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近10年PPI运行情况公布,重工业指数拉动效应明显 工业经济发展总体稳中提质
图表来源: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
最近10年,惠州的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走势如何?近日,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发布统计分析显示,2008年—201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惠州经济呈现平稳发展,质量和效益均有所提升。这10年惠州PPI指数的起伏,显示工业经济发展总体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比重达75.8%重工业主导PPI走势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价格调查科科员刘水森介绍,2008年—2017年,惠州PPI指数共经历了“两降两升一平”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2009年)急挫下行,PPI指数由正转负;第二阶段(2009—2010年)触底回弹,PPI指数重返正区间;第三阶段(2010—2011年)平稳增长,PPI指数基本持平;第四阶段(2011—2015年)波动下滑,PPI指数整体滑落;第五阶段(2015—2017年)回暖复苏,PPI指数由负转正,由历史低点(92.45%)冲高至历史高位(104.15%),上升幅度高达11.7个百分点。
刘水森说,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领域。也就是说,PPI对CPI指数的走势是具有传导性的。从2008—2014年PPI和CPI数据中看到,这种传导性较为明显,两者保持同跌同涨态势。2014年—2017年,这种传导能力慢慢减弱,即使PPI指数跌宕起伏,CPI指数依然维持较平稳态势。
“重工业产品价格主导PPI指数运行趋势,而且拉动效应突出。”刘水森介绍,近10年,轻重工业的权重有所调整,且重工业的比重占了主要份额。目前,惠州重工业比重达到75.8%,而轻工业比重则为24.2%。从近10年轻重工业指数和总指数运行趋势来看,重工业指数与总指数的运行轨迹保持同涨同跌态势,可见重工业指数对总指数的拉动效应是很明显的。
电子石化领跑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过半
相关数据显示,近10年,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在稳步提升,电子、石化产业领跑。其中,电子行业增加值总体也是不断攀升状态,而石化行业除在2010年冲上小高峰,2011年出现小幅滑落,以及2014—2015年间因受全球经济对石化行业较大冲击的影响出现较大回落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也是在提高。
2017年,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75.82亿元。其中,电子行业达到737.15亿元,增速达8.0%;石化行业增加值达333.49亿元,增速为7.2%。这两大行业的增加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额过半。
刘水森说,PPI波动主要受国际经济变动、国家政策调控等影响。纵观近10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从国际经济上来看,经济逐步回暖,为PPI指数走高提供了支撑作用。从国内和惠州本地经济情况来看,惠州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构建惠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对拉动PPI指数有促进作用。“综合来看,在内外环境双重影响下,享有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和深厚工业基础的惠州,PPI指数将继续在合理的正区间范围运行。”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通讯员聂贝殷
新闻推荐
昨日,2018年惠州市“网协杯”网球比赛在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网球中心落幕。本次比赛分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成人组分男子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