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构改革铸就稽查新“铁军” 市税务局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成效显著

惠州日报 2018-11-13 08:43

召开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推进会。

税警双方召开案情分析研讨会。

抓捕涉税案件嫌疑人后加班加点梳理证据。

打掉制售假发票窝点后收缴的假印章。

税务干部研究案情。

税务干部研究案情。

按照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统一部署,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随后的7月20日,各县(区)税务局新机构统一挂牌。红绸缎揭开的那一刻,标志着税务机构改革向纵深推进,全市各级税务部门踏上了新的征程。

今年以来,惠州市税务部门在不断深入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同时,迅速落实国家四部委联合召开的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工作部署的会议精神,主动与公安、海关、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强协作,健全完善骗税虚开案件联动、信息共享等机制,重点打击团伙作案、流窜作案以及利用空壳企业实施虚开骗税违法行为,形成露头就打、一查到底的常态化高压态势,进一步斩断了虚开骗税利益链条,维护了正常税务秩序,实现了机构改革和税务稽查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稽征联防

探索查管互动新型路径

市税务局围绕“以查促管、以管助查、查管结合、稽征共进”的原则,不断深化稽查成果运用,探索出查管联防新路径,实现“查”和“管”在目标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协同、在工作措施上相互补位,有效堵塞征管漏洞,提升征管质效。

据悉,自出口单证备案管理制度简化后,企业退税时不再要求企业提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针对案件稽查过程中发现外贸公司提单存在伪造、虚假的情况,市税务局稽查部门与征管部门不定期对出口企业开展备案单证审查工作。对外贸公司,要求定期向征管部门提交出口单证备查,稽查部门从中抽取部分月份完整的出口退税备案单证作为举报中心案源登记备查;对生产企业,不定期抽查其出口备案单证。该项举措直接震慑了意图继续骗退、尤其是利用蚂蚁搬家的方式留在惠州骗取出口退税的外贸公司,打消了出口企业的侥幸心理,在简化退税流程、加快退税进度的基础上,实现了管理不放松、查管双互动,促进了外贸出口秩序的健康发展。

在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市税务局注重总结稽查过程中发现的行业性、趋势性问题,及时梳理检查中发现的税收违法新动向、新手段和新特点,堵塞征管漏洞。针对发现的异地供应商多、连续性差,特别是进项多、销项少的情况,整理形成稽查工作建议,由管理人员利用电子底账系统加强对管辖企业的供应商进项发票来源的监控与分析,对发现异地贸易公司来票且非长期固定供应商满额开票的情况列为征管疑点。同时利用电子底账系统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关注,重点对进项发票的构成结构进行合理性、真实性分析,避免类似问题的复发,减少了管理漏洞导致的税款流失现象。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强化查管互动,市税务局打通税收工作内循环,形成征管闭环,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税警合作

打造治税护税“惠州速度”

早在2016年,市县二级税务系统已联合各地公安局,挂牌成立公安局派驻税务局联络机制办公室,建立常态化警税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市县二级警税协作实现无缝对接,在全市布下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天罗地网”。

近期,市税务局进一步密切警税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方面的协作配合,在市公安局设立税务派驻联络机制办公室,除长期派出税务人员驻点公安外,更从场地、硬件设备等方面全面保障税警合作,进一步加强公安经侦、税务稽查在督导指挥、联络沟通、分析研究、情报研判等方面的工作。在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惠州税警打破了警税协作的旧壁垒和沟通障碍,充分发挥派驻联络机制的作用,既体现“派”的权威,又彰显“驻”的优势,打造税警联合办案新常态,实现了三个“第一时间”。

首先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互设派驻联络机制后,惠州税警进一步建立信息沟通、收集、反馈制度,将沟通成本和信息壁垒降到最低,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常态化和实时性。双方及时互通案源案件信息,深入交换意见,对涉税犯罪新动向及趋势共同研究预警防控对策,积极寻找税警合作结合点,选准突破口。同时,通过实时通报税警合作进展,及时发现存在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解决对策。

其次是第一时间联合取证。对重大骗税虚开案件,惠州税警充分发挥税务部门在票流、资金流及账簿资料梳理分析上的优势,结合公安在秘密经营数据分析、真实货源追踪等一线侦查上的专业性,同时对涉案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开展检查,逐级调查取证,集中力量寻找突破口。尤其对涉及外省、市的上、下游企业,税警双方更是争分夺秒,抓紧时机联合外调,及时巩固证据。借助公安经侦部门的丰富经验和威慑力,实现税收执法和刑事执法的有机衔接,形成打击合力。

以及第一时间立案查处。通过建立与公安部门的良性互动和高效沟通,市税务局主动破解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的难题,改变了过去各自行动、结案后推送的衔接方式,在案件查办初期共同立案,实行税警“联合经营、快速反应、协同打击”的联合查办模式。随着双方合作的日益密切,联合取证、证据转换、移送卷宗等流程不断规范,有效避免因标准不一重复取证而延误侦查时机,大大提高税警合作查办案件的效率。

