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引起惠州市党员干部群众热议
惠州市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吸引了多家大型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进驻的大亚湾石化区一角。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广东40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了惠州市党员、干部、群众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齐心协力、鼓足干劲,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关键词对外开放
努力建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全市商务系统将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热潮,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市商务局局长廖巍表示,商务部门将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更加坚定地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投身新一轮改革开放,努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惠州市商务领域落地落实、结出丰硕成果。
全市商务部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动力源,明确做好新时代商务工作的前进方向和路径,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接下来将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惠州市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不断加强与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大湾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惠港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完善“走出去”工作和服务机制,汇聚对外开放合作新动能。按照自贸区标准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努力建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示范区。大力宣传和落实《惠州市促进外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更加积极主动加强引进外资,推动惠州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支撑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新一轮改革中,惠州要致力于打造更有潜力的开放合作平台。”市委党校党委办副主任、讲师黄静文表示,惠州是一座开放型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立足地缘人缘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港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三来一补”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黄静文表示,新起点上再创新局,要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新机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创新发展加工贸易,培育壮大服务贸易,着力提升惠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对内,惠州应瞄准粤港澳大湾区,用好紧临香港、广州、深圳等的区位优势,更加注重引进优质企业、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对外,惠州要大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贸易合作和人文交流。黄静文还建议,惠州要更具有国际化视野,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关键词大湾区建设
加快形成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赴广东视察调研,对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钟朝阳表示,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先行作用和对区域功能布局的先导作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全力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加快形成内畅外通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钟朝阳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要围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目标,重点加密、优化出市、出省、出港高快速通道,拓宽、提升高快速路通道,打通惠州与周边地市的断头路、瓶颈路、连接线,打造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络;围绕建设珠三角核心区世界级机场群目标,推进惠州干线机场建设;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解决城乡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惠州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市卫生计生局局长严戈科表示,惠州市将以申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建设国家中医药康养基地,吸引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养生项目落户,引进中医药康养领域的国医大师及国家级名中医,建设名中医诊疗中心、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更好地满足港澳地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鼓励社会力量办医,进一步加大社会办医力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提供多元化医疗服务。”严戈科表示,同时,鼓励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商合作,发挥惠州市滨海、森林、温泉等资源优势,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因地制宜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候鸟式”“度假式”等中高端养老模式。
此外,严戈科表示,惠州市还将打造粤港澳三地立体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推进惠港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建成国际标准化医学检验中心项目等,加快推进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的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又一次吹响,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敢于先行、大胆创新,在新的改革开放中创造出更大的成绩。”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事业科副科长王滨旭说,一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在融合中保留独特的个性和品格,找准城市文化定位,大力发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二要着力在推动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下功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着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三要注重从惠州文化的深厚内涵、自然禀赋和发展后劲等多方面,提炼概括惠州文化特质和文化惠州的城市品格,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做强一批属于惠州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惠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关注度。四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在“刚柔并济”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同时,要 “细看深挖”发掘本土特色人才,为惠州市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五要通过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等措施,鼓励和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文化建设中来,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关键词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惠州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学有优教"目标。”市教育局局长袁清山认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就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教育改革。
“全市教育系统将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齐步走"工程,研究制定《惠州市推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齐步走”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实现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协同发展、优质发展。”袁清山说,惠州市将实施《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每年新增60所幼儿园,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编制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专项规划 (2018-2022年)》,力争年度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4万个以上。研究制定《关于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袁清山介绍,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惠州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市教育局直属公办中小学校激励型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惠州市中考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关于发展农村教育助力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市直学校教师“局管校聘”制度改革、惠州中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改革试点等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激发全市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动力和活力。
惠州青年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姚宏认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与惠州旅游发展相结合,推进改革开放,在创新中获取新的发展动力。要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总量,优化旅游线路质量,适应游客日益变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接待好来自全国、全世界的游客。
文明旅游志愿者陈丽纯说,这几天都在关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新闻报道。广东的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吸引全国人才汇聚。这次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肯定,让年轻人更加坚定了对广东未来发展的信心。
“我们的人生舞台也变得更加开阔,在广东工作生活,前景自然是十分美好的。”陈丽纯告诉记者,她已经做了3年文明旅游志愿者,看到来惠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游客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她将继续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倡导树立文明旅游新风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惠州旅游事业发展作贡献。
统筹 本报记者袁 畅
采写 本报记者袁 畅 潘高耸戴 建 龚 妍 谭 琳 张 斐通讯员苏秉成 袁蕴华 温家达
新闻推荐
惠州公安:前9月“飓风2018”考评全省第二 “两抢”警情降八成,零发案达127天
惠州市警方动中备勤点警力值守火车站。惠州市警方与武警官兵联合巡逻西湖景区。惠州市警方在高速公路出口严查过往车...