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华罗庚中学迎建校十周年 风雨十年共逐梦雄姿绽放正青春
美丽、现代、优美的华罗庚中学。
英语科组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英语示范教研组”。
华罗庚中学被评为“广东省TI数学与科学跨学科综合实验基地”。
夕阳下,油画般美丽的校园风景。
2013年起,重本上线率持续增长,2012年起本科上线率连续7年增长,2011年首届高考至今连续8年获得惠州市高中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广东省将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次”,没有重本线。
在2018年的开学典礼上,像以往的开学一样,华罗庚中学校长黄进添激情致辞,激励又一批朝气蓬勃的新生:“今后,我们将以责任迎接你们,以知识、以爱培养你们,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把握,华中的未来,由你们创造!”
建校10年来,华罗庚中学以“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华罗庚精神为指引,坚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服务”“和谐发展,个性成长”的办学理念,通过“三学四式”的自主高效学习方式,在良好的家校互动及“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下,让学生实现学业有成和素质提升的双丰收。
2008年9月,西枝江之畔,文岭之央。在惠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全市人民的期待中,一座美丽而现代化的高中——华罗庚中学在东江新城拔地而起,1383名学生顺利入学。2009年5月,惠州市委、市政府明确华罗庚中学按副处级单位设置,为市直属公办重点高中。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惠州市华罗庚中学始终坚持“为学生一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和谐发展,个性生长”的素质教育模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滋养学生思想品性,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和谐、快乐、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寒来暑往,美丽的华罗庚中学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华罗庚中学学子不断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华罗庚精神,争当社会栋梁。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硕果飘香。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惠州市教育局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惠州华罗庚中学素质教育硕果累累,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华罗庚中学2008年建校,2011年首次参加高考,至今已连续8年获得“惠州市高中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考成绩勇攀高峰。此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等28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十载尚年轻,十载正青春。打造全国特色一流名校是华罗庚中学建校的初心,践行特色华中、现代华中、人文华中是华罗庚中学坚守的正道。未来,全体华中人将继续秉承“修德博学、育英报国”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辛勤耕耘,奋勇前进。
本版撰文:周春张涛华罗庚中学供图
1华中学生:在“和谐发展,个性生长”的素质教育氛围中成长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动力,2011年首次参加高考以来,华罗庚中学的重本率和本科率逐年提升,稳居全市前茅。2016年高考重本完成率126.19%,在全市重本上线200人学校中完成率位居第一。在2017年高考中,该校重本上线305人、本科上线1180人,居全市前茅,重本、本科增加人数均全市最多。有41人进入全市总分和单科前100名,居市直第二名。2012年起本科上线率连续7年增长,2011年首届高考至今连续8年获得惠州市高中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显示了强大的高考加工能力。2018年高考,该校再创佳绩、再攀高峰:普通类高分优先投档线(文科550分、理科500分)上线达251人,普通类本科上线1289人,两项上线人数均居市直学校第二名。本科上线率增幅居市直学校第一名。张健等300多名同学被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进入双一流大学人数居市直学校第二名。连年攀升的高考成绩,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除了这些亮眼的成绩,华罗庚中学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促进该校持续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和谐发展,个性生长”是华罗庚中学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模式,在学校的支持下,该校学生自发组建了合唱团、文学社、书法社、街舞社、话剧社、藏文社、机器人社等66个学生社团,全部由学生自主管理。学校每年还举办书香节、英语节、数学节、科技节、体育节、足球节、艺术节和心理节“八大节”活动,为学生搭建才艺展示和交流的多彩舞台。该校还将社团活动纳入校本课程,100多门校本课程涵盖了语言与文学、科学与创新、体育与健康、思维与智慧、人文与艺术五个领域。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华中学子充满生机活力,成长为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少年:面对高考挑战,华中学子一张张自信阳光的“高考表情”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报道;领取高考成绩单时进行义务献血;高二学生每年自发为高三学生呐喊加油;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到惠东安墩石塘学校送书帮学……感恩、担当、爱心、奉献等美好品质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素质教育的收获也反哺给学业。在近几年的艺术高考中,该校有一大批学子被国内一流顶尖艺术院校录取。例如,周也同学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成为惠州市首个考入北影表演系的学生,黄晓蓉、范鸿纬、梁嘉达等同学被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中国顶级艺术院校录取。正在中国音乐学院就读的黄晓蓉回忆,她在华中就读时参加过小提琴社,在学校举办活动时的演出,为她以后登上更大的舞台奠定了基础。
2华中老师:“三学四式”自主高效课堂快乐学习
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无疑与该校的师资力量息息相关。教师是学校之本,班主任是教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刚带完一轮高三学生、今年做了高一(20)班班主任的汪毅刚,是惠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他介绍,学校的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建设高素质班主任队伍为目标,开展了很多活动,包括教育教学交流研讨、示范性主题班会、班主任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班主任德育论坛等。“班主任德育论坛为班主任工作创造了总结提升的机会。”他说,这些从身边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做法很有价值,再加上班主任之间相互交流,有效起到“老带新”的作用。
