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幸福,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记者节前夕,本报记者回访5名曾经报道过的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变化

惠州日报 2018-11-07 08:38

2012年3月5日《惠州日报》报道了徐燕华的故事。

林春如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本报记者方莲花 摄

“扭扭车女孩”代薇如今能行走上学了。本报记者姚亚超 摄

跟记者聊起这些年的生活变化,黄育英(右)开心地笑了。 本报记者李芳娟 摄

2010年8月25日《惠州日报》刊登了关于资助潘淑琳的报道。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即将到来,本报记者在收获读者发来的浓情祝福,享受职业自豪感的同时,更加牵挂那些在采访中结缘,尤其是通过本报报道而得以改变生活的市民朋友。连日来,本报记者再次走近5名曾经报道过的困难群众,探访他们现在的生活。通过亲身体会受访对象的困苦与幸福,我们再次感受到身为党报新闻工作者,肩头所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本报多次报道呼吁筹善款,助“弯腰女孩”成功手术

徐燕华:心怀感恩 珍惜生活

“以前身体一痛起来就什么信心都没有了,现在不痛了,不仅生活质量改善了,还让我有了更多的人生追求。”记者节前夕,记者电话回访了徐燕华。她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去年读完大专,今年又考取了会计初级证书,现在在中山市一家公司做会计。

徐燕华出生于1986年。7岁那年,家人发现她的背部有些不正常,于是想方设法凑了一笔钱,带她去看病。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病还没好钱却花光了,父母只能带着她返回家里。后来多次尝试继续治疗,都因经济困难未能如愿。

徐燕华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身体和经济上的原因,读到高二就辍学了。喜欢看书写作的她,创作了一部13万多字的小说 《情圆》。2009年,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徐燕华到一酒店当前台接线员。

脊柱侧弯使得徐燕华只能弯着腰缓慢走动,坐久了背就会痛,走路超过半个小时,右腿就会发麻。2012年2月底,《惠州日报》记者得知徐燕华的困难状况后,专程带她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请专家检查。医生表示,任由病情发展下去会压迫心肺、脊柱神经,对生命造成威胁,急需做手术。随后,《惠州日报》接连刊发《弯腰女孩盼挺直腰杆》《弯腰女孩还差3万余元手术费》等多篇报道向社会发出呼吁,成功为徐燕华筹集到近7万元善款。当年6月6日,徐燕华终于进行了脊柱矫正手术。通过手术矫正,徐燕华“长高”了8厘米。

术后,徐燕华身体恢复得不错,休息半年就上班了。“以前为身体所累,手术后终于可以自由地找工作了。”徐燕华换了新工作,她很珍惜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她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那么多无私帮助自己的好人,改变了她的人生。 本报记者陈春惠

本报联手志愿者助困难户如愿住进新房

林春如:日子越过越舒心!

“日子越过越舒心了!”说起家中这几年的变化,博罗县石坝镇石联村村民林春如眉眼舒展开来。如今,林春如的大女儿中专毕业后已经上班,小儿子在广州读中职学校。而4年前,他们一家还处在愁眉不展的日子中。由于经济困难,好不容易在政府资助下建了新房,却无力装修,住不进去。当年,经惠州市市民幸福发展中心志愿者发起,本报报道呼吁牵线,40多名志愿者捐款捐物近4万元,帮忙装修好房子,林春如一家人顺利入住新房。

11月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林春如家中。林春如刚好下夜班回家,神情有些疲惫,但是说起现在的日子,他立马有了笑容。

2014年3月,记者第一次来到林春如家时,一大家子住在老房子里,愁眉苦脸。老房子是1998年建的红砖房,没有装修,极其简朴。2013年受发生在河源的一次地震影响,老房子多处出现裂缝,成了危房。林春如和父母、弟弟等共9口人挤住在一起。当时,林春如的妻子已经离家出走10年,他拉扯着两个孩子,以耕田为生。后来通过申请政府资助,才对危房进行了改造,可装修费用又成了“拦路虎”。

