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中医现代化 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南方日报 2018-11-08 07:02

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廖钰娴)“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合"”,7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结束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的理念和现代技术两者有机结合,可能会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记者了解到,张伯礼于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张伯礼一直致力于传统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工作。“国家提出中药现代化20年了,20年前就提出来要把中药走向国际,当时是信心满满的,没想到举步维艰,但这20年来我们一天也没有停止前进。”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伯礼颇有感触。

“国外对中医药的兴趣越来越浓,但是标准丝毫不降低。”在张伯礼看来,中西方对于中药观点的碰撞和讨论,双方取得一致共识的过程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

中药走出国门已有进展。张伯礼介绍,目前美国FDA对我国申请注册的中药已有5种完成了二期评价,一种药正在进行三期评价,还有两种药正在启动二期评价。

在张伯礼看来,上述中药在国际上接受注册审核评价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困难,因为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国外对中药复方这种复杂体系也有一个认识过程,他们关注如何控制它的品质和质量,如何保证批次间的一致性。”张伯礼认为,在国际审核时遇到的这些问题,会促使国内中医药人认识和正视自身问题,提高研究和生产水平。

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张伯礼认为,中医、西医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站在不同角度把握人体健康,各有优势,“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合"”。

对此,张伯礼指出,要力图创造一种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的“模糊医学”,“现在很多疾病是复杂性疾病,病因不清,通常是因为生活方式引起的整体性问题,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不惟如此,张伯礼提出,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中医药产业与和人工智能应该自觉结合。他建议,中医现代化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大数据技术,总结升华老中医经验,可以指导基层医生诊疗水平提高。

记者了解到,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首次在惠州罗浮山举行时,张伯礼就受邀前来,这是他第二次以专家委员的身份来到罗浮山。采访结束后,张伯礼院士向记者发来他刚刚为罗浮山写的诗《罗浮颂道》——“苍茫罗浮四百峰,飞瀑清泉千余行。蒿草茵茵禅福地,药馨幽幽?天洞。仙道抱朴潜修善,采药诊病炼丹红。《肘后备急》活人书,启助呦呦诺奖功。”

新闻推荐

惠州将开展首批拆旧复垦试点 复垦指标优先保障所在村建设 节余部分可公开交易用于城镇建设

博罗石滩村是第一批拆旧复垦试点村之一。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东江时报讯博罗县洋田村、石滩村、羊和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