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管理将有章可循 惠州市区城市设计导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惠州日报 2018-11-14 08:35

日前,市住建局编制《惠州市区城市设计导则 (草案)》(下称 “《导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导则,惠州市将围绕城市绿地系统骨架,充分利用两江一湖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构筑融山、江、湖、城于一体的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国内一流城市相符的高品质城市空间风貌。

构筑山江湖城于一体的城市空间环境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惠州市城市空间风貌管控系统还不完善,对各级城市设计缺乏统一的审议标准和依据。为助力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质,塑造舒适宜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加强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指引,该局组织编制了《导则草案》。

根据《导则草案》,惠州市将围绕城市绿地系统骨架,充分利用两江一湖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构筑融山、江、湖、城于一体的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国内一流城市相符的高品质城市空间风貌。

《导则草案》的适用范围总面积约520平方公里,在原有中心城区范围基础上,结合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在编)中相关的限制性要素和近期建设规划,将汝湖镇与水口街道广惠高速以南区域、马安镇及三栋镇也纳入其中。

划分7大风貌区突出区域特色

记者看到,《导则草案》采用了综合型控制体系,从城市总体空间风貌指引和城市设计重点要素设计指引两个层次进行管控和指引。

在空间风貌指引方面,《导则草案》将适用范围按7种风貌特色分成若干区域。城市核心景观风貌区范围为市区江北片区与小金口街道金龙大道以南地区,是惠州市重要的形象名片、公共中心和门户节点;历史文化古城风貌区则包括西湖风景区以及桥东桥西街道,包含4条历史文化街区以及西湖景区、合江楼、惠州府城等众多历史文化景观,是惠州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公共中心景观风貌区包括麦地路以南、演达大道以东,四环南路以北地区;新城门户风貌区主要指惠城北站新城与惠城南站新城,以惠城北站和惠城南站两个区域交通枢纽为核心,将打造城市南北门户;山地生态景观风貌区主要包括市区西部和南部山体及其周边地区;滨江产业风貌区主要指以东江科技园为主的产业片;滨水生态居住景观风貌区指江南大道沿线、白石地区、水口滨江地区以及马安滨江地。

对公共空间、建筑形态进行详细控制

《导则草案》对各个风貌区的公共空间、建筑形态、环境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引导要求。

在公共空间上,《导则草案》对广场、滨水、绿地、街巷等4种空间形态进行了指引。在建筑形态上,《导则草案》对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材质、建筑风格等提出了相应的引导要求。例如,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高度控制不超过12米;紧邻公园一侧的建筑,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4米;居住用地中,临近滨水区域第一层次的建筑应以低、多层建筑为主,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高度不应超过24米,住宅建筑高度不应超过40米。

在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导则草案》对公共厕所、垃圾箱、公交站台、自行车停车设施、公共艺术、公共标识等都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引。例如,在新建道路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老路改造等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直线式停靠站。

相关链接

12月6日前可提意见建议

市民可登陆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网站查阅《惠州市区城市设计导则》(草案)详细内容,并在12月6日前向该局提出意见建议。

本报记者邱若蓉

新闻推荐

惠州市直单位 困难职工 可向工会申请帮扶

南方日报讯(记者/林文通)13日,记者从惠州市总工会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困难职工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