了解到林春如没钱装修后,惠州市市民幸福发展中心志愿者联合 《惠州日报》,发起爱心募捐活动,并得到积极响应。40多名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参与募捐,有的捐钱,有的捐助装修物资。最终,捐款达2万多元,捐物价值1万多元。同年8月,林春如的新房完成装修,终于圆了安居梦。

“真的很感谢你们和志愿者,家里生活有了转机。”林春如一家到现在都十分感激志愿者们当年的捐助和本报的呼吁。同时,他家的日子也如大家所愿越过越好了:林春如现在河源一家玩具厂做普工,一个月有两三千元收入,家里还种了两亩多水稻。大女儿已经毕业两年,现在边上班边继续学习;小儿子在广州一所中职学校读书。他的收入供儿子读书和生活,完全没问题。“因为日子好起来了,我弟弟的小孩心脏病也治好了。”林春如说,孩子们都很懂事听话,再过多两年,家里的日子就会更好了。本报记者方莲花

本报持续关注帮助“扭扭车女孩”重新站起来

代薇:我喜欢上学,要继续读下去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2014年9月,《惠州日报》一篇《靠扭扭车行走的11岁女孩》的报道让很多人认识了 “扭扭车女孩”代薇。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她所患的“脊髓栓系综合征”是什么疾病,也不一定能记清楚她的名字,但是这个因先天性下肢残疾要靠儿童扭扭车行走的11岁女孩的病情、上学以及生活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并亲切地称呼她为“扭扭车女孩”。

从 2014年 到2018年,《惠州日报》《东江时报》的记者先后数十次走进代薇家,追踪报道这位靠扭扭车行走的残疾女孩自强自立的故事。2014年9月19日,《惠州日报》报道见报次日,在仲恺高新区宣教文卫办的帮助和协调下,代薇顺利地背上书包上学了。2015年3月,经《东江时报》报道,代薇的故事被腾讯网、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全国各大网站、电视台转载转播,不少医院主动与代薇父母联系,父母决定带代薇到北京求医。

2015年4~9月,代薇在北京手术治疗期间,记者了解到其家庭困难、手术治疗费不足的情况,又多次刊发报道向社会呼吁救助。同年9月,经爱心人士资助,代薇在稳固器的帮助下站起来,不用再依赖扭扭车了。此后,代薇的复健也牵动着市民和本报记者的心。

因为持续深入的报道,记者和代薇以及她的家人成为了好朋友。今年11月3日,记者再次来到代薇家,她现在拄着拐杖就可以行走了。虽然走不了很久,走得很慢,但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楼下练习行走。因为妈妈做月嫂经常不在家,懂事的代薇就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每天骑三轮车载着弟弟妹妹上学放学,中午回家给他们做午餐,晚上还要帮弟弟妹妹检查作业。同时,代薇自己也还在学校继续求学。虽然由于身体不便学习中面临不少困难,但她说:“我喜欢上学,能继续读下去我就满足了。”本报记者姚亚超

本报报道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困难家庭得以渡过难关

黄育英:心情开朗,要好好活着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楼透析中心,探访前来做血透的黄育英。“当年的黄育英完全变了,过去她愁眉苦脸,不太愿意配合我们治疗,而这几年来,她对医护依从性非常好,现在每周来做两次透析,接受规范治疗,身体情况维持得不错。”该院透析中心护士长郑娟莲在一旁作介绍时,黄育英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起来。

2009年7月,黄育英和丈夫遭遇了一场车祸,丈夫腿部骨折,她自己左下腿被迫截肢,家庭的顶梁柱双双倒下。为了外出讨生活,黄育英安上了假肢。2011年在当地一玩具厂做工,勉强维持一家4口人的生活和儿女在校的伙食费。同年12月,黄育英被查出尿毒症晚期。

由于家庭困难,她当时甚至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扯下手臂上的针管。懂事的孩子们哭着求妈妈不要放弃,女儿小娴甚至提出辍学打工为妈妈治病。

