的对话交流、高效对接、国际合作平台。
推进物联网合作连续放大招
物联网是新兴高科技产业,符合国家、地方产业规划导向,随着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升级,物联网产业预计在2021年进入全面应用爆发期。这也意味着大批的技术将被应用到各领域的场景中,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据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分会统计,2013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为4896.5亿元,到2017年已达到11860亿元。十几年来,做物联网的产业园区规模都比较小,而且没有进行全产业链的覆盖与配套。截至目前,国内并未形成大规模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地。2018年9月,定位于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平台的广东潼湖科技小镇正式对外开园。
作为本次物联网创新应用大会的成果,当天大会还举行了惠州潼湖智慧产业基金启动仪式。该基金是由国内地产行业龙头碧桂园集团与惠州潼湖智慧区管委会合作发起设立的大型产业投资基金,基金采取“母—子”基金架构,母基金由碧桂园集团下属产城发展事业部与潼湖智慧区管委会直属企业惠州智谷实业有限公司出资设立。母基金针对具体投资项目设立项目子基金,子基金除母基金出资外,还将吸引上市公司、大型产业集团、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资本的出资。
潼湖智慧产业基金将专注于物联网、中国智造、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为区内入驻企业提供充分的资本支持,助力惠州产业升级。
当天下午举办的国际物联网创新合作与项目对接会上,来自美国、英国、韩国、中东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能制造等领域约20项优质项目推介路演,以促成项目技术的合作落地,推动形成国际合作平台,充分汇聚相关资源,创造更多国际合作机会。大会组委会收集国内外20—40个优质项目,以及国内100余项具体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的对接方式,促成150余项次对接,达成20余个合作意向。
潼湖物联网生态圈正成形
潼湖科技小镇是碧桂园集团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转型之作,以“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金融服务+应用场景”融合发展为模式、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产业为发展点,助力智能制造的爆发式发展,打造成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省发改委印发的《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明确将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成广东黄金海岸产业带新的增长极。作为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的标杆示范项目,碧桂园·潼湖科技小镇坚持产业先行,定位于世界级的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基地、香港与深圳创新产业外溢的主要承接区、惠州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惠州市唯一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名单的小镇。
这里,将聚焦与物联网相关联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研发办公、中试生产、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等智慧科技服务,重点发展芯片及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应用集成等物联网核心产业。
据了解,从2017年5月潼湖科技小镇开始动工,到2018年9月第一期开园,首批有英唐智控、华力特电气、客如云、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部国家众创空间等27家企业和机构入驻。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介绍,目前,27家企业中,上市公司有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11家。
这些企业都是围绕物联网的产业领域来引进的,他们分别在感知层、通信层、平台层、应用层占据各自的位置。向俊波表示,各个企业的业务都交叉在各个层次中,接下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入驻,逐步完善产业生态圈,为潼湖科技小镇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目前,潼湖科技小镇第一期开园总面积为21万平方米,小镇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引入数千名高科技人才、引进约70家企业,通过持续运营,最终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成为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创新高地。撰文:李广军
新闻推荐
■创业餐厅的MOMO(右)和猫咪(左)■川味回锅肉蒸饭■红龙果百香果饮走出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都要面临就业的选择,许多人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