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四烈士之林冠慈 讲古惠州40 作者:何志成

东江时报 2018-11-04 09:21

1911年12月14日,广州各界改葬林冠慈烈士并行追悼礼。本组图片《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翻拍

林冠慈遗像。

林冠慈惠州城区梅湖人,原名林冠戎。1907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先后镇压了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革命党人刘师复等欲为起义遇难者报仇,遂在香港跑马地的罗便臣寓所筹组暗杀团,策划刺杀李准。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又遭李准镇压而失败,暗杀团会议决定立即刺杀李准,由林冠戎,陈敬岳、潘赋西、赵灼文四人为执行人员。在赴广州行刺李准的团部饯行宴上,林冠戎慷慨陈词曰:“我以身许国,早视死如归。此无所系念,老母在家,不及一面为憾耳!”遂改名为林冠慈,以纪念慈母养育之恩。

1911年8月13日上午,革命党人得知李准将于当天午后由城外的水师公所进城回水师提督衙门的消息后,立即通知行动小组准备行动。林冠慈手提藤茶箩,在双门底一带静候。午后,一大批手持短枪大刀的清兵保护着李准的大轿,快速沿街返衙门,行到怡兴缝衣店门前,林冠慈立即从藤茶箩内抓出两枚炸弹抛向李准的绿呢大轿,炸弹在轿前一丈多远处爆炸。李准被炸弹震得摔出轿外,胸部与双手俱受重伤,肋骨折断两根,扑倒在地上打滚,卫兵与轿夫亦有二十多名死伤。跟随的卫兵一阵惊慌后知道李准遇刺,立即抢救李准,另分一部人去追击刺客。后来林冠慈在清兵追捕中被枪击中牺牲,时年29岁;而陈敬岳在撤退途中被捕,于11月7日从容就义,时年28岁。水师提督李准自被林冠慈、林敬岳炸伤后,知满清大势已去,遂通过革命党人李纪堂介绍接洽胡汉民,率清军水师投诚革命军。

广州光复后,广东都督陈炯明将林冠慈、陈敬岳、温生才及谋炸龙济光的钟明光烈士一道,改葬于广州红花岗。据1911年12月16日《华字》报所载,广州光复后林冠慈改葬情形如下:“林冠慈自炸击李准殉义后,随葬于东门外红花岗,兹由其同志查得基地,先期开棺,检视衣服,及所配带遗物尚存,当即易棺,12月14日行改葬礼。是日会葬者万余人,军队则有香军、循军、惠军、北伐军、华侨炸弹队、学生北伐军、协字营、兰字营等,其余中国同盟会、演说团、基督教会、世光学堂等亦派队到祭,陈(炯明)都督主祭。”后有佚名撰题红花岗四烈士墓志联云:“生经白刃头方贵;死葬红花骨亦香。”

新闻推荐

关于鹅岭南路110号金迪星苑107栋丰湖阁加建电梯的公示

惠市规建公示[2018]353号日前,本局收到周其华等20户对在鹅岭南路110号金迪星苑107栋丰湖阁住宅楼加建电梯的申请及有关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