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清运 垃圾不落地大亚湾区多举措提升城市颜值,提高全区环境卫生质量
[摘要]大亚湾区多举措提升城市颜值,提高全区环境卫生质量
日前,大亚湾区召开第二十五届环卫工人节座谈会,向辛勤工作在环卫一线的环卫工人代表送上节日慰问。
近年来,大亚湾区通过精细化、制度化管理,机械化提升、专业化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的环境卫生质量,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今年,该区已投入210万元购置2辆多功能雾炮车,投入75万元购置3辆人行道清洗车。目前,大亚湾区共配备21辆后装式压缩车、8辆勾臂车、5辆洒水车、5辆清扫车,参与日常道路清扫保洁、果壳箱清掏、海岸线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为该区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A
“网格化”巡查,挂牌整治卫生黑点
在管理上,大亚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进环卫服务市场化实施范围,高标准完成了总面积约750万平方米的建成区市政道路和人行道、总长71.1公里海岸线保洁、每日约400吨城乡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以及霞涌72万平方米清扫保洁服务市场化监管任务。
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日”活动。全区14位区领导、47个区属单位分别挂点到村,实行包干负责,强化管理监督与指导,并于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三参与“清洁家园行动日”活动,协助挂点村清理卫生死角。
每月动态排查出区级10个卫生黑点,并对卫生黑点进行挂牌整治。在“清洁家园行动日”当天,各责任单位重点对卫生黑点进行整治,并留存整治前后照片,同时由区督导检查小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为加强扬尘污染问题动态巡查,该区成立“网格化”巡查小组,负责日常道路扬尘污染源头和焚烧垃圾巡查,及时报各职能部门并通过12319进行举报。同时,鼓励环卫作业人员在完成日常保洁的同时,对区域道路扬尘污染源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拨打12319城管热线进行举报,充分发挥一线环卫工人“联勤联动”等作用。
B
“垃圾不落地”减少二次污染
今年,大亚湾区继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卫设施设备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城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水平。
目前,该区共配备21辆后装式压缩车、8辆勾臂车、5辆洒水车、5辆清扫车;共建成11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其中澳头5座、西区5座、霞涌1座。此外,区内板樟岭公园垃圾转运站、大亚湾生活垃圾收集石化区东门站以及中心北区垃圾中转站等项目的前期建设已开展,总投资金额超1500万元。
为了排除茶山垃圾中转站周围土坡山泥倾泻的安全隐患,大亚湾区环卫局投入资金73.3万元,实施三面建设挡土墙、护坡、地坪及排水工程,目前工程已完成。除此之外,今年该区已投入210万元购置2辆多功能雾炮车,投入75万元购置3辆人行道清洗车,投入100万元购置垃圾桶、果皮箱一批等。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垃圾收集中转效率,今年以来,大亚湾区积极实施“垃圾不落地”和“垃圾直通车”服务,封闭式清运垃圾,直接置换垃圾桶,将垃圾连桶运输至中转站,进行集中倾倒垃圾和清洗垃圾桶,提升垃圾桶的清洗效率,也弥补了大型垃圾收集车不能进入小街小巷等狭窄拥挤地方的短板,有效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减少二次污染。
C
行政村获省卫生村称号奖励3万元
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面,大亚湾区以创建省级卫生村为载体,落实“三个一”(每年一个“爱国卫生月”,每月一次县(市、区)环境卫生整治,每周一次单位、社区、村庄大扫除)工作制度。该区还制定了《大亚湾区创建卫生村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获得省卫生村称号的行政村奖励3万元,获得市卫生村称号的行政村奖励2万元。
今年,该区共申报创建广东省卫生村9个,其中行政村6个,分别为南边灶村、前进村、东升村、上杨村、霞涌村、霞新村;社区3个,分别为桥东社区、沙田社区、新联社区。
同时,大亚湾区积极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卫生建设,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启动“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筑起”工程。区环卫局会同各辖区环卫所先后在大亚湾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及澳头实验学校、大亚湾第一小学、光亚小学、育英小学、黄鱼涌小学、兴汉小学、西区第一小学、霞涌第一小学、义联小学、金澳小学、道南小学等中小学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在金湾花园、丽港山庄、康汇花园、菩提园小区、明华花园、凯旋居、亚迪二村、新寮村、霞新村等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真正走入百姓家中,让百姓更好地树立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新闻推荐
继港珠澳大桥通车首发团后,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香港迪士尼)在通车后首个周末,再度联合广东省拱北口岸中国旅行社组织“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