此外,华罗庚中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目标,创设的“三学四式”自主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自学”“教师导学”“同学互学”三学有机结合,“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四式交互运用,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仅2017年,该校便有2个省级重点课题圆满结题,多个省级重点课题进入中期验收阶段,10项市级课题顺利开题。暨文佳、林夏老师获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三等奖。苗画老师在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获省优秀奖。董学凌老师荣获惠州市十佳生物教师。陈明老师荣获惠州市十佳英语教师。陈创平、戴静怡等老师获惠州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林淑咏、刘巧燕、石玉红、叶丽容、叶茵柳、朱春悠6位女老师组成代表队参加惠州市第二届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举摘获了11项一等奖……
目前,华罗庚中学有专任教师376人,其中博士硕士57人,有省特级教师5人,中学高级教师91人,中学一级教师198人。市首席教师18人,市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3人,省、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137人。100多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200多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竞赛奖励。
据了解,华罗庚中学还鼓励教师做研究型、教育家型的教师,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进而指导教学实践。该校连续五年承办惠州市自主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来自省内多所名校的名师与该校教师同台献艺,共同“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核心素养”,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3家校互动:“三全”育人构建全覆盖的育人格局
10月14日下午,惠州市华罗庚中学成功召开高一年级家长会。这样的活动,在学校经常举办,主要是为了广大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目标及方向,更好地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华罗庚中学还有形式多样的家校互动,比如每周五下午的家长开放日,家长可以去看学生上课,也可以找老师交流;班会课也会邀请家长,拓宽孩子的视野;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开放周活动,家长可以到班级听课,可以到食堂就餐,可以观摩学校的各项活动等。正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家校互动,华罗庚中学打开校门办教育,实施“开放式”办学,让家长放心。
在10年的办学过程中,华罗庚中学建立了学校教育为主,学生家长、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人员上人人参与、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育人格局。从入学开始,学生们就能感受到华罗庚中学“以人为本”的温暖。华罗庚中学将宿舍打造成为温暖四溢、充满亲情的地方。宿管阿姨叫“生活老师”,她们像父母一样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心情。管理员还经常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获取学生需求信息,不断改进公寓管理工作,让学生满意,为学生教育管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华罗庚中学甄红副校长介绍:学校里人人都是思政教师,文化育人润物无声,实施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必然路径。华罗庚中学积极探索家校沟通新模式,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沟通形式,实现学校和家长们对于学校的共同管理,对学校进行监督,形成全方位的家校合作关系,消除了家校之间的许多误解及疑惑,减轻了学校管理的负担。
华中师生有话说
校长感言
华中十年,自主创新。建校之初,无模式可依循,无先例可借鉴,全凭借全校师生才智与能力。探索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实施“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创立“三学四式”自主高效课堂模式,为学校顺利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保障;创新德育模式,总结出“和谐发展,个性成长”素质教育模式,66个学生社团各领风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新教学管理,建立规范,强化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名师团队引领示范。自主创新,令我校办学之道路日益宽阔,自主发展之基石越发稳固。华中十年,亦靠科学发展。我校以人为本,牢记服务宗旨,把握高中未来教育方向,砥砺前行,争创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特色品牌学校!
——华罗庚中学校长黄进添
校友感言
现在的天气,早上起床时,已经能嗅到秋天的味道。记忆中华中的紫荆花,到校庆时回去,是不是就开花了?今年的体育节,“跳蚤市场”还有钵仔糕吗?阅读广场的夕阳,是否像那天下午一样迷人?我想要那夏日的蝉鸣永不消失,我想要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能传递我对学校的美好祝愿,祝福母校越来越好!
——朱汇荷(2018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
进入大学后,偶尔会和舍友戏言:“母校往往在你离开之后越来越好。”虽是戏言却是事实,高考成绩越来越好,华中的“五大节”变成了“八大节”,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全部的课室和宿舍都安上了空调等,一切都表示华中的实力越来越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相信在新时代的春风吹拂下,华中的未来会姹紫嫣红,更加绚烂!
——蔡思静(2016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大榕树
教师感言
华中大榕树
绿叶十年长,迥超江畔林。
枝头高远意,映入水流心。
——华罗庚中学语文教师周铭耿
十年辛苦不寻常,十年拼搏铸辉煌。对于华中来说,2010年入职的我也算得上是“老三届”。2010年的记忆中,华中周边没有方直、没有德威、没有中海,文头岭是最近的伙伴,华中是东江新城的地标。那时的金山大桥,车辆稀少,宽阔无比,老司机时常迷路。现如今,西枝江畔绿草如茵,金山大道车流如堵,东江新城高楼林立,华中成了片区洼地。这就是华中,成就好社区,深藏功与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华罗庚中学语文教师韦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剑辉通讯员王玉雯金云广)2018惠州台湾精品博览会开幕在即,届时350家参展商将云集惠州。目前,主办单位确认3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