2012年初,记者获悉情况后,以《母亲患尿毒症无钱医治 女儿欲辍学打工救亲娘》一文报道了黄育英一家的情况。令人欣慰的是,见报当天博罗县委、县政府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救助黄育英,博罗县民政局和博罗县慈善总会、博罗县妇联随后给黄育英送去了慰问金。此外,还有不少好心人来电问候和捐款,陆续收到善款五六万元。通过博罗公益服务队志愿者牵线,惠州广诚会计师事务所全体员工捐款,该事务所还承诺长期资助黄育英的孩子小娴和小生上学,直到大学毕业。

如今六年过去了,小娴已在梅州一所师范院校读大四,小生也已在潮州念大三。“有了惠州广诚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资助,每年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我们都不愁了,事务所额外还给我和我老公一些生活费。”黄育英说,现在孩子有出息了,自己心情开朗了很多,好好活着是她目前最大的愿望。本报记者李芳娟

本报记者牵线爱心人士资助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潘淑琳:一家人做义工传递爱心

“姐姐,你好!”尽管已时隔4年,近日记者拨通潘淑琳的手机时,她还是马上就听出了记者的声音。“真的很感谢你们和冯先生,助我读完了大学。”

2009年8月,本报开展了系列助学报道,引起很多市民和爱心人士关注。当时记者探望困难学子,通过报道牵线,为他们筹集学费,潘淑琳就是其中一个。当时潘淑琳跟着叔叔在惠阳淡水生活。她考上了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尽管高考完就去打暑假工挣钱,但对于一年2万多元的学费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叔叔一家也生活困难,帮不上多少忙。

马上要开学了,学费还没着落,潘淑琳十分忧心。上门探访后,记者把潘淑琳的情况反映给了爱心市民冯国梁。冯先生非常有爱心,看到本报有关困难群体或者生病市民的报道,时常都会捐助。在记者的牵线下,冯先生和潘淑琳见了面,答应资助她4年的学费。开学时,冯先生还为潘淑琳购买了手提电脑和生活用品等物品。

大学期间,潘淑琳除了努力读书,她还经常到社会上做兼职挣生活费。大学的学习和磨炼,让潘淑琳迅速成长起来,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她时常问候冯先生,有空时去探望冯先生。冯先生还会资助潘淑琳一些生活费。

2013年,潘淑琳从大学毕业。她先是在广州白云区上班。后来,机缘巧合,她和朋友一起去中山发展。在中山,她收获了爱情和事业。“去中山的途中,正好认识了我丈夫。”潘淑琳后来在中山恋爱结婚,两人又一起开公司创业。“我们开的是灯具公司,我丈夫以前从事过这个行业。”潘淑琳说,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如今,她女儿已2岁大,每到周末有空时,一家人就外出做志愿服务。“有时做环保义工,有时到展会上做志愿者。”因接受过爱心人士的帮助,潘淑琳更懂得感恩,更愿意去帮助别人。本报记者方莲花

记者手记

不忘初心,扶危助困

常有朋友们问我,当记者多年有哪些收获?在记者节到来之际,静心思考这个问题我才发现,新闻工作中收获最多的是感动和满足。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在我的每一个采访本扉页上出现的一句话。

从业十余年,记不清写了多少救助类稿件,被无数的人和事感动着。这次,我和同事回访部分受助者,再次收获感动。一直以来,我们用民生的视角、立场和话语,反映困难群体的生活和命运,表达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切实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改变生活。通过报道他们的故事,我们传播了扶危助困的正能量,让社会变得更温馨更美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欣喜、感动和满足。这就是我们当记者的快乐和价值所在。

未来的职业征程中,我们依然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关注普通百姓,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虽然力量有限,但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会努力。(李芳娟)

本版文字统筹 本报记者李芳娟

新闻推荐

首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获奖150万元 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等7个建筑入列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通讯员郑子欣摄■《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通讯员赵丽霞11月1日,全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