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创业者讲述惠东鞋业40年的故事 “改革开放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第九届中国·惠东鞋文化节刚刚落下帷幕。
鞋文化节始于2002年,一办就是16年,这是惠东制鞋业从传统手工业的黄金时期艰难走向产业现代化的16年,同时也是“中国制造”在世界舞台崛起,又被新的智能制造浪潮所替代的16年。
从1981年造出第一双女鞋开始,惠东制鞋业已经走过了将近40年的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线几近重合。可以说,惠东制鞋业即是改革开放进程的缩影之一,这里每一个制鞋人的故事,也是中国乡镇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真实印记。
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
1981:港资率先探路
惠东鞋商邱天宁去年刚刚过了他的60岁生日。花甲之年以后的第一个年头里,他依然管理着惠东新星鞋业的100多名员工,这家厂房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的企业,去年生产了几十万双鞋子,全部用于外销。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惠东鞋业的今天。”在鞋文化节活动现场,邱天宁如是说,他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像大多数年岁已高的老人一样,他对于时间和数量的概念已经变得含糊其辞,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些重要的时间点,比如改革开放,又比如他开办鞋厂的那一年。
随着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重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广东,港资成了首批探路的外来资本。这样的变化同样也在当时的惠东发生着。上世纪80年代,像其他珠三角沿海地区一样,当地政府尝试实行“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政策,这是一种改革开放初期探索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模式,由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
优惠政策的驱动使得香港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纷纷涌入惠东,1981年,一名赖姓港商在惠东吉隆镇办起了鞋厂,并带来了香港的传统手工制鞋技艺。当地市场的空白、政策的支持给了这种新产业很大的生存空间,小小的吉隆镇一下涌现了10多家港商开办的鞋厂。
在八十年代初,这些鞋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惠东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当时进鞋厂打工一个月能挣三四十(元),那是一笔挺大的钱了。”邱天宁说。
彼时的邱天宁还是一名摩的司机,他时常往返于吉隆和黄埠之间,为的是挣一块五一趟的路费。他的摩托车后座上坐过鞋厂的女工,当然更多的是“香港来的鞋厂老板”,后者是他当时极其羡慕的对象。成日奔走于泥泞道路上的邱天宁不会想到,日后这些港资鞋厂会在几年内迅速衰落并消失,而他自己就是取而代之的新一批弄潮者之一。
1986:惠企异军突起
1986年的冬天,邱天宁卖掉了赖以为生的摩托车,决定和另外两个摩的司机一起开鞋厂。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邱天宁对制鞋技艺一无所知,而那些来自香港的商人又对制鞋技术讳莫如深,“连保安都不能随便进工厂。”
“挖人”成了唯一的办法。邱天宁说服一个在黄埠做鞋的师傅来传授技术,对方最后却变卦了。无奈之下,邱天宁只好找来一些在港资工厂打过工的工人,从鞋店买来成品女鞋,裁开,铺在纸上画出粗略的鞋模。
照着鞋模做出来的鞋并不成形——鞋的雏形有了,但套到脚上怎么都不舒适,于是邱天宁又改了第二次、第三次……最终做出了像样的鞋子。
像邱天宁开办的新星鞋厂一样,1986年前后,惠东本地人开办的鞋厂开始大量出现,扎根最早的港资企业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纷纷关停。随后的十几年里,以制鞋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惠东最不容忽视的一股经济力量。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著作《激荡三十年》里对此有类似的描述——“1986年前后,乡镇企业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他看来,这一现象最让人惊奇的地方在于,乡镇企业从几乎空白的状态中突然发展起来,“乡镇企业唯一可倚重的是,那些农民创业者比城里的厂长们更热爱他们的企业,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事业"。”
吴晓波的论证可以在邱天宁的讲述中得到印证。对于当时的邱天宁来说,新星鞋业不仅是他谋生的依靠,更是正值青壮年的他证明自己社会价值的凭证,“买卖可以带来利润,但更重要的是,买卖是那个年代的标签,它可以告诉别人你混得怎么样。”
1986年,除粮、油以外,消费品基本取消票证,敞开供应,商品经济开始成为一个热火朝天的词汇。货币和商品流通速度变得更快了,这让邱天宁有了紧迫感。在成功制出第一双鞋后,他又立即赶制了数十双,开始了“行单”——他拉着装满鞋子样板的皮箱到本地鞋店上门推销,如果对方对某一款式满意,就签下订单,他立即回工厂里赶制。鞋店需要的数量往往不多,鞋子做好了,邱天宁再找来三轮车送货。
在初期发展阶段,这样艰辛的买卖是惠东鞋企的普遍发家模式,就像改革开放浪潮里众多企业家的故事一样,充满了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意味。
2002—2018:后黄金时期
崛起过程的传奇色彩并不能掩盖惠东女鞋早期发展的弊端。从产业形态看,20世纪80年代的惠东鞋业仍属于传统手工业,缺乏标准工艺和材料,因而产出了大量“礼拜鞋”——只能穿一个星期的鞋子,销路越来越少。
邱天宁再次感觉到了紧迫感。1994年,他从台湾引入流水线,开始了标准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多年以后的今天,邱天宁依然觉得那是他多年来做的最正确的选择,“虽然用流水线生产成本上去了,要二三十元一双,但是订单回来了,这是最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十多年被公认为惠东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越来越多鞋企崛起的同时,也有大批实力更弱的鞋企倒下了。邱天宁在关键时刻的重要决断让新星鞋业在大浪淘沙中活了下来。
2002年,邱天宁在吉隆圩镇选了一块6000平方米的地,把新星鞋业的工厂搬到那里去了,这家企业自此开始了它最好的光景——这期间新星鞋业雇佣了200多名工人,并陆续接到外国品牌的订单,开始转做外销。同样也是这一年,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的趣事流传开来:一个人出国旅游买回一堆纪念品,回到家发现商标上赫然写着“MadeinChina”。
与代工外销相对,成立自主品牌是惠东大型鞋企的另一路向。远东鞋业打造了“牧羊女”的女鞋品牌,并在2005年最早开始进驻全国各地的大型商场,最高峰时开了60多个连锁店。然而,这些专卖店仅在3年后的2008年就被尽数撤回。
2008年同样是邱天宁铭记至今的一个时间点。全球金融风暴下,外销通道停滞了,大量订单延期付款甚至取消。和邱天宁一样,这场危机让从事外贸订单的惠东鞋企感受到了阵阵寒风,随后几年里,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环境不佳、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惠东鞋业进入了寒冬。
“办企业要成功靠的是眼光和魄力,但还要一点关键的运气”,就在惠东鞋业近乎一蹶不振之时,电商开始在全中国兴起,鞋企再次找到了新的销路。与之相关的数据是,2017年惠东全县产鞋达9.2亿双,其中电商销售女鞋超1亿双,销售额近70亿元。
“是改革开放让这一切成为可能”,讲述这一切时,邱天宁时常带着一点社会变革赋予的命运感。年过花甲的他还没有想过退休,他始终相信时代发展会带来那一点关键的运气,“我想再等等。”
新闻推荐
赤岸蚝迎来最肥美的时节。本版文图《惠州日报》记者黄婷金秋十月,惠东县铁涌镇的一大拳头产品———赤岸蚝,又迎来了最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