惠州税警互设派驻联络机制办公室,推动双方进一步密切执法协作,加大联合查处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惠州速度”对税收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稳准狠的打击。

精诚协作

凝聚税银打击工作合力

市税务局依托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共同签订的税务犯罪和洗钱犯罪合作备忘录,不断延伸合作范围,积极探索协作新方式,凝聚打击税务违法犯罪和反洗钱工作合力。

近年来,市税务局稽查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反洗钱科互设讲堂,先后派出业务骨干担任培训师资,开展了多期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课程。市税务局稽查局结合丰富的查账工作经验,总结当前税务犯罪的形势和手法,介绍相关涉税业务专业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对涉税洗钱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反洗钱科着重提高参训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介绍利用交易流水表相关要素规范化函数批量处理资金流数据的方法,以及SQL Server、Excel等软件在涉税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开展培训,双方理顺了涉税洗钱可疑交易的识别要点,加强了数据处理及运用的能力,为打击涉税违法活动和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双方的深度合作中,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措施,及时推送涉税可疑线索,利用信息共享提升打击税务犯罪监管力度。通过对税务犯罪特征进行归纳、建立模型,各金融机构以人工智能方式实时监控资金账户,对符合税务犯罪主要特征的交易自动预警,经由情报员分析确认后上报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人民银行梳理涉税犯罪线索,整合各金融机构的数据,补充完善后统一推送至市税务局。通过深化税银合作,借助人民银行人工智能筛查涉税疑点的优势,对资金账户进行全面实时的监管,有利于市税务局及时发现涉税违法犯罪的苗头,促进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据介绍,为进一步发挥合作优势,提高资金流查询效率,实现资金流、票流的大数据化分析,惠州税银双方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税银数据分析软件的研发。目前已完成前期的数据搜集和需求汇总工作,初步建立起软件框架。税银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使用,有助于进一步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信息搜集、处理和分析方面的优势,梳理企业对公账户和私人账户的交易记录和路径,分析涉案企业进行无货交易虚拟资金回流的票流、资金走向流程,查实企业资金回流情况,为及时固定与骗税虚开案件线索对应的资金流证据提供有效帮助。

据悉,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期间,市税务局稽查部门始终保持打骗打虚高压不减、力度不松的态势,按照案件项目制管理,重点查办了一批骗税虚开案件。2018年以来,市税务局共查处税务总局下发重点骗税案源7户,累计挽回国家税款损失86.47万元;查处虚开案件1386户,已定性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9225份,金额13.66亿元,税额2.32亿元;定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248份,金额9.41亿元,税额1.61亿元。

相关新闻

惠州市税警联合破获“305”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近日,惠州税务稽查局通过与警方、银行协作,成功破获福丙诚公司等10户企业违规增领发票的“305”团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标志着惠州税务稽查局首次实现了从代办、违规增领发票、虚开、受票的全链条打击,切实落实上级关于开展打击 “空壳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精准打击虚开发票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遏制“空壳企业”虚开势头,全力挽回国家税款损失。

据悉,2017年9月,惠州税务稽查局接到了惠城区税务部门移送的疑点案源资料。资料显示,惠城区税务局辖区内的福丙诚公司等10户企业涉嫌违规增领发票。

经分析调查,惠州税务稽查局发现这10户涉案企业团伙作案特征明显,且均已逃走,遂立将案源线索移交惠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税警同步立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注册地址、进销项等情况进行了周密而全面的分析,并迅速将案源移交市公安部门,成立了“305”税警专案小组。

与此同时,惠州税务稽查局还争取到人民银行惠州分行的支持,调取了涉案企业公账、法人及财务负责人私账以及其他相关涉案账户,为分析涉案企业及企业法人、高管的资金流状况、获取资金闭合回流证据提供关键性资料。

通过线索分析及人员摸排,税警办案人员及时锁定了涉案关键嫌疑人。随后利用技术侦查手段,对嫌疑人进行摸排定位,成功获取嫌疑人位置信息。惠州税警迅速组织60名办案人员组成3支行动小组,分赴东莞市、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三地组织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将团伙实际控制人邱某敏、团伙涉案下游受票企业控制人汪某国、高管汪某平、中介代办公司法人胡某及黄某锋、协助违规增领发票的张某、卢某等一共7人缉拿归案,缴获涉案的印章46枚、身份证件38张、电脑14台、U盾38个及账册一批。经统计,该案涉案虚开发票共1090份,金额10759万元,税额1829万元;接受进项虚开发票3540份,金额8811万元,税额1497万元。

据了解,这次税警双方成功破获“305”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及时打击了虚开团伙,防止犯罪肆虐,充分发挥了震慑作用,净化了营商环境。同时,挽回国家税款损失,避免影响蔓延。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新闻推荐

把握时代机遇 带头建设家乡

本报讯(记者郑国瑞彭红霞马海菊)日前,惠城区芦洲镇妇联